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崗區大田世居修繕工程投資4200萬元

6月8日,龍崗區不可移動文物大田世居修復工程動工儀式在大田世居內舉行,宣佈啟動清理、加固以及續建工作。據瞭解,此次修繕工程總投資約4200萬元,工期為450天,目前已完成招投標工作,正在進行施工前入場準備工作,計劃於6月下旬動工,未來將打造成為匠作博物館。

龍崗區大田世居修繕工程投資4200萬元

大田世居

大田世居位於寶龍街道龍東社區陳源盛村,始建於清朝道光五年(1825年),佔地面積約一萬平方米,為三堂二橫一圍四角樓帶伸手結構,並配有禾坪及月池。

記者在現場看到,大田世居整體結構完整、穩定,現存的建築物基本保留原有建築風格,但因常年無人居住、年久失修以及自然災害等因素,部分房屋有倒塌現象,基本處於荒廢狀態,存在一定安全隱患,亟待修繕保護,並進一步活化利用。

龍崗區大田世居修繕工程投資4200萬元

大田世居。

“我從小就生活在這裡,對大田世居有很深的感情。”龍崗區大田世居客家文化中心秘書長陳小峰告訴記者,有著190多年曆史的大田世居是深圳市帶有徽派建築元素的佔地面積最大的客家圍龍屋大宅,有著較好的歷史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大田世居被當做傷員秘密療傷站,當地還流傳著陳谷如、陳錫朋、陳育光兄弟三人參加革命的故事。“房子空置了三十多年,變得破敗,大家都很著急。如今,修繕工程已經啟動,大家都很期待。”

龍崗區大田世居修繕工程投資4200萬元

修繕完畢的效果圖。

自寶龍街道立項並確認大田世居文物點活化利用工作的建設主體以來,街道相關部門積極協助推進相關工作的開展,在5月已就修繕工程單位進行了招投標,經過多方面的考慮及審核,於5月底確認中標單位。按照“呈現式續建,遺址遮蔽式保護”的修復方案,修繕內容包括對圍屋內建築本體維修、局部復原、周邊環境整治以及市政配套。

寶龍街道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在修繕過程中,將嚴格按照“修舊如故,保持原貌”的文物維修保護原則,以保持建築的完整性、延續性,實現對文物的有效保護、科學傳承、以及今後的活化利用。“修繕之後的大田世居有意打造成為匠作博物館。另外,街道正對大田世居周邊區域進行規劃開發,使活化利用價值進一步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