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道: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有什麼講究?受教了

在農村,祖墳屬於陰宅,活人居住的房子叫陽宅,陰宅和陽宅都有著諸多的講究和說法,認為祖墳的方位和相關的環境會對子孫後代都有著諸多的影響。

俗語道: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有什麼講究?受教了

人們重視祖墳的原因,既是受孝道觀念的影響,同時也認為,照顧好地下的先人,是可以給他們帶來好運的。關於祖墳上的講究,有一句俗語叫做"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不知道你聽過沒,具體該如何理解呢?


熟悉農村的朋友都知道,以前的農村大多實行土葬,墳頭也是用土填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村的墳頭一般會出現幾種不同的變化,有的墳頭一直光禿禿的不長雜草,有的被密密麻麻的野草覆蓋,也有縮小塌陷的情況。在農民眼中,每一種情況都有著不同的寓意。

俗語道: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有什麼講究?受教了


"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僅從字面上來理解的話,意思是說,墳頭如果塌陷或者被踏平了,就會使後代子孫慢慢凋零,墳頭上如果幹乾淨淨,沒有草的話,那後代就會比較貧困,沒有資產。

在大部分農村地區,"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的說法得到了很多農民的認同,也正是因為如此,每年祭祖掃墓的時候,如果發現祖輩的墳頭長滿了各種草,農民總是會格外高興,相反,如果出現了墳頭凹陷的情況,他們也會立馬填上更多的泥土,如果墳上一直光禿禿的,有的農民還會特意栽種一些野草,選的也是像絲毛草和斑毛草這類一年多生而且容易成活的種類。 每次去上墳的時候,總會發現,周圍雜草橫生,但人們只會把周圍的雜草去掉,墳頭上的草是要保留下來的。人們這樣做是原因的,這裡的草諧音同"財"。

俗語道: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有什麼講究?受教了

自古墳上有草才是正常的,無草顯得非常特例。老人去世下葬後,隨著時間的風吹雨打,各種田野中種子的飄落,墳頭上長出草是很正常的現象。而我們很多人在上墳的時候掃墓的時候,都會將墳頭的草清理乾淨,生怕對自己的祖宗"不敬",所以都是很快的除掉雜草,然而這樣的行為在古人看來是不對的,古人認為墳頭長出的草是"柴",而"柴"的諧音是"財",所以古人認為這是財富財氣的象徵,所以墳頭的草是不能被清理的,這就是"墳上無草絕家資"的來源。在風水學上認為久不長草的墳地,被叫作是"絕戶墳"或者"光頭墳",這樣現象說明墳地沒有地氣或者生氣,所以被視為絕地,像植物這麼頑強的東西,都不能生長,可見這塊墳地絕對不好,可見會對子孫後代不利。如果這個墳頭周圍長有大量的植被或者樹木,說明這塊墳地風水非常好,對子孫後代大有裨益。

俗語道: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有什麼講究?受教了


類似於這種老祖宗的俗語智慧數不勝數,例如:"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將相尋死路","若登高必自卑,若涉遠必自邇","人情薄如紙,人心狠如狼","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等等等等。

這些俗語都記載於《增廣賢文》中,其實在我看來它不只是單單的俗語這麼簡單,而是古人的頂級智慧於揭露人性的結合體,雖然部分章節不可避免地帶有封建社會的胎痕,但同時卻具有反映時代風雲的歷史作用。

人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增廣賢文》以韻文的形式,將歷代典籍中的名言佳句選編在一起,內容涵蓋了禮儀道德、典章制度、風物典故、天文地理等方方面面,幾乎無所不包。

俗語道: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有什麼講究?受教了

歷史上數不勝數的成功人士都把易經當作自己人生的燈塔和領航員,把老祖宗的告誡永遠銘記在心中,我們也應該像他們一樣,做到告誡在心,才能在人生路上不迷茫。

下面這本就是我的《增廣賢文》,全篇白話文版本。現在只需要48元還贈送一本道德經,一份外賣的價錢,讓你帶回2本古人的智慧,還是很划算的!

俗語道: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有什麼講究?受教了

點擊下圖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