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构建党员干部执行力培育体系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农历年初二起,黄江农林水务局办事员沈平响应组织号召,回到岗位参与抗疫工作,之后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党员先锋岗,驻守在集中医学观察点,帮助被隔离人员解决生活所需。

沈平只是黄江镇众多年轻党员干部的一个例子。近年来,东莞市黄江镇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大党建“1+N”制度实施力度,通过梯次储备、精准选拔、系统培育、动态管理等方面举措,着力构建党员干部执行力培育体系,努力为党员干部的成长成才提供机遇舞台,为重点攻坚工作破解难关凝聚执行力量,推动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梯次储备“一线能量”

黄江镇将党员干部的选育管用工作放到全镇战略布局中把方向、谋思路,放到全镇中心工作大局中定政策、抓落实。通过扩宽年轻干部党员的“蓄水池”,深入分析研判党员干部成长“曲线图”, 党员干部储备交替有序、持续发展,为执行力培育体系建立打下坚实基础。着眼一线,不断拓宽“蓄水池”。

黄江镇全面梳理现有工作人员数据,从年龄、学历、专业、特长、工作单位、工作经历、政治面貌、编制身份等八个方面切入,做好功能结构维度的分析,建立起青年干部人才库、巡察机构人才库、党员干部数据库、近期提拔任用干部数据库、入党积极分子数据库等一系列党员干部数据库。

同时,黄江建立党工委书记后备干部人才库,按照1:2的比例配备党工委书记后备人选,14名后备干部都是社区工作人员,均为本科学历,平均年龄39岁。此外,还建立多维系统的研判机制,分层分类掌握了一批可使用、可关注、可培养的优秀年轻干部,适时调整补充,及时纳优汰劣。

精准选拔“攻坚铁军”

黄江镇深化党建“1+N”制度体系运用,完善人岗相适的比较筛选机制,在组织选用过程中充分考量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及专业能力,将重点工作执行落地实效与党员干部的选拔任用相挂钩,把想干事能干事的党员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黄江强化以专业化为导向的党员干部选拔机制,通过规范党员干部选拔程序,在考察材料中写明选拔党员干部的专业素养和工作实绩,做到提拔有依据,回查有“底稿”,真正让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党员干部走向领导岗位。在近年提拔的33名干部中,全部均有相关专业背景或有相关单位工作经历。

黄江:构建党员干部执行力培育体系

近年来,黄江镇利用“干部成长工程”“青年干部训练营”“双拓双增”“重点攻坚执行力培育平台”等载体,进一步建立党员干部“学习培养+一线锻炼”的系统培育模式,促使党员干部执行能力“跃升”。

2019年以来,通过精准选拔,以青年党员干部为主力,为各项重点攻坚工作建立了多支攻坚队伍,包括42人治水指挥部、100人轨道交通土地整备指挥部、150人维稳攻坚指挥部、16人脱贫攻坚任务组、20人人口普查工作组。

全媒体记者 甘劼伟 刘志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