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面对书海你会感到焦虑吗?

你是因为看了标题“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然后想要知道快速阅读的方法,才点进来的吗?

那么我要请你原谅我做了一回标题党,我的标题是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但其实阅读这回事,欲速则不达,不能总是追求快速阅读。

一年以前,我刚刚接触写作,跟很多新进入写作领域的人一样,虽然我很想说,很想写,但是脑袋空空,语言空洞,写出来的东西,连我自己都看不下去,这时,就有很多老师建议我多读书。

余秋雨说:早一天阅读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感谢当初建议我读书的老师,让我从此踏上了阅读的不归路。现在我一天不读书,都会有罪恶感,感觉自己一天的时间都浪费了。

好了,咱废话不多说,开始讲阅读吧!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面对书海你会感到焦虑吗?

今天我会从三个方面讲讲阅读:

1.我在阅读中踩过的坑

2.介绍3个实用阅读方法

3.推荐给几本关于阅读的书籍

先讲第一个方面,我在阅读经历中踩过的坑。

我在阅读中,曾经历过这样3个坑:贪快、贪全、太浅。

刚开始阅读的时候,我总是觉得自己读得特别慢,一本书上下班路上看,起码要一到两个礼拜才能看完。但是我要写文啊,没有素材啊,那时我心里焦虑得不行。

于是我到处找有没有快速阅读的方法,有没有?这方法当然是有的,但是到现在为止,其实我用得很少。因为一本好书,其实是值得我们反复地慢慢地阅读的。

一味地贪快,除了让我内心更加焦虑外,并没有给我带来更多的益处。

所以我今天主要讲的内容不是快速阅读,而是如何根据自己的情况阅读好一本书。当然,看标题进来的小伙伴也不用失望,我一会儿会讲到一些快速阅读的方法。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面对书海你会感到焦虑吗?

贪快是我在阅读中踩到的第一个坑,我踩到的第二个坑是贪全。

都说知识像海洋一样浩渺,自从我一脚踏入这个知识的海洋,才发现以前的自己有多么浅薄。我像海绵宝宝一样,使劲吸收着知识,不管是什么,都照单全收。

但是不久,我就发现了问题。有一次,我在写一篇人物稿,尽管我读过这个人物的传记,但是在我诠释下的这个人物,非常单一,一点都不生动形象。

我思前想后,又去问了我的老师,她建议我可以去多翻阅一些关于这个人物的资料。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以前看的书太杂了,什么都有,但是每个方面都是浅尝辄止,没有做深入的研究。

后来,我为了完成这篇人物稿,又翻阅了很多资料,包括书本,别人的评价等等,总算得到了编辑的认可。

所以说啊,要让文章变得生动又深刻,千万要动动小手,多翻翻资料,多做纵向的阅读。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面对书海你会感到焦虑吗?

我踩过的第三个坑是太浅。跟前面说的深入研究一个事物不同,这个太浅是指我阅读的时候不经思考,看了就忘。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也有这样的经历,看过之后,具体讲了什么情节,全都忘记了。

就算当时记住了,过了一阵子再去回想,又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出现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当时我看书看得太浅,没有做任何的回顾和总结。

这一问题,直到我在拆书时,才得到解决。为了完成一篇拆书,我不得不给文章做总结,不得不去思考作者这样写的道理,也不得不去思考在我的生活周边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通过这样的总结和思考之后,我对一本书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甚至对作者的思维和想法也有了一些认识。

顾颉刚说: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这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

读书就是要这样做的。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面对书海你会感到焦虑吗?

讲完了我曾经在阅读中踩过的坑,接下来我重点讲一下,在不同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的不同阅读方法。我主要讲三个方面:

1.碎片化阅读

2.快速阅读

3.主题阅读

先讲碎片化阅读。

碎片化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比较琐碎零散的空余时间里进行阅读。比如在等车的时候,在上厕所的时候,在等吃饭的时候等等。

这些时间比较短,很难仔细阅读一本书,但是我们却可以在这些时间里面查阅一些跟书籍相关的资料,比如:看看作者的介绍,看看别人对书籍的评价等等,在了解这些背景的情况下,也有利于我们对书籍的内容做更深入的掌控和理解。

很多人对碎片化阅读有一些偏见,认为碎片化阅读正在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不利于做深入思考,但其实

碎片化阅读是否能变得有价值,关键还在于你如何利用它。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曾提出“读书三上法”,即要在厕上、马上、枕上读书,本质上就是在提倡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

我因为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带小孩,真正能用来读书和写作的时间并不多,所以只能用上下班坐车的时间阅读,甚至是等车,吃饭的时间来阅读,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就无法思考了。

我会把书分成若干个小节,比如在一个碎片时间里阅读完一章,或者10页电子书等。用这样的方式来持续阅读,我最终也写出了几本拆书稿。

所以说:阅读不在于时间长短,在于你的心在文字上停留的时间。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面对书海你会感到焦虑吗?

接下来讲快速阅读。

网上关于快速阅读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幻灯片阅读法,电影阅读法等等。

我也曾经想通过拓展视野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这种方法就是要通过练习眼球看到物体的范围,来扩大文字进入视线的范围。比如用视线的余光尽可能多的看左右两边的物体,以及上下两端的物体,但是可能由于我没有能坚持锻炼,所以这个训练并没有给我带来一些帮助。

我也想试着一目三行,眼睛看第一行的同时,用余光看第三行,不过我的脑子始终跟不上眼睛的速度。总而言之,网上盛行的快速阅读法,因为我的练习不得法,都以失败告终了。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面对书海你会感到焦虑吗?

目前,我阅读最快的一本书是《快书写,慢思考》,全书一共240页,我花了4个小时的时间才读完。

从阅读速度上来说,比不上别人20分钟一本书的速度,但是对我来说,既要快速,又要理解书本内容,这个速度也够用了。我的方法是这样的:

首先快速阅读一下序和引言,因为书本的主要内容都会在这里面提现出来。书本内容是否是自己想要阅读的,难度是不是自己能接受的,也会在这里体现出来。

然后我会浏览下目录,知道整本书的节奏,然后提出几个问题。有些书的干货内容会全部在前面讲完,后面是一些案例,如果时间很赶的话,那这些案例部分其实就可以是省略不读的。

接下来开始阅读。根据自己提的问题进行阅读,会让我更加专注,也更有目的性。

阅读的时候,重点读段首和短尾,一般总结性的语言都出现在这里,不理解的话就放慢速度仔细阅读一下。如果已经理解作者的意思了,就可以跳过案例。

每读完一章内容做一个总结性的概括,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遇到重要的点,也可以随时写写画画,直到读完全书为止。

最后对书本的内容做一个总结。如果发现还是有不懂的内容,再进行第二次重点阅读。

这本《快书写慢思考》我第一天读完后,第二天就把书评写好了,整个过程也比较顺畅。

快速阅读是一种阅读方法,追求的其实并不是速度,或者一年读了多少本书,而是有目的地解决我们的问题,尤其是在主题阅读的时候。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面对书海你会感到焦虑吗?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下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就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阅读方式,非常适合我们针对某个领域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思考。

主题阅读可以结合碎片化阅读和快速阅读一起进行。

比如我们想要在育儿领域进行深入研究,那么,我们就可以先利用碎片化时间搜集阅读目前育儿领域的文章、新闻和最新科研成果。

如果你觉得读完网上的文章,还是没有系统化的思维,那么就可以去找一些书来进行更加深入的主题阅读。

我们可以从一些平台上找到我们想要的书单,比如:豆瓣、微信读书、书本内作者的推荐等等。

列好书单之后,就可以开始阅读了。

一开始接触一个领域的书籍,阅读的速度可能会有点慢,不过没关系,读过2-3本之后,速度肯定会快起来的,因为其实很多书的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换了个说法而已。

尽管很多书的大多数内容都差不多,但是只要一本书里面有一个内容是和其它书不一样,那就已经足够了。

你可别小看这一点点的不同。

古典在《跃迁》一书中说:如果知识点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架构,知识就形成一种“知识晶体”。知识从散装变成了晶体,就变得不容易磨损,强度很大,也容易整体提取。

这种知识晶体越多,我们的大脑里就慢慢形成了知识架构。

这就是主题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面对书海你会感到焦虑吗?

关于阅读,我就先讲到这儿,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几个关于学习和阅读的书籍,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把他们找出来读一读,相信你会有比看这篇文章更大的收获。

关于学习的书《好好学习》《专注力》《学会提问》

关于阅读的书《如何阅读一本书》《洋葱阅读法》《这样读书就够了》

《好好学习》主要教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看到事情的底层逻辑,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专注力》这本书介绍了如何才能集中注意力的方法,非常实用,当我们看书无法集中注意力的时候,就可以用到。

《学会提问》这本书教我们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学会提问就是学习的开始。

《如何阅读一本书》相信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它教我们把书当做骨架一样,系统地去解读一本书。

《洋葱阅读法》是一本比较通俗易懂的阅读方法书,非常适合刚开始学习阅读的人。

《这样读书就够了》教我们学以致用,把书中学到的东西立即用到生活中,毕竟学习的最终目标还是应用嘛。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面对书海你会感到焦虑吗?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面对书海你会感到焦虑吗?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面对书海你会感到焦虑吗?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面对书海你会感到焦虑吗?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面对书海你会感到焦虑吗?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面对书海你会感到焦虑吗?

山不在高,有龙则灵,书不在多,有用就行。

好了,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时间!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可以收藏哦,或者把它转发给你在乎的人,欢迎关注 ,我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精彩内容。也欢迎你在下方留言,给我一些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