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神盾艦遇到戰鬥機,誰能分出勝負?

當神盾艦遇到戰鬥機時,哪一方會贏?

普遍的觀點都認為戰鬥機是勝利的一方,原因則是戰鬥機相比神盾艦有很多不對稱的優勢。其實並不是這麼簡單,我先來說一下兩者的特性,先說戰鬥機,戰鬥機擁有強大的機動性、速度快、作戰半徑遠以及攻擊範圍大等特點。而且在空中擁有比在海上和陸上作戰平臺更大、更遠的視野,且機載武器精度高、射程遠。而神盾艦在面對戰鬥機進攻時,一般只能處於被動防禦態勢。

當神盾艦遇到戰鬥機,誰能分出勝負?

阿利伯克級驅逐艦

比如艦艇最大航速只有30節(每小時55千米)左右,其機動性相比戰鬥機有天壤之別。此外,神盾艦雖然普遍裝備了射程100公里的遠程對空導彈,但艦空導彈射程的增加總是要小於空艦導彈。這主要是因為艦空導彈是“由低打高”而空艦導彈是“由高打低”,發射高度的不同導致兩者擁有不同的重力勢能。再加上戰鬥機的機動性能很高,因此,艦空導彈自身也需要具備很強的機動性,其代價就是犧牲自身的其他性能,比如有效射程。

當神盾艦遇到戰鬥機,誰能分出勝負?

F-18超級大黃蜂

現代艦空導彈,普遍都採用了推理大,加速性能好、但工作時間短的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並且艦空導彈的最大射程通常都是理論值,實戰情況下在最大射程處的機動性會嚴重下滑,此時導彈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已燃燒殆盡,導彈只憑借慣性作用繼續飛行,速度下降且幾乎沒有機動性,在這種情況下已很難威脅到高機動性的戰鬥機類目標。而目前的空射反艦導彈主要目標則是機動性較差的水面艦艇,多采用了吸氣式發動機,在保證一定的機動性和速度的情況下,還能大幅度的提高有效射程,這就保證了防區外發射的可能性。而且,對於導彈這種武器來說,速度和射程這兩者是無法調節的矛盾,所以,在同樣的尺寸下,艦空導彈通常比空艦導彈的射程要短。比如,亞音速反艦導彈以數百千克的發射重量,有效射程能達到200公里甚至更遠。而遠程艦空導彈,比如“標準6”都達到了1.5噸的重量,俄製48N6E/48N6E2系列遠程艦空導彈更是達到1.8噸左右。

當神盾艦遇到戰鬥機,誰能分出勝負?

標準6

而且神盾艦還存在低空視距的問題,別看神盾艦雷達看得遠,由於受限於地球曲面而難以對低空來襲目標有效探測。所以,當年馬島戰役中阿根廷戰機低空突防擊沉了英國戰艦。而戰鬥機飛行在高空時,由於不受地球曲面限制,雷達視距沒有受阻,其視野十分廣闊,探測距離也足夠遠。所以,基於以上原因,大家普遍認為神盾艦憑藉自身的作戰能力是很難和戰鬥機相抗衡的。只有和航母編隊,或海空聯合作戰時,才會佔據優勢,比如美國近年來的局部戰爭中,都是以航母為核心,呈現壓倒性優勢,這就更加強化了這一觀點。

當神盾艦遇到戰鬥機,誰能分出勝負?

美國E-3預警機

但是,話又說回來,在可能的空海對戰中,在沒有作戰體系的支撐下,戰鬥機的攻擊能力沒有我們想象的大,那是因為戰鬥機的機載雷達,由於戰機裝載雷達的空間較小,不能容納大功率的雷達天線,對海探測距離和探測範圍遠不及預警值、海上巡邏機。想在茫茫大海中找到神盾艦,難度是非常大的。從某種角度上來講,用戰鬥機進行對海搜索,這是對其強大的進攻能力的一種浪費。而且其油耗較高、載油量小等特性,導致戰鬥機不能在空中長時間搜索。而神盾艦本來就是一種區域防空艦,其主要任務就是防空,且能長時間在海上巡航,要發現高空飛行的戰鬥機,難度並不大。不過,鑑於實戰中瞬息萬變的戰場態勢變化,也難免會出現“神盾”艦單獨遭遇敵方戰鬥機的情況,這也應了那句著名的廣告詞——“一切皆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