父亲的军装情结

父亲的军装情结

父亲的军装情结
父亲的军装情结

父亲的军装情结

父亲的军装情结

我的父亲今年52岁,7年前开始穿军装。但父亲并不是军人。他同爷爷一样,都是和黄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父亲穿的军装,都是我当兵后寄回家的。这也并非父亲缺衣少鞋,而是他发自心底的喜欢。

听爷爷讲,我的三爷爷,也就是他的弟弟,12岁时就偷偷离家,想去参军。后被家人寻回。我的大伯年轻时是生产队的民兵,练得一手好枪法。而父亲儿时也对军旅很向往。当我在部队考上国防科大后,一些穿不上的旧军装,便打包寄回家,成为父亲的钟爱之物。很难想象父亲第一次穿军装的样子。但我知道,他一定会在村里走来走去,有意引起别人的注意。还会说部队的服装质量就是好之类的话。

第一次见父亲穿军装,是两年后的第一次寒假回家。离放假还有段时间,父亲就不断打电话给我,说一定要把军装带回去。乘车到了县城车站,发现父亲租了一辆面包车,和母亲、弟弟一起到车站来接我。一下车,他们就迎上来。父亲穿着军装,冬常服,三接头的皮鞋。人到中年,已然发福了。冬常服的裤子显得有点紧。但皮鞋擦得很亮。虽已头发斑白,满脸沧桑,但精气神很好。也许他认为穿上军装就要有军人的气度,不能影响军人形象。他笑着拎起我的行李就走。母亲也不顾我的阻拦,提起大包小包,说车就在外面,又不沉。那时候弟弟才8岁,见到我就要抱。我抱起弟弟跟着走。母亲边走边说:“你看你怎么瘦成这个样子?”其实我那时候已有60多公斤。父亲没作声,大步走在前面。

大年初一,父亲便要我穿上军装,一家一家拜年。说实话,带军装就得带一整套,皮鞋、毛衣、衬衣等等,都不能少。从湖南到山东,一路上实在费劲。但父亲说看见我穿着军装的样子,就能想象他年轻时如果参军了穿军装的样子。村里出个军人不容易,出一名军官更是不易。我去参军,又考上军校,乡里乡亲都知道,连县城开工厂的老板都知道。父亲虽然脾气不怎么好,但遗传了家族敦厚老实的秉性。加上人缘不错,辈分又高,拜年路上有很多人和父亲寒暄。

“你家老大不是在部队上吗?”

“嗯!是,在部队上。”

“过年回家没?”

“回来了。”

说着,父亲就回头看一看身后的我。我便很庄重地和人家打招呼,说拜年话。听到别人对我的赞许,他就微微一笑。这种赞许远胜于对他的夸奖。

在父亲眼里,他的孩子是优秀的,都是他的骄傲。我是在地方大学参的军,父亲支持我。我想,这或许源于他的军装情结。当兵后,父亲对我就两点要求,一是好好干,争取进步;二是不要伸手拿别人的东西,要对得起这身军装。

现在父亲的军装收藏里,有了越来越多的品种。刻有“八一”字样的腰带、一双绒皮鞋,还有丛林迷彩和荒漠迷彩。以后还会有新式长袖体能训练服、新式布鞋。这些都让父亲感受到作为军属的光荣和自豪。而父亲的军装情结,也是我决心在军旅奋斗一辈子的力量来源。

我的军装,就是父亲的军装。

父亲的军装情结

END

作者 | 王世栋

配音 | 杜易

父亲的军装情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