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有哪十八怪?

彭祖活了800歲。彭祖為大彭氏國(今江蘇徐州)人,傳以長壽見稱。原系先秦傳說中的仙人、養生家,後道教奉為仙真。相傳他一生娶妻49人,生子54人,活了880歲(按照現在紀年法折算是活了140多歲)。

張陵修道成了仙。東漢時沛國豐(今徐州豐縣)人。道教徒稱張陵為張道陵、張天師、正一真人、祖天師等。五斗米道創始人。傳說中他在鶴鳴山得道成仙。

徐州有哪十八怪?

劉邦生來是龍種。劉邦出身寒微,在那個人們普遍迷信的上古時代,要想成就帝業,必須先進行造神運動。劉邦造神的第一計策,是龍種降生。說是劉邦的母親有一天躺在湖邊坡地上休息時,夢裡跟神人交媾,播下龍種,後生下劉邦。

關盼盼十年不下樓。關盼盼是唐代徐州名妓,徐州守帥張建封妾。其夫死後,她隻身移居到徐州城郊雲龍山麓的燕子樓,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度過了十年,後來絕食而死。關盼盼的這種忠於舊情、守節不移的精神,贏得了許多人的憐惜和讚歎。

蘇小妹跳河救徐州。宋神宗熙寧十年秋,黃河決口,山洪暴漲,大雨如注,徐州城下水深達二丈八尺,眼看洪水將要漫進城來。有傳說稱,除非有美貌少女甘願投河,祭祀水神,大水方可退去。於是,蘇小妹義無反顧地縱身躍入驚濤駭浪之中,徐州天空也隨之放晴。

楚王埋在山洞裡。漢高祖劉邦分封其異母弟劉交於楚國,建都彭城,死後鑿山為洞,葬於今徐州楚王山之北。根據史料記載,這是徐州地區保存最早的漢代諸侯王的陵墓,也就是第一代楚王陵。

徐州有哪十八怪?

漢畫刻在石頭上。漢畫像石是漢代人雕刻在墓石、祠堂四壁上的裝飾畫像,是“中國漢代文物三絕”之一。徐州是兩漢文化發祥地,已經發掘出2000多塊石刻漢畫,形制各異,實為一大怪狀。

地下挖出地下城。徐州市古彭廣場北側地下,發現了一座400多年前洪水沖刷後殘留下來的地下城遺址,總面積約4800平方米,專家推測,這座“地下城”與明代“徐州左衛”的位置相符,徐州因此有“城下有城”的說法。

山名都用動物命名。徐州的山,大多以動物命名。據說當年朱元璋路過徐州登雲龍山,山頂有泉水冒出,上空蜿蜒若龍,有天子之氣,周山以雲龍為首,鳳、象、龜、獅、虎、駝、馬、牛等恭圍其間。有人說這是龍脈,於是徐州之山多以動物命名,如雲龍山、風凰山等。

微山湖鯉四鼻孔。“四鼻孔鯉魚”是微山湖特產之一,它跟別的鯉魚的最大不同,就是生有四個鼻孔。其中兩個鼻孔是真的,另兩個實際上是兩根凹進去的短鬚,酷似兩個鼻孔,於是便被過去人們以為這魚長著四個鼻孔。

徐州有哪十八怪?

鐵軌焊成大棋盤。20世紀初,管理徐州火車站的外國人喜歡下象棋,於是命令中國工人將鐵軌焊接成象棋棋盤,用14公斤的石頭做棋子。

砍了大樹種小樹。20世紀末,徐州以更換樹種為名,把生長了數十年的梧桐樹砍掉,據統計,全城一共砍去大樹5000多棵,然後種上了小樹。

造個“飠它”字做湯名。飠它湯是徐州的一種早餐,原來叫雉羹,是彭祖做給堯帝喝的,後來改名“飠它湯”。但是這個“飠它”字在一般字典上查不到,是徐州人創造的,收錄在《徐州方言字典》中。

茶杯用來喝白酒。喝酒一般用酒杯,但徐州沛縣喝白酒時大多用茶杯,而且當地人必須在喝完一茶杯白酒之後,才有權利勸客人喝酒。

霸王別姬成了菜。“霸王別姬”是江蘇徐州地區的傳統名菜。徐州人民為紀念英雄項羽,並懷念絕代佳人虞姬,創制了霸王別姬這道名菜。這道名菜經已故名廚裴繼洪改進,借雞、鱉形象地烘托,意境甚妙,雞、鱉肉質鮮嫩,湯濃味醇。

徐州有哪十八怪?

五毒用作下酒菜。徐州辛辣類五毒菜的內容為:蔥、蒜苗、椒(花椒)、姜`芥。五毒菜由這“五毒”和合而成,是春節所食的佐品,均以辛辣為主。辛,意味著新的一年開始,食辛五味祛五臟陳積“瘴”氣,以求新的一年身體健康。

狗肉不能用刀切。沛縣的黿汁狗肉是沛縣最有名的傳統特色食品。沛縣狗肉以涼食為主,味美醇香,肉質韌而不挺、爛而不膩,但食時用手撕肉不用刀切,成為狗肉食用的一大怪法。

伏羊吃成文化節。“伏天吃伏羊”是徐州人夏季的一大習俗。每年入伏第天,“彭城伏羊美食文化節”都會如期舉行,一般來說,羊肉、羊肉湯本為冬季禦寒之佳品,而蘇北的徐州人不但愛吃羊肉,且喜在一年中最熱的伏天吃加了很多辣椒的紅油羊肉,這不僅因為羊肉味美,還在於夏吃伏羊具有獨特而顯著的食療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