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源於商丘的成語典故(十七)

水火不相容

“水火不相容”比喻二者對立,誰也不容誰,是我們經常用到的成語。關於這一成語的來歷,有的認為出於流行於周代的易經《周易》中的“故水火不相逮”。據史書記載,水火不相容的故事發生在帝嚳或唐堯時期的商丘。

宋朝章如愚的《祀大火》中記載:“太常禮院言:閼伯為高辛火正。”《宋史》也記載:“禮官議:‘閼伯為高辛火正。’”《左傳·昭公元年》載:“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沈,居於曠林,不相能(不相親善和睦)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后帝(指帝嚳的兒子堯帝)不臧(看不過去),遷閼伯於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為商星,遷實沈於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侍夏商。”

閼伯和實沈“日尋干戈,以相征討”,水火不相容。關於閼伯和實沈,傳說,帝嚳高辛氏除有四個妃子之外,還有兩個側室。一個側室生有一個兒子名叫閼伯,另一個側室生有一個兒子名叫時沈,閼伯為長。帝嚳的這兩個兒子脾氣不合,經常發生矛盾,不是吵架,就是鬥毆,動不動就拳腳相加,甚至干戈相向,彼此容不得對方。帝嚳教訓他們,他們不聽,依然故我。帝嚳拿他們沒辦法,於是就把他們分開,把閼伯封在了商丘,為火正,把實沈封在了大夏,為水正,讓兩人相距千里,不得見面。關於我國沈姓的來源,歷來認為第一支源出帝嚳之子實沈之後,實沈初居於山東曲卓之沈猶,與少昊氏部落雜居而東夷化,成為東夷族的一支,後來與閼伯不和被遷山西汾、澮之間,為水正,建立了沈國。

後來,閼伯為火正,給百姓造了很大的福,過世後就成了火神,人們都祭祀他;實沈管水也給百姓造了很大的福,過世後成了水神,人們也同樣祭祀他。在帝嚳高辛氏墳冢所在的商丘市睢陽區高辛鎮,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則神話:為紀念火神閼伯和水神實沈的功績,在高辛為他們蓋廟祭祀,因為二人生前水火不相容,火神廟建在高辛鎮東南角,水神廟建在高辛鎮西北角。老百姓說,高辛歷代都受到火神的佑護,很少發生火災。同時也得到水神的保護,沒有遭水患。古代黃河決口,房屋被沖壞,莊稼被淹沒,但高辛那裡卻安然無恙。每次發大水,洪流滾滾,大浪滔滔,而大水一近高辛就飛上了天,老百姓都聽見水浪在高空“嗚嗚”地響,看見整個空中都變成了黃色。大水不往下落,因為高辛是他們故鄉,有他們父親的墳墓。直到現在,高辛的老百姓還在講。

商丘城西南三里有閼伯臺,又叫火神臺,臺上有閼伯廟,也叫火神廟。每年春節期間,百姓“朝臺”的日子裡,高辛的百姓也去“朝臺”。等“朝臺”的高潮過去,高辛的老百姓就請火神回老家過年。請火神的儀式很隆重,大家先推舉德高望重的老人負責這件事。一切都準備好後,耆老們就帶領著民眾,抬著八抬大轎,鑼鼓隊、嗩吶班跟著,旗幡招展,鑼鼓喧天,嗩吶陣陣,吹吹打打幾十裡,來到火神臺前,順著臺階登到臺上,進到火神廟裡,先向火神閼伯塑像燒香、叩頭,說明家鄉的人們是來請火神他老人家回家過年的,然後把火神閼伯的塑像小心翼翼地抬起來,抬到臺下,扶持到轎裡,吹吹打打回到高辛,把塑像扶持到火神廟裡,像前擺上各式各樣的供品,請火神爺他老人家享用,並向火神祈禱,請火神爺保佑風調雨順,莊稼豐收,老少平安。據說,當天夜裡,火神爺會在夢中給百姓發壓歲錢。第二天人們相見,都說自己在夢中接到了火神爺給的壓歲錢。大家歡喜一陣,再吹吹打打把火神塑像送回商丘城西南的火神廟裡,算是請火神他老人家回老家過了年。

水神實沈因為在大夏,相隔千里,無法請他老人家回來過年,就在鎮西北的水神廟裡祭祀。

因為火神閼伯和水神實沈“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後來就有了“水火不相容”這一成語。

例如:“ 太太!求道不求醫,求醫不求道,醫者治病靠藥力,道者治病靠神力,醫道兩門,水火不相容。”(曲波《林海雪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