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卫生月】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与意义

【爱国卫生月】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与意义

【爱国卫生月】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与意义
【爱国卫生月】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与意义

全国爱国卫生月定于每年4月。全国爱卫会第八次委员会扩大会议提出,从1989年起,在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活动的同时,要建立爱国卫生月制度。开展这一活动的目的是强化大卫生观念,动员和依靠全社会力量,集中时间和力量,解决群众意见最大而又可能解决的一两个社会性卫生问题。同时,通过爱国卫生月的活动促进经济性卫生工作的开展,提高群众自我保健和共同改善生存环境的意识。具体内容是整顿环境,消灭卫生死角,发动群众对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的卫生进行监督检查;扎扎实实地开展以灭鼠为中心的除四害活动;宣传卫生科学知识,引导群众改变不卫生行为,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

【历史背景】

爱国卫生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历史背景,并曾一度被提到政治任务的高度。

1952年2月29日,美国飞机共14批148架次侵入我国安东穴丹东雪、抚顺等地。先在抚顺,后来又在其他地区播撒带有病毒、细菌的昆虫,对我国发动了细菌战争。当年3月14日,政务院决定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任务是领导反细菌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3月19日,中央防疫委员会向各省、市、自治区发布反细菌战的指示,要求各地做好灭蝇、灭蚊、灭蚤、灭鼠以及杀灭其它病媒昆虫的工作。7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进一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社论,指出爱国卫生运动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1957年9月20日,党的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爱国卫生运动的任务和目的是:“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振奋精神,移风易俗,改造国家。”

1958年2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就是通过群众运动的方式,从除“四害”做起,普及卫生常识,破除迷信,消灭各种疾病和它们的根源,增进人民的健康。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各地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取得了重大成就。

十年动乱期间,爱国卫生运动遭遇了挫折。动乱结束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78年4月决定,重新成立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并发出了《关于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通知指出,爱国卫生运动是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一场深刻革命。同年8月,中央爱卫会在山东烟台召开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现场交流会,会议提出,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任务是:城市重点整治环境卫生,农村管好水、粪,标本兼治。

1979年6月11日,中央爱卫会、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迅速将各级爱卫会办公室建立健全起来,配备专职干部。一系列的措施,使各地爱国卫生运动获得了蓬勃发展。

1992年,江泽民总书记为爱国卫生运动欣然题词:“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民族的卫生素质,促进两个文明的建设。”

【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爱国卫生运动,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都提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十九大报告中,爱国卫生得到加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人居环境改善、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特别是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爱国卫生运动是人类卫生发展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突破了发展中国家无法实行的高投入、高技术的医学模式,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通过有效的社会组织将中国政治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福利,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较高的健康绩效。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新中国的卫生奇迹”。2017年7月5日下午,世界卫生组织向中国政府颁发“社会健康治理杰出典范奖”,对中国爱国卫生运动的成就做出表彰。

回顾我国爱国卫生运动的峥嵘岁月可以发现,在当前国际疫情形势复杂的情况下,广泛动员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深入持久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做实做细做好环境卫生整治、病媒生物防制和科普宣传等重点工作,是我们能够早日战胜新冠肺炎的强大基础。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公民,我们更应责无旁贷地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的优良传统,积极参与到全民爱国卫生运动的热潮中来,以实际行动清洁家园,革除不良卫生陋习,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享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全民健康基础。

【疫情中的爱国卫生月意义特殊】

今年面对全球性的疫情,爱国卫生运动具有特殊意义,全国爱卫办、中央文明办、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 为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营造良好环境的通知》,部署全国在4月集中开展以“防疫有我,爱卫同行”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月活动,要求各地要深刻认识爱国是核心、卫生是根本、运动是方式的爱国卫生运动内涵,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爱国卫生运动。

全国各地爱卫组织予以积极响应,加强了爱国卫生运动主题宣传,向公众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健康强国理念,积极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群防群控工作。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引导小区业主、社区志愿者、党团员、学生等参与到环境整治、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垃圾分类等具体工作中。大力提倡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从人居环境改善、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禁止农贸市场宰杀活禽,特别要求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完善环境卫生建管机制,坚持建管并重,建立规范、稳定、配套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制度体系,健全卫生环境法规体系,创新市场化服务机制,大力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数字化、信息化水平,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加快推进环境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可以说,通过疫情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性被进一步人们认知,提高了人民群众对爱国卫生的理解和拥护。下一步,要督促各级机关继续带头搞好环境卫生,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牢固树立“防治结合,防胜于治”的健康理念,加快完善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保障国民身心健康。

【爱国卫生月】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与意义【爱国卫生月】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与意义
【爱国卫生月】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与意义【爱国卫生月】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与意义
【爱国卫生月】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与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