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7億債券擔保未披露,收到證監局警示函:銀鴿投資稱已在申訴


近7億債券擔保未披露,收到證監局警示函:銀鴿投資稱已在申訴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楊桂芳

銀鴿投資擔保一事到底是實錘還是謊言,也許為言過早。

但風起於青萍之末,漩渦絕非一日形成。

2019年,公司因虧損加劇正面臨退市風險警示。誰來拯救“中國草漿第一股”?誰又是將銀鴿推向深淵之人?

【陷入漩渦裡的銀鴿投資】

4月9日,銀鴿投資發佈公告稱,公司及董事長、董秘收到河南證監局警示函。

2018年11月21日,銀鴿投資作為保證人與某銀行簽訂最高額保證合同,為控股股東漯河銀鴿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主債權最高限額為6.99億元的保證擔保,而銀鴿投資公司對該擔保事項未履行審議程序及信息披露義務。

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河南證監局決定對銀鴿投資實施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同時,警示函中提及,對銀鴿投資董事長顧琦、董事會秘書邢之恆,在履職過程中未勤勉盡責,違反了上述規定,實施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根據媒體報道,此次與銀鴿投資簽訂保證合同的銀行為中原銀行,擔保期為一年,因為銀鴿集團無力還款,已經被迫續貸。

【究竟誰在說謊?】

河南商報記者從銀鴿投資內部人士處瞭解時獲悉,此次警示函中所涉及的銀行確實為中原銀行,但銀鴿投資是否進行了此次違規擔保,值得商榷。因為對外擔保需要通過董事會審議程序的相關文件,且應該作為合同附屬文件。

但該內部人士透露,此次擔保的相關文件有相關簽字蓋章,可是“簽字、蓋章”是否真實可信,是目前集中的焦點。

河南商報記者從銀鴿投資公司獲悉,該公司已經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提出行政複議申請。同時,對於涉及到該事件中關於擔保是否真實問題及關聯人向法院提起訴訟。

據悉,關於公章問題,銀鴿投資不止一次陷入輿論漩渦,被多家媒體、自媒體報道。

對此,在2019年12月7日, 銀鴿投資發佈公告稱,公司已自查 2017年至2018年度印章使用登記,除公司已披露過的對外擔保事項外,未發現公司在其他擔保協議上加蓋公章的記錄,也未查到相關事項的授權委託記錄。

【此前已被爆料違規擔保行為】

也正是上述自查的“印章使用登記”公告,與此次河南證監局發出的警示函作出對比。前後之矛盾,銀鴿投資被媒體報道為“謊言被戳穿”。

之前銀鴿投資已經多次被媒體爆料違規擔保問題。

河南商報記者梳理部分報道發現,2019年10月24日,新京報曾刊發報道,銀鴿債權人向新京報記者提供材料,銀鴿投資或涉數十億違規擔保。而銀鴿投資回覆新京報記者稱,前述銀鴿投資涉違規擔保情況不屬實。

據新京報報道,就是否存在大額資金佔用、違規擔保行為,銀鴿投資回覆上交所稱,認為除已經披露過的擔保事項,未為公司控股股東漯河銀鴿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銀鴿集團”)及其他第三方提供相應的擔保,且未發現上述擔保事項相關記錄;對於工作函中提到的擔保事項,公司後續將繼續深入排查,如上述擔保事項確實存在並未經過公司審批而實施,將立即彙報披露相關情況並追究責任人的違規責任。

為何最後出現了河南證監局警示函中的6.99億元的保證擔保?到底是誰的責任?

據新京報曾經報道,銀鴿投資曾表示,“至於銀鴿集團原高管是否存在違規違法行為,我們將進一步核查,如有,我們將堅決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並依法依規作出妥善處理。”

據悉,銀鴿投資高管多次收到違規通報。除了2020年4月9日外,還分別在2020年2月10日、2019年10月14日收到通報批評。

【2019年財報預虧加劇,面臨退市風險警示】

陷入違規擔保漩渦的銀鴿投資,除了眼前的棘手問題,還將面臨著巨幅虧損問題。

根據銀鴿投資2019年1月22日發佈的《銀鴿投資2019年年度業績預虧公告》,預計2019年度公司業績虧損6.3億元-6.8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負5.17億-負5.67億元。

預虧公告顯示,在2018年度,銀鴿投資虧損8868萬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負11260.83萬元,每股收益為負0.0546元。

河南商報記者獲悉,2019年銀鴿投資相比2018年虧損幅度劇增。對於這一問題,銀鴿投資稱,這是因為主營業務和非經營性損益的影響。其中,主營業務上,由於包裝紙行業景氣下降,包裝紙產品減量壓價,固定成本分攤增加、收入大幅減少等原因使得包裝紙產品收入、利潤大幅下降。

在非經營性損益方面, 銀鴿投資在遼寧營口投資的乾銀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產生減值損失12650萬元。另外,受包裝紙產品收入大幅下降影響,廢紙綜合利用即徵即退稅款減少5747.28萬元。

銀鴿投資的負債問題已經連續多年。根據2018年年報和2019年中報顯示,其賬面貨幣資金1.85億元和2.09億元,同期流動負債為24.14億元和24.73億元。由於2018年度淨利潤為負值,2019年淨利潤預計仍為負值,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有關規定,公司股票將在2019年年報披露後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就上述問題,2020年4月2日,銀鴿投資發佈了《關於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第二次提示性公告》。

【疫情下的銀鴿:投資口罩生產】

河南商報記者獲悉,連續兩年虧損之下,銀鴿投資在推進新的生產線。

2020年春節後,旗下子公司已投入兩條生產線,生產一次性醫用口罩,以及兒童口罩,並獲得了美國和歐盟市場進入資質。河南商報記者從內部人士獲悉,以消毒溼巾紙為例,其一個月的銷量超越了去年的總銷量。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面臨退市風險警示和熱火朝天的全員復工,形成了鮮明對照。

誰來拯救50餘年歷史的銀鴿?是誰讓這個有著“中國草漿第一股”美譽的造紙品牌陷入漩渦之中?

歷史上銀鴿輝煌之時,全國約半的書本使用的是銀鴿生產的紙張。

輝煌沒有延續,銀鴿在造紙行業被晨鳴紙業、太陽紙業超越。

而今的銀鴿早已沒了“國字頭”。在探索改制的道路上,股東之間有著什麼樣的糾纏和利益交錯?在造紙行業飛速猛進的這兩年裡,銀鴿投資連續虧損,股東利益問題是否成了拖累銀鴿投資的主要因素?還是在銀鴿投資的歷史上有著難以承受的包袱?亦或是自身業態佈局不佳原因?此次“違規擔保”警示到底結局如何,有著哪些內幕?

對於上述問題,河南商報記者將會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