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最后一天,送别两位科学家

今天上午,八宝山殡仪馆庄严肃穆,人们手捧白花,前来送别两位科学家。

长假最后一天,送别两位科学家

今天清晨,上千人来到八宝山殡仪馆,送别中国工程院院士胡亚美。

胡亚美是新中国儿科医学事业奠基人之一,是我国儿童血液肿瘤学开创者,白血病患儿亲切地称呼她为胡奶奶。10月3日17点07分,这位钟爱医学事业的胡奶奶走了,享年95岁。生前,她将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儿童医学事业;身后,家人遵从她的遗愿,将她的遗体捐献给首都医科大学。今天清晨的追悼会结束后,胡亚美院士的亲人、生前好友、同事、学生等将她的遗体护送到首都医科大学,用于医学研究。

长假最后一天,送别两位科学家

清晨8时许,八宝山殡仪馆的一间告别室内已经响起了悠扬的音乐。“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送别》是胡亚美院士生前最喜欢的一首歌曲,旋律悠远,意蕴悠长。胡亚美生前曾说,“如果有来世,我还要当医生。”在音乐声中,那位曾经总是笑着面对孩子们的奶奶,就像睡着了一样安祥。

长假最后一天,送别两位科学家

胡亚美的博士研究生、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郑胡镛说,胡亚美院士对所有都特别平易近人,和蔼亲切。“医院里,无论老少,都称呼她为胡大夫,这是她最喜欢的称呼。”胡亚美从来不批评学生,更不会苛责患儿及家属。郑胡镛说,胡大夫发现学生犯了错误,也不会批评,但她会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进行示范,“她是身教胜于言传的典范。印象中,胡老师只有一次对我提出过要求,就是要求我留学之后回国来继续工作,服务患儿。”

长假最后一天,送别两位科学家

胡亚美院士1924年4月27日生于北平;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曾任北京儿童医院内科副主任、主任、院长、名誉院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胡亚美院士在儿科的多个领域造诣颇深,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她决定向当时的“不治之症”儿童白血病“宣战”。胡亚美及其所在的科研治疗团队不断总结经验,并参阅国内外大量文献,不断完善治疗儿童白血病的方案。经过不懈努力,1982年时胡亚美团队已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五年无病存活率提高到50.6%,从而改变了白血病是“不治之症”的传统观念。目前,由胡亚美院士引领的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对白血病的治疗已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长假最后一天,送别两位科学家

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说,胡亚美院士的大医情怀和崇高风范堪称医者楷模。在生命的尽头,胡院士选择了捐献遗体,把自己的一生完完整整地献给了医学,格外令人敬仰。“我和同道们会牢记院士的遗愿,更加努力为儿童健康事业不懈奋斗。”

长假最后一天,送别两位科学家

胡亚美院士有一本相册,里面装着很多她曾经救治过的患儿的照片,胡亚美院士非常珍惜这些照片,因为那里面包含着她职业生涯的幸福体验。今天现场的挽联概况了她的一生:杏林回眸大医精神永存,一生挚爱奉献儿科医业。

长假最后一天,送别两位科学家

6天前,我国航空航天领域著名教育家和科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文传源先生与世长辞,享年101岁。今天,老人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亲友、学生和同事们赶来为他送上最后一程,现场还悬挂着老人的学生专门写的挽联。

上午八点半,八宝山殡仪馆竹厅外,前来送别的人群已排起长队,厅外挂着的一幅黑底白字的挽联格外醒目,那是文先生的弟子蔡开元所作,“文武双馨翱翔星空揽九月 育教德道丰泽人间展宏图”,横批为“传源千古衡山”。

长假最后一天,送别两位科学家

竹厅入口处,每人都领到一份蓝色封皮的《口述北航》,其中记录了对文传源先生的多次访谈,排队等候时,人们翻阅这本书回忆老先生生前的点滴往事。

文传源1918年生于湖南省,1943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1952年调入北京航空学院(北航前身)。他始终瞄准我国国防武器装备前沿,曾任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在1959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5号”。1975年,他任总体设计组组长,经八年攻坚克难,开创完成我国第一台歼击机飞行模拟机研制。他是北航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学科的带头人及奠基者,在飞机综合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仿真,智能化控制,系统仿真、综合系统论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去年百岁之际,曾获得北航人才培养最高荣誉“立德树人成就奖”。

长假最后一天,送别两位科学家

蔡开元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文先生的弟子,30多年来,与恩师感情深厚。十一当天下午,电话中得知老师去世,他当即流泪,这幅挽联是对先生一生的概括,文是先生的姓,武代表先生解放前做过游击队政委,揽九月、展宏图也是对老师在航空航天领域学术追求的总结。他说老师心宽,目光很长远,这点对自己影响很大。

60多年前,文先生带领大家研制“北京5号”时,当时大三的朱定国在机场负责后勤,给大家送餐。这次,他专门从成都赶来,见恩师最后一面,他是北航自动化学院航空仪表方向的学生,文先生的有本著作也是研究这领域,“先生做学问严谨,对学生仁慈,是他的著作领着我迈入专业之门。”

长假最后一天,送别两位科学家

提起文先生,北航老教师魏挹湘印象深刻的也是老人做学问风格,“开评审会从来不讲人情”,但生活中友好乐观,有次在丹麦开会在澡盆摔倒还自己打太极拳站起来,她惋惜地感叹,“前几天祝寿会我们还见了,走得太突然了!”

摄影:阎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