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美國日記丨李寶環:我在美國明州,疫情生活風平浪靜

關注“Amelie注目深圳”,將文藝進行到底

疫情下的美国日记丨李宝环:我在美国明州,疫情生活风平浪静

邊聽音樂邊看字

近期,Amelie會邀請人在美國的朋友,不定期寫下疫情下的美國日記,講述他們的觀察、生活、閱讀與思考。今天發佈的是在美國明州定居的好友李寶環寫的疫情生活。

當地時間:3/31星期二,晴空萬里,37℉到50℉(1℃到12℃)

疫情下的美国日记丨李宝环:我在美国明州,疫情生活风平浪静

這幾天紐約等多個大城市疫情告急,全美確診已過18萬,死亡人數過3000,一舉幫美國奪回個全球第一。今時今日,海內外民眾完全透過社交媒體來看外面的世界,疫情之下則更甚。微信基本主宰著國內10多億民眾的生活和信仰,雖然頭條和抖音也還算火。海外相對多元很多,但也不外是推特(Twitter)、臉書(Facebook)、Whats App、Youtube、Instagram和年輕人愛玩的TikTok (抖音)。從國內外社交媒體看美國這邊的疫情報道,近兩週來,話題不過也就這麼幾個:美國醫療物資如何短缺、超市貨架如何被搶購一空、民眾如何買不到消毒用品甚至衛生紙、川普再三使用“中國病毒”字眼怎樣激發了其他族群對美國亞裔的種族仇視、民眾如何求自保而導致槍支購買率飆升等等。社交媒體的報道很吸睛,信息很快一傳十、十傳百。然後,全美就已然水深火熱了!因此,這些天收到了許多久未聯繫的朋友和親人的暖心問候。為此,在這先報個平安。

我們所在的明尼蘇達州目前為止還算風平浪靜。從三週前確診州內第一例,到今天州內公佈的數字是629例確診,12例死亡。在人口快6百萬的州,疫情增長的走勢算是緩慢良好的。這得力於明州政府開明,民眾素質高,而且出名的友好。恐怕大部分美國人都知道“Minnesota Nice”這一說法。州府早早聽從專家意見,先後採取了一系列“socialdistancing(社交間距)”舉措。學校兩週前得以關門,民眾也大多在家上班。兩天前州府再度加強防疫力度,下了全州“居家令”:建議民眾居家不外出;除了關係民生的場所(例如超市)保持正常營業外,其它的一律關門。

我在一個年收入近百億美元的醫療器械公司市場部上班。公司人事管理制度靈活,和美國很多大公司一樣,實施彈性上班制度:只要員工把活兒幹完,老闆並不管你在哪裡、什麼時候上班。所以我平日若無重要會議,一般週二、週五就在家上班。三週前的週二(3月10號),一早聽到州內確診人數上升到4例了,警覺的我就判斷”community spread”(社區傳染)已經開始了,所以立馬寫郵件向小組老闆申請從那週二起就長期在家上班躲疫情了。事後證明我比我們英明的州長還行動迅速!他是在那個週五才宣佈明州進入和平時期緊急狀態的。在他宣佈後,明州的大公司紛紛出政策響應,我的公司也正式向非生產線上的員工發出了不限期在家工作的通知。

疫情下的美国日记丨李宝环:我在美国明州,疫情生活风平浪静

先生老馬今早感慨地跟我說:“We are lucky that we are in Minnesota!” 是啊!在特殊時期,呆哪都不如呆咱大明州啊!藏在深閨人未識。只有在明州呆過,才能真正體會明州的美好。

我想起了也住明州的以色列好友阿迪。她曾是麥肯錫的合夥人,現在本地另一家醫療器械巨頭裡當管理策略的老大。記得她跟我說過一個流傳在明州獵頭間的說法:對獵頭而言,明州是一個特別難搞的地方。他們很難把外州的人招來明州,也很難把已在明州的人調去外州。外州的人不知道明州的好,所以不願來;呆過的人嘗過甜頭了,就怎麼都不願意走了。也難怪,明州深藏於美國heartland (心臟地帶),是名副其實的”fly-over country” (“被飛過的鄉村”—美國人對東西兩岸以外幾個中西部州的代稱)。很多美國人也許只聽說過這裡很冷,孰不知除此缺點外,這卻是一塊寶地!

首先,明州湖光山色,風景優美。它地處五大湖中最大湖—蘇必利爾湖邊上,也是密西西比河的起源地。州內有大小湖泊溼地數萬個,所以有“萬湖之州”的美譽。我們出門隨便往哪個方向走,數分鐘內就能看到某個公園或者湖泊。

其次,這裡地廣人稀,民風樸實。居家令下,民眾仍可外出鍛鍊和遛狗。我們家有兩個精力超級旺盛的神獸,所以每天下午必須找附近的某個公園遛遛,把體力消耗消耗。公園裡往往都只遠遠地看到三三兩兩幾個人,稍微走近了,大家都自覺地你進我退,你走我停,保持著專家建議的6-feet apart,約2米開外的距離。這要換在紐約或華盛頓,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這兩天微信圈裡不都在傳紐約人千軍萬馬擠看醫藥船進駐紐約港和首都居民挨著肩頭看櫻花的新聞嗎!

疫情下的美国日记丨李宝环:我在美国明州,疫情生活风平浪静

最後,個人覺得明州是美國各州中,感覺最像北歐的州。北歐的教育醫療、福利民生等各種先進,在發達國家中都是遙遙領先的。話說本州居民,確實也多為北歐後裔。明州經濟發達,失業率低、高校林立、有高等教育學歷居民佔比全美排第二,僅次於有哈佛、MIT的麻省。說起排名,本州的教育和醫療頻頻出現在全美各大機構排名榜, 而且往往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能和明州爭老大的,也就東岸的麻省而已。全球五百強大公司的總部很多就設在本州,包括排名第一的United Health聯合醫療保險公司。這裡更是著名的醫療生物科技大本營,醫療器械公司雲集。在新冠期間不斷被各方提及的美敦力(呼吸機)和3M(n95口罩)的總部就在這裡!

疫情下的美国日记丨李宝环:我在美国明州,疫情生活风平浪静

居家隔離期間,我跟閨蜜們的每月一聚改成網上群聊,在非常時期,專家說友情的精神支持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寶典之一。還好我們是在地廣人稀的中西部隔離,家附近到處都是人跡罕至的湖和公園。前兩週天氣還很冷,日照半天后氣溫升高,到下午我們終於也在家呆不去了,就會開車到離家10分鐘的Regional Park區域公園,我沿湖跑步,娃爸看著娃在冰面上撒野,期間也就只遠遠看到幾個零零散散散步跑步的人。都市生活過不了了,能保證每天一小時左右的曠野生活我也就滿足了。

疫情下的美国日记丨李宝环:我在美国明州,疫情生活风平浪静
疫情下的美国日记丨李宝环:我在美国明州,疫情生活风平浪静

04/09,星期三,晴空萬里,30℉到55℉(0℃到13℃)

昨天天氣反常的暖和,最高溫度達到了21攝氏度。被零下十來度的冬天捂怕了的明州人紛紛出門鍛鍊,我們也不例外,帶著兒子新買的自行車上了家附近的綠道。綠道上騎車跑步的人有點多,雖然CDC建議了,但戴口罩的人寥寥無幾,估計是市面上基本買不到,就算買到了,很多人也把它們捐給前線的醫務人員了,畢竟新聞裡還是天天在說美國這邊的防疫保護用品極度緊缺、號召捐贈。今天州長宣佈延長“居家令”到5月4日。州長說居家令和各種防疫舉措正在產生積極影響。每一百萬人口裡,明州感染新冠的人數全美最低。州內一共有1154例確診,39人死亡,而全美確診已超過42萬,死亡超過一萬四了。

正常狀態下,我們的日常每一天都是在咖啡香中開始的,疫情下的非常時期也不例外,唯一的不同是,以前都是著急出門上學上班,一片忙亂、雞飛狗跳,現在則可以散著頭髮、穿著睡衣,邊衝著咖啡,邊聽著喜歡的電臺(Minnesota Public Radio)的早安節目和先生老馬閒話家常。

前幾天電臺里正說著中國疫情後離婚率劇增、各地民政局離婚預約爆滿。日本聽說也有類似的“新冠離婚”現象。電臺主持人順道提醒大家說,婚姻相處之道,不外乎最基本的“Be Kind!(要寬厚仁愛!)”。老馬手裡拿著咖啡杯,“意味深長”地看著我,拖著長音說:“Be KIND!”,意譯到我身上的話,大概就是你脾氣別那麼臭。哼!哼歸哼,道理還是懂的。沒有一定的相處技巧和基本的人文關懷,任何的山盟海誓都經不起連續數週乃至數月,24小時居家同床共枕的考驗吧。

疫情下的美国日记丨李宝环:我在美国明州,疫情生活风平浪静

我們和新澤西的婆家親人網上慶祝猶太逾越節

疫情下的美国日记丨李宝环:我在美国明州,疫情生活风平浪静

我和老馬都是明州的transplant(異鄉人)。我們此前的成長軌跡,從東往西從西往東,各自繞著大半個地球轉了幾圈,一直毫無交集,直到我們在明州的一次偶然相遇。

我中山大學畢業後去了英國留學兩年,在歐洲輾轉一圈,畢業後回國當了個小編。2006年,在我GRE到期的最後一年,我申請了多家美國研究生院。那年年中,我離開深圳報社,拿著手裡唯一的一個全獎錄取,來到了位於明尼阿波利斯的明尼蘇達大學。記得當時去廣州大使館簽證,簽證官只問了我一個問題“do you know where Minnesota is?(你知道明尼蘇達在哪裡嗎?)” 我說地圖上看是在中西部。他煞有介事地說:“It’s as COLD asHarbin! (跟哈爾濱一樣冷啊!”言下之意我這麼一個廣東妹子能受得了嗎?話說完,他“砰”地蓋章,略帶同情的微笑著說:“You are approved!”,然後把我遞進去的補充材料從簽證窗口遞迴給我。那時的我,哪會想到我會在這裡結婚生子,一呆就已14年!

老馬在新澤西出生長大,在紐約的哥倫比亞念大學、到法國巴黎做了交換生一年,研究生時搬去了加州聖地亞哥、博士後去了斯坦福和加州的Pomona College,期間還參加了一個很酷的semester at sea項目, 在環球郵輪上教大學生哲學,順便遊玩了整個地球。2006年,老天覺得他逍遙自在得差不多了,於是扔給他一個終身教授的教職。很多年後我才漸漸明白,在美國,基礎科學如物理、生物,人文科學如英語文學和哲學,這些專業的大學終身教授職位,有千軍萬馬的牛人來爭,因此是可遇不可求的美差事。很多優秀學子,在博士後位子上兢兢業業數十年,最終也可能沒能在大學裡謀得這麼一個位子。老馬於是別無選擇,只能跟陽光燦爛的加州說bye-bye, 開著那輛從高中畢業就陪著他的、有著20萬邁的老科羅拉,從喧鬧的洛杉磯來到了這淨心寶地。人到了,車子也壽終正寢了。老天對他很眷顧了,這不,來到這塊最宜養娃之地(潛臺詞:最不宜單身漢!)的第二年,他就遇到了一個百年一遇的中國好媳婦, 於是快樂地被拯救了。

不知不覺就“昏”了十年,Be Kind這兩字對跨國婚姻更為關鍵吧。擱在我們之中的,除了雞毛蒜皮、柴米油鹽的家常,還有國家、種族、文化、語言、成長背景等各種代溝,何況跟我打玫瑰戰爭的,還是一個以思辨為事業,凡事要講邏輯理性,不要講情緒的哲學教授(還好我的包容心強,辯論能力也不差,哈哈)。如果不是對彼此足夠寬厚仁愛,估計早就散夥了吧。吵架不打緊,打緊的是火花四濺過後,彼此的內心仍舊溫柔。想想對方的好,主動伸開雙手,有時是他,有時是我,給對方來一個大大擁抱,一切就雲淡風輕了。

本期作者

李寶環

疫情下的美国日记丨李宝环:我在美国明州,疫情生活风平浪静

原深圳晶報國際部編輯,14年前留學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大眾傳播系,現任明尼蘇達州某知名醫療器械公司市場部高級經理。

先生馬大維(Mark Collier) 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哲學教授,人稱老馬。夫妻倆也是科李爾教育諮詢公司的共同創始人(微信號:Collier_Advisory,郵箱:[email protected]

疫情下的美國日記系列

(雙擊圖片閱讀)

疫情下的美国日记丨李宝环:我在美国明州,疫情生活风平浪静

劉瑛:在美國,我每天都在見證歷史

疫情下的美国日记丨李宝环:我在美国明州,疫情生活风平浪静

謝蓉:在美國醫院,公公婆婆新冠時期的愛情

疫情下的美国日记丨李宝环:我在美国明州,疫情生活风平浪静

從容:世界封了

疫情下的美国日记丨李宝环:我在美国明州,疫情生活风平浪静

謝蓉:航空中斷滯留美國,感受愛與真情

疫情下的美国日记丨李宝环:我在美国明州,疫情生活风平浪静

孔雀而:恍惚下的留學生活

郵箱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