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三元”的人民币么?绝不忽悠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发行人民币以来,人民币作为我国统一的法定货币,从1948年至今已先后发行了五套。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除1、2、5分三种硬币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已经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币于2018年5月1日起停止流通(1角、5角纸币和5角、1元硬币除外)。流通的人民币,主要是1999年、2015年、2019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 。

你见过“三元”的人民币么?绝不忽悠

在新中国几代大师们的精心设计和印钞人的辛劳付出中,人民币已成为国家名片,多次以卓尔不群的身姿出现在世人面前。当然,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发行、流通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趣闻轶事。那么,你见过三元的人民币么?你还别说,还真有!存在于第二套人民币中,即罕见的“苏三币”。

第二版人民币苏印叁圆券“井冈山”(正、背)

你见过“三元”的人民币么?绝不忽悠

第二版人民币苏印伍圆券“各民族大团结”(正、背)

你见过“三元”的人民币么?绝不忽悠

第二版人民币苏印拾圆券“工农图”(正、背)

你见过“三元”的人民币么?绝不忽悠

第二套人民币1953年版中的3元、5元和10元是由苏联代为印刷,俗称“苏三币”。尤其是3元券面额最为特殊,整体色调为深绿色,上面有空心五角星水印。正面上方中间是“中国人民银行”行名,中间为井冈山龙源口石桥图景。背面为国徽图案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叁圆”的汉、蒙、藏、维四种文字。

那么,为什么要印3元面额的人民币呢?这是政治原因造成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使用的是1948年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面额大、种类多,且防伪性差。195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请示政务院批准印制第二套人民币。当时我国的印刷技术还很落后,对大面额钞票采用的复杂凹版技术和水印造纸技术都不过关,加上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刚签订,便决定委托苏方代为印刷,并接受了他们的建议,借鉴卢布的面额体系,增加了人民币3元券的印制。

但是“苏三币”并未存在多久。后来,由于意识形态的矛盾,中苏关系逐渐恶化,这三种纸币的印版还在苏联,加之我国发现在新疆、东北市场上存在大量苏印3元、5元和10元人民币,为避免发生意外,中国人民银行于1964年4月14日发布《关于限期收回三种人民币票券的通知》。至此,国内再也没有发行过3元面额的人民币,其在民间的数量十分稀少,物以稀为贵,其收藏价值很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