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字號就是一部近現代史

一個老字號就是一部近現代史

汪玉霞食品雜貨店創辦於清乾隆四年(1739年)的漢正街燈籠巷口,創始人汪玉霞,是安徽省休寧縣布商汪士良的妾室,原名蔡玉霞,因隨夫姓,遂用夫姓和自己的名字,創設汪玉霞茶葉店,以經銷安徽的茶葉為主。

蔡玉霞於1741年就去世了,汪士良無心打理雜貨店,就把汪玉霞店頂給了山東人代某,訂立合約10年。乾隆十一年即1746年,汪士良的長孫汪國柱將小店贖回來自己經營,從此世代相傳。

一個老字號就是一部近現代史

汪國柱後來發跡,隨即開設當鋪36家,農莊72個,食品油號28個,總共開設店鋪136個,“汪玉霞”成了汪氏企業集團的“旗艦店”。每值年關時節,汪國柱將136家店鋪的掌櫃管事召集到汪玉霞店中吃年飯,眾人按資排座,依次就位,述職話年,飲宴歡談。汪玉霞店內燈火通明,人聲鼎沸,非常熱鬧。

“汪玉霞”在燈籠巷原址1858年被太平軍戰火所毀,隨之遷至義坊(即漢正街815號)。1911年辛亥革命,陽夏戰爭,漢口大火,由義坊老號被焚,此時“汪玉霞”老號已不復存在。

一個老字號就是一部近現代史

後來,汪家後人汪啟濛變賣安徽老家田宅,募集同鄉股份,在漢正街重新開店取名“汪玉霞雨記”。1920年,汪子泉通過向族人募股、銀行貸款等方式籌得資金,在下花樓街(原花樓街218號)開辦一家食品店,取名為“汪玉霞為記”。

一個老字號就是一部近現代史

新中國成立後,汪玉霞於1956年公私合營後轉為國營,改名為新華食品廠,在汪玉霞為記廠址的基礎上拆除改擴建成新廠房,樓高四層,廠房面積達4260平方米,是原店面積的七倍以上,職工由原來60人增加到了345人。固定資產由合營時的2500元,猛增加到1985年的103.8萬元。自廠房建成後迅速增添了現代化的機械設備和配套的先進流水線。變手工製作為機械化生產,變明火作業為微波爐、紅外線電爐生產,全年循環產品達120餘種。

一個老字號就是一部近現代史

玉字牌(被國家工商局註冊並評為著名商標)香草蛋糕、果仁月餅、玫瑰酥月、活油蔥酥等評為國家商業部、湖北省優質產品;玉字牌五香麻酥被評為湖北省優質產品;酥皮、上白麵果、醬乾魚、福來餅乾、雞蛋餅乾、蘇式月餅、廣式月餅、酥皮面包、小芒果等評為湖北省商業系統優良產品;鹼酥餅盒,五香麻酥盒獲湖北省優秀食品小包裝。

一個老字號就是一部近現代史

1985年4月,關閉了18年的汪玉霞門市部經修整後恢復營業。開業當天消息傳來,顧客紛至,開業當天,人頭攢動,銷售食品、糖果、菸酒、飲料達200多種,顧客一應為“絕酥”食品,更是爭相搶購,供不應求。不久,新華食品廠複名汪玉霞食品廠,恢復玉字牌商標。是年,汪玉霞總產值為503.8萬元。1989年至1991年,僅中秋節一個月的時間,銷售額就高達800多萬元,產品供不應求,外省來買月餅的必須提前預定,那時汪玉霞月餅銷售額在武漢市場上常年排名第一。

一個老字號就是一部近現代史

然而,由於1995年花樓街廠房舊城改造未能及時還建,以及食品市場的結構性變化等多方面因素,汪玉霞陷入困境,1999年被迫停產。其後經過多年的改革探索,在江漢區政府、國資委和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停產近20年的汪玉霞在漢口裡商業街重新開業,恢復傳統手工作坊的經營模式,師傅們用料十足,包裝更精美,價格依舊親民。

一個老字號就是一部近現代史

2016年12月28日又在江岸區吉慶街商業街開了第二家店,2017年又在吉慶街店的樓上開了以婚慶為主題的餅鋪。吉慶街店的開業讓市民感到了老字號的重塑輝煌。

一個老字號就是一部近現代史

因為吉慶民俗街的全新開街,為了討個好彩頭,汪玉霞也特別定製出“福祿壽喜”主題系列的糕點。其實聽名字就知道,希望把更好的美食小吃更好的祝福寓意帶給武漢人。

一個老字號就是一部近現代史

鹼酥餅應該在武漢汪玉霞是獨一家!因為這種餅是不能用機器製作的,只能靠手工,無法複製。很多人就是愛它裡面芝麻和桂花的濃香,鹼性食物更是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汪玉霞的傳統老蛋糕,沒有添加劑,就是最基礎的糖、油、面、蜂蜜,加上土雞蛋,就能做出小時候的味道。

一個老字號就是一部近現代史

汪玉霞的京果工藝比一般的都要複雜,光那一層白白的綿白糖糖霜,也和別人不一樣。京果最好的吃法,是衝蛋花。因為綿白糖的甜味正好融入到蛋酒裡,京果也泡得軟軟的,很好吃。

一個老字號就是一部近現代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