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運河畔隱藏著四座明代官員墓,你知道嗎?


大運河是滄州人的母親河

運河邊林水相依、鮮草滴翠、春色如許

大運河文脈如血脈流淌

滋養著城市和人民

孕育著風土與人文

今天

讓我們好好感受一下

春日的運河美景

與運河邊上四位明代大英雄的魂歸之所

滄州運河畔隱藏著四座明代官員墓,你知道嗎?


滄州運河畔隱藏著四座明代官員墓,你知道嗎?

馬昂墓,吃“曹廖”的馬


滄州運河畔隱藏著四座明代官員墓,你知道嗎?

大運灣公園十字路口東南角,便是明代戶部尚書馬昂及其家族墓地的原址。馬昂由舉人入國子監,再由監生正式入仕最終做到戶部尚書——部一級高官。死後諡曰“恭襄”,馬昂的墓葬規格比較高,原有墓地面積約40畝,地表設有石牌坊、神道、石像生。

馬昂墓所在的村子叫做王希魯村,幾百年前王希魯村並不叫這個名字,那時叫曹莊子、廖莊子,自打馬昂埋到這裡村中便怪事連連,一位相士曾說:這“馬”可是吃草(曹)料(廖)的呀。要想讓莊子變的平安,那就改名字吧,叫“亡信滷”這可都是劇毒喲,這樣馬就不吃啦,日後自然太平。“亡信滷村”叫著叫著便叫成“王希魯村”了。


滄州運河畔隱藏著四座明代官員墓,你知道嗎?

▲2015年被發現的馬昂墓前的漢白玉贔屓


滄州運河畔隱藏著四座明代官員墓,你知道嗎?

劉燾墓,文人將軍戰功威


滄州運河畔隱藏著四座明代官員墓,你知道嗎?

老英雄劉燾射殺倭酋迷裡只麻、海盜葉明,擒住大海盜汪直,勸降海盜徐海。韃靼叩邊,劉燾安排八路齊殺,一舉將韃靼入邊中原的計劃打破,根據劉燾幕僚在《竭忠錄》中的記載韃靼倉皇兵敗的時候,劉燾部下李三在亂軍中帶回一名九歲的少年,根據情理推測在明營中五十餘歲的老英雄劉燾與這位九歲少年應該是有機會見面的。這位少年就是後來以十三副遺甲、七大恨告天的清太祖努爾哈赤。這場戰爭鞏固了北方防線,韃靼人只要一聽劉燾守邊就不敢南侵一步,從此北方不聞邊警三十年。


劉燾還有大量詩文傳世

總制團營


黃草坡前百萬兵,紅紗帳內一書生。

爾今方知文章重,臥聽元戎報五更。


北虜遠遁

牧馬乘秋嘯北風,長驅虎旅下灤東。

旌旗到處旄頭隕,誰數平胡第一功。


南園遊春

攜酒遊南墅,登臨興轉狂。

香花鋪錦繡,啼鳥列笙簧。

竹院吟風細,葵軒愛日長。

歸來猶醉眼,野外歌滄浪。


戰功累累時便是卸甲歸田日,致仕還鄉後的他身上傷痕是他的軍功章,而他並沒有忘記自己是個讀書人,寫詩填詞是他晚年最樂之事,他迴歸書案的那一刻是一位學者、詩人。假如他生在盛唐,那一定會常與李白、杜甫吟詩填詞,如果生在康乾,那一定經常出現在紀曉嵐的家中啖肉吃酒、談詩論對,命運安排給了他一段戰火紛飛的歲月卻讓他活出了盛世人物才有的情調。直到萬曆二十六年一代直射天狼的老將歸葬大運河畔,今天這裡變成了大運灣公園。


滄州運河畔隱藏著四座明代官員墓,你知道嗎?

滄州運河畔隱藏著四座明代官員墓,你知道嗎?

滄州運河畔隱藏著四座明代官員墓,你知道嗎?

民國後因墓常遭水患遷入村中,一切功名利祿具化成一堆黃土,五百多年的滄桑變幻,只有無言的駝碑老龜(其實叫贔屓)與半殘的石人石馬矗立在英雄墓旁,好像在訴說著老英雄一生的輝煌......


滄州運河畔隱藏著四座明代官員墓,你知道嗎?

▲梁官屯村口的明代石獅疑似劉燾墓前之遺物


滄州運河畔隱藏著四座明代官員墓,你知道嗎?

▲文廟內的明代石羊系劉燾墓前之遺物


滄州運河畔隱藏著四座明代官員墓,你知道嗎?

強珍墓,百姓呼曰“強青天”


滄州運河畔隱藏著四座明代官員墓,你知道嗎?

強珍在淮揚做官之時所行善政甚多,當地人都以“青天”尊稱他,臨淮人柳瑛編纂《中都志》時,強珍尚在,就把他列入卷六《名宦》當中,謂其“清風高節,充塞宇內”;而朝中要臣更是把強珍稱為“材御史”,從此凡有重任,必定委派前往。後來,強珍得罪太監汪直,被誣下獄,眾臣會審強珍於午門前,汪直在一旁監審,強珍仰天厲聲大叫:“

汪直前來,當面對證!”嚇得汪直臉色驟變,趕忙躲開。其他人更沒有一個敢站出來與他辯論的,強珍竟坐奏事不實,謫戍遼東。汪直失寵後,憲宗詔命強珍等人復職致仕,最終在南京通政司右通政任上休致歸滄。


正德元年,閒居十餘年的強珍病逝,享年七十六歲。地方奏聞於朝,史臣們在第一時間如此蓋棺定論地評價了強珍,“性強鯁,政尚嚴刻,所至有風采,為時所重”。然而,強家的故事遠遠沒有結束。兩年後,強家因得罪明代的另一位奸閹劉瑾而被錦衣衛查抄財產,傳說,誣告理由是強珍墓前石馬有僭越之嫌。正德五年,劉瑾被判以凌遲,結束了其罪惡的一生。惡貫滿盈的他被凌遲3357刀,行刑完畢,割下的小肉塊被受過其害的人家搶著買下吃掉,一文錢一塊肉。強珍後人、滄州著名書家強文山先生經過周密的考證,證實了當年強珍墓前也有一塊經過油炸的劉瑾肉盛在碗裡。


滄州運河畔隱藏著四座明代官員墓,你知道嗎?

強珍墓所在的位置在運河西畔的一片空地上,因為形似蓮花故名“蓮花池”,今日的“蓮花池”被修葺成一座公園,而通政公後人在2015年重新樹立起的墓碑,仍然與運河河水作伴。


滄州運河畔隱藏著四座明代官員墓,你知道嗎?

張縉墓,運河邊的重大發現


滄州運河畔隱藏著四座明代官員墓,你知道嗎?

張縉,年方二十歲時參加鄉試考中舉人,成化五年會試中式進士及第,隨之步入仕途。初任鈞州知州,後補滄州知州,縉因執政有方,民心所向,朝廷擢升其為南京工部郎中,後出任杭州府知府。弘治十三年,縉升督察院僉都御史,弘治十四年四月,縉提升右副都御史,正德元年縉擢升戶部左侍郎,他官職最高做到南京戶部尚書。


滄州運河畔隱藏著四座明代官員墓,你知道嗎?

▲張氏宗譜中記載的張縉墳圖


他7次上書請辭,皇帝都沒有應允。他73歲時,皇帝終於恩准他致仕,張縉就回到滄州居住,83歲時去世。由於他對滄州和大運河有深厚的感情,就在大運河邊置地作為自己的墳塋。


滄州運河畔隱藏著四座明代官員墓,你知道嗎?

滄州運河畔隱藏著四座明代官員墓,你知道嗎?

滄州運河畔隱藏著四座明代官員墓,你知道嗎?

滄州運河畔隱藏著四座明代官員墓,你知道嗎?

滄州運河畔隱藏著四座明代官員墓,你知道嗎?

2019年10月,在其墓地出土瞭望柱、獅子、虎、羊、馬、翁仲各一對,牌坊一個,碑兩通,供桌一個,共16件,都是青石質。出土的石像生和牌坊石碑多少都有殘缺。文物部門在修復好後,要把石像生運到張縉墓原址,按原位置、原樣子進行重新擺放,而且要做安全性保護。這些文物連同張縉墓遺址,將在運河畔向世人展示。


滄州運河畔隱藏著四座明代官員墓,你知道嗎?

寫在最後的一段話

昔日的荒地古墓

早已變成大運河生態修復的一部分了

清明時節

楊柳夭夭,河水蕩蕩

先賢的事蹟並不會隨著歲月而消散

定會永銘每一位滄州人的心中

而我們也深信

以大運河文化遺產為載體

把散落的文化遺產珍寶重拾、擦亮、串聯

未來的滄州大運河會更美

滄州運河畔隱藏著四座明代官員墓,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