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是無中生有製造一段好時光|為什麼我們會喜歡喝酒?

在家憋了這麼久,朋友,不想喝點酒嗎?

全世界都忙著用75度的酒精消毒別人的時候,不如也讓我們用48度的酒精消毒自己。


我偶然會問,為什麼喜歡喝酒呢?

動物應該是天生就喜歡喝酒的吧。今天新聞裡的雲南的14頭大象,跑到老鄉家裡小酌了30公斤的苞谷酒,最後醉倒在山上的茶園裡,被人拍下了酒後小片片。


喝酒是無中生有製造一段好時光|為什麼我們會喜歡喝酒?


《陶醉:致幻物質的全球狂潮》裡也寫到過,昆蟲也同樣習慣發酵果汁與樹汁給他們帶來的微微醉意,甚至鳥類和蝙蝠也是同樣如此,甚至不惜冒著一定的安全風險。


鳥類在喝得爛醉時,會醉酒駕駛,從飛行時掉下來,這簡直比睡在馬路上的人類還要瘋狂。


喝酒是無中生有製造一段好時光|為什麼我們會喜歡喝酒?

有的科學家拿猴子做實驗,認為我們如此迷戀酒精的原因是酒精引導著我們的祖先找到更豐富的食物。


我們的始祖:靈長類動物的食物主要是植物果實,當果實成熟、糖分開始發酵時,生產出的乙醇分子,也就是酒精味會飄得很遠,我們的祖先大概是跟著這種味道找到了食物,才有了更為興旺的後代,於是對酒精的偏愛就寫在了靈長類動物的DNA裡


在近代,酒被當作藥品來看待

但對我們現代人類來說,更多人篤定酒本身就是藥品,可以強身健體,”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氣不咳嗽“。猶太經典《塔木德》上也說:“適度地飲葡萄酒可提振胃口且有益健康……葡萄酒是最佳良藥。”

喝酒是無中生有製造一段好時光|為什麼我們會喜歡喝酒?

據說是16世紀的制酒設備

17世紀,酒被賦予了更為神奇的功效:分娩的人要喝白葡萄酒,腎結石病人需要喝麥酒,而白蘭地更是“生命之水”從要命的瘟疫到心情的憂鬱,從頭痛到腳疼,沒有一種病是不能治的。


那時候的諺語是:每天早上半匙白蘭地,一輩子不生病。是不是有點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的味道。

除了解除身體上的疼痛,滿足麻醉也是我們熱愛酒精的原因之一。

每個人都有希望要轉換自己正常意識的衝動。要不然為什麼小孩子會故意轉圈到弄暈自己?以及在冥想、內觀、修行等種種手段中,我們也都希望專注於別處,我們希望短暫地忘卻自我。

消除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乃是人類固有的慾望。

安德魯·韋爾(Andrew Weil)這樣總結到。

喝酒是無中生有製造一段好時光|為什麼我們會喜歡喝酒?


酒就是這樣的,他是一條通往平行世界的捷徑,是對抗難堪處境的利器,是逃離現實的新手段。


喝下這杯灼熱的液體,逃避過得太辛苦的自我,以暫時的解脫來換取短暫的幸福感,哪怕很短很短。


喝酒是無中生有製造一段好時光|為什麼我們會喜歡喝酒?

幸福感與解脫感都是化學分子湊巧產生的結果。只有少數有毒的分子能夠模擬或影響腦部的獎勵與痛苦的控制中樞之內的神經傳導素,前提是這些分子能順利進入循環系統並且穿越從血液到大腦的障礙。

身體機能在快感方面很是吝嗇,誘發幸福感的神經傳導素分配得非常儉省,而且大都發給對於求生或繁衍後代有益的表現。酒,恰恰會矇騙這個發送系統,促使這些誘發快感的神經傳導素暫時增多,《上癮五百年》裡這樣解釋我們為什麼會愛上這種飲品。

喝酒是無中生有製造一段好時光|為什麼我們會喜歡喝酒?

喝酒是無中生有製造一段好時光|為什麼我們會喜歡喝酒?


酒本身也是美味的液體


除了精神上的安慰作用,酒本身也是一種美味,單是品嚐他的味道,很多時候就會為我們帶來幸福感。

啤酒是植物、動物和真菌3種生物精心安排、團結協作的產物,他們合力創造出令人醉醺醺的新分子,以及無數神奇的新風味。

當酒在我們舌尖流淌時,這些香味讓我們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很多東西,比如新鮮麵包、巧克力、熱帶水果、堅果、可可或者雪茄,一想到這些,我們眼前的液體就變得更加熠熠生輝。


喝酒是無中生有製造一段好時光|為什麼我們會喜歡喝酒?

不要被啤酒的顏色欺騙了

但更多時候,我們喜歡喝酒的原因是在觥籌交錯之間,一些人被銘記、一些人被遺忘;在金色的液體冒著的泡泡中,這個世界比清醒的時候顯得更美。


很多故事都只出現一次,我們會多少次想起喝著酒聊天的那個晚上,某個深深成為生命一部分的晚上,如果沒有他,我們現在會是怎樣?


2020年的開頭,大多數人過得都很喪,

剩下的人過得更喪。

喝一杯吧,朋友們。

在酒裡度過更多無中生有的好時光。

我喝下一個泡沫,泡沫鬆了一口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