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经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人要有一定的灵活性,突破定式思维,才能让一切变得更容易、简单。无论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还是提升自我,善于用变通的思维和方法是有助于一个人取得成功的。

变通决定出路,学会变通,就能在种种困境、麻烦面前游刃有余。

不变通,就无法创造更高的价值;不变通,就只能守在原地,永远无法突破。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有一个郑人买履的故事:

古时候,郑国有一个人想买一双鞋子,他先在家里量好了自己脚的尺寸,用一根绳子记录下来,他随手将绳子放在座位上,就出门了。

他来到集市上卖鞋的店铺里,左挑右选,终于看好了一双鞋,正准备买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量尺寸的绳子放在家里忘带了,就说忘了带尺寸,要回家拿来尺寸再买,说完就走了。

他匆匆忙忙地赶回家,拿了放在座位上的绳子后,又匆匆忙忙地赶回集市。来回花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等他返回集市的时候,太陽都要下山了,大多数店铺已经关门了。他来到卖鞋子的店铺前,看到已经关门了,再看看自己脚上鞋子的大洞,十分沮丧。

旁人问他:“你给自己买鞋,为什么不直接试试大小,非要按量好的尺寸买鞋呢?”他说:“我宁可相信我量的尺寸合适,脚却不一定准确。”

从那个已经约定俗成的“框架”中跳出来,别让那个已经量好的“尺码”,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