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唐易老因其直

蘇軾晚年曾寫過一首詞--《江城子·密州出獵》,其中有一句“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涉及到了三個人物:漢文帝、馮唐、魏尚。

先說魏尚,魏尚是當時的雲中郡守,雲中在現在的內蒙古一帶,當時是漢朝的邊疆,時常為匈奴所侵略。魏尚在雲中太守任上頗有名聲,他效仿戰國時期趙國名將廉頗、李牧的做法,把軍隊的收入全部用來犒賞士卒,還自己出錢給士卒們加餐,五天能吃上一頭牛,對手下十分關照。所以,匈奴人不敢接近雲中城。

有一回匈奴人入侵,魏尚帶領著部隊迎戰,“所殺甚眾”,漢承秦制,斬首數是軍功的重要指標,魏尚向有司報告了軍隊的戰功,但是有司卻說魏尚所報的斬首數與實際相差6個,漢文帝因此將這件事下有司商議,並且削了魏尚的爵位,停了魏尚的職。

馮唐對此甚為不平,有一次漢文帝的車馬經過馮唐的身邊,他問馮唐說:“老人家家在哪裡?”

馮唐易老因其直

馮唐

馮唐說:“我爺爺是趙國人,我父親搬家搬到了代地(漢文帝未登基時就是代王),後來高皇帝建立了漢朝,就搬到了安陵。”

漢文帝說:“我還是代王的時候,就聽我的手下人誇讚趙地的一個叫李齊的將軍。我現在吃飯的時候,還會想起他,你知道他嗎?”

馮唐答道:“我知道這個人,這個人不如廉頗李牧那麼會帶兵。”

漢文帝奇怪:“為什麼這麼說呢?”

馮唐說:“我爺爺在趙國的時候,和李牧關係很好,我父親曾經是代相,和李齊關係很好,所以知道他的本事和為人。”

漢文帝感嘆道:“要是我有廉頗李牧那樣的將領,哪裡還需要怕匈奴人呢!”

馮唐語出驚人:“就算陛下得到廉頗和李牧那樣水平的將領,也用不了。”

漢文帝聽完勃然大怒,拂袖而去。過了很久才召見了馮唐,責怪他:“你就不能挑個沒人的時候和我說這些?非要當眾侮辱我?”

馮唐回答道:“請陛下贖罪,我是山野鄙人,不知道有忌諱。”

漢文帝考慮到匈奴人犯邊,壓制住了自己的怒意,問馮唐為什麼這麼說自己。

馮唐回答道:“我聽聞古代的聖王都會交代出徵的將軍,朝廷上的事我決定,戰場上的事你決定,“軍功爵賞皆決於外”,現在陛下法太明、賞太輕、罰太重,雲中郡守魏尚,鎮守邊疆日久,屢立戰功,現在因為上表軍功差了六顆首級就這麼對待他,所以才說陛下縱使有廉頗李牧也用不了。”

漢文帝聽了也釋然,當即命令馮唐持節雲中,赦免了魏尚並且官復原職,還將馮唐委任為車騎都尉。

不管漢文帝這個人是真的大度還是裝作開明的樣子,以馮唐的性格和說話方式,落了個馮唐易老,其實是運氣極好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