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哪些肉能多吃,哪些肉不能吃?答案在这

肉类中含有特别丰富的蛋白质,当我们说到“肉”的时候,常常会觉得它代表着力量、能量、活力。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就几乎不怎么吃肉,虽然蛋白质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对于癌症患者来说,但是如果吃的过多,也会对身体有害,尤其当摄入过多的动物肉的时候。

如果身体摄入了过多的蛋白质,除了已经满足需求的部分,肝脏会将多余的蛋白质转化为尿素和其他产物,最终通过肾脏作为尿液的一部分被排出体外。如果你正在接受癌症的治疗,这样的过程无非增加了肝脏和肾脏的负担。

有数以百计的医学出版物和许多组织都有过类似报道:对于癌症病人,摄入过量的蛋白质,特别是动物蛋白是不健康的。

癌症患者,哪些肉能多吃,哪些肉不能吃?答案在这

就在前不久,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了这样一份报告,大体内容是经过加工的肉类和红肉都可能会导致癌症。但是这样一来,是不是就意味着大家什么肉都不能吃了呢?答案是:不一定。这份报告并没有建议大家都不吃肉,而是让大家知道应该选择什么种类的肉,以及吃肉的频率。

如果你是位癌症患者,或者癌症患者家属的话,请您注意下面的这份表单,是世卫组织的小组定义的红色和加工肉,癌症患者应该尽量少吃或不吃。

加工肉:经过腌制、发酵、烟熏或其他过程来提高风味或提高保质期的肉类。这些加工肉当中,大多数含有猪肉或牛肉,而且还含有红肉、家禽、内脏等。包括:热狗、火腿、香肠、咸牛肉、牛肉干、肉罐头、酱汁肉(例如某些种类的肉酱)

癌症患者,哪些肉能多吃,哪些肉不能吃?答案在这

红肉就是指所有哺乳动物身上红色的肌肉部分,包括:牛肉、猪肉(除去白肉的部分)、羊肉、马

那是不是干脆就什么肉都不吃呢?

当然不是,如果什么肉都不吃很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反而不利于病情恢复。虽然上面很多肉都不可以吃,但是可以通过对于家禽和鱼类的摄入来补充动物蛋白。尤其是新鲜的鸡肉,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蛋白质的好来源。

癌症患者究竟该怎么吃呢?

治疗前:在还没有接受手术、放化疗的治疗之前,打好营养的基础很关键。可以本着营养均衡的原则搭配一日三餐,如果患者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况,就应该使用营养品或者中药进行调理。

治疗期:在治疗期间,特别是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期间,身体会受到很大的伤害,而且治疗的副作用往往很大,大部分都会食欲低下,身体消瘦。在饮食方面可以根据具体的副作用进行调整。可以多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比较忌讳大补特补,做到少食多餐。

癌症患者,哪些肉能多吃,哪些肉不能吃?答案在这

治疗后:结束治疗后,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营养跟不上,很容易给癌细胞趁虚而入的机会。所以你需要“加餐”,可以依照自己的口味做一些调整,尽可能的快速恢复自己的元气,一举战胜癌细胞。

举例:卵巢癌病人饮食指南

卵巢癌患者经历手术、化疗及肿瘤本身或其产生的腹水对消化道压迫引起进食减少,导致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当出现营养不良状况后,由于营养物质的缺乏导致免疫力低下,影响术后伤口愈合,同时也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同时营养不良状况又会延缓化疗的进行,化疗后伴随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会进一步加剧营养不良的状况。

1.那么,我们怎么发现自己可能会出现的营养不良状况呢?

在家的患者可以自我监测体重及BMI,建议术后患者每半个月记录自己的体重,化疗患者记录每次化疗前后的体重,对于长期随访患者建议每三个月记录一次体重。

体重指数(BMI)则更能反映一个人的营养状态,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正常人的标准BMI值在18.5-24之间,当BMI<18.5时营养不良风险较高,建议进一步做全面的营养评估。

部分接受程度较高者,亦可以参照以下筛查工具自我评估营养不良风险。如果总分≥2建议进一步做全面的营养评估。

癌症患者,哪些肉能多吃,哪些肉不能吃?答案在这

注:总分≥2分提示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

2.当出现了营养不良风险,我进食应该注意什么?

①改变进餐频率如少食多餐,每天的食物分5~6次给予,多种方式补充;

②建议在舒适愉快的环境下进餐,保证每餐进餐时间20-30min;

③如有味觉改变,可以选用喜欢的口味,少苦辣食物;

④对于接受化疗患者,饮食宜清淡;

⑤对经口摄入食物困难患者,用餐时选择合适的体位,一般采取坐位或半卧位;

⑥合并黏膜炎患者,建议细嚼慢咽,食物质软,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⑦便秘患者,多植物油食物,多纤维素食;

⑧腹泻患者,改善肠道环境,增加益生菌摄入。

癌症患者,哪些肉能多吃,哪些肉不能吃?答案在这

3.当调整了饮食结构和进食频率后,依旧有体重下降的趋势,该怎么办?

首选肠内营养制剂进行补充。术前、化疗期间、长期随访患者如存在体重下降,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可口服高蛋白肠内营养制剂,每天通过口服营养补充提供的能量400~600kcal才能更好地发挥口服营养补充的作用。

一般选择两餐之间补充,如上午9点、下午3点和晚上8点。如食欲不佳者,可在肠内治疗同时配合可增加食欲的药物,如甲地孕酮160mg每天一次,消化酶、益生菌、维生素和微量营养素等。

4.如果经口进食,补充肠内营养制剂后依旧不能满足每日能量需求,怎么办?

您可以选择肠外营养制剂进行营养补充,即通过静脉输注营养制剂,我们会将人体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各种成份按一定的比例、一定的程序混合于一玻璃瓶或塑料袋中,通过科学的方法混合配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配制,安全地用于您的身体以保障每日的营养需求。

癌症患者,哪些肉能多吃,哪些肉不能吃?答案在这

5.听有的患友说使用输注肠外营养制剂后,会出现恶心、出汗等不良反应,那是不是就不能使用呢?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少数患者在快速输注氨基酸后,可产生恶心、发热等不良反应,一般降低速度后绝大多数患者可耐受。

部分患者在接受营养治疗后,可能出现水和电解质紊乱,为预防其发生,我们会在给与营养治疗的同时①筛查高危的患者②检查电解质水平,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如血磷<0.5mmol/L为高危人群,需要补磷治疗;③可以经验性补充磷、钾、镁、维生素B1、复合维生素B;④检查心电图等。

建议最初2天的每日供能量不能超过能量需求量的一半,10~15kcal/kg/d开始,在随后的4~7天时间里逐步增加量摄入直到满足能量需求。在此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循环血容量液体平衡、电解质水平、心率和心律以及临床表现。在营养治疗过程中,需补充维生素B1200~300mg/d及微量元素。

更多有关肿瘤相关科普知识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抽时间给大家进行讲解,感谢大家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