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疫’線的最美網格員”徵文正火熱進行 全省投稿超2300篇 文章點贊數超百萬

■“社區‘疫’線的最美網格員”徵文

南方日報訊 (記者/祁雷)由省委宣傳部、省委政法委主辦,南方日報社承辦的“社區‘疫’線的最美網格員”徵文活動正在火熱進行。截至目前,主辦方已累計收到全省各界投稿超2300篇,南方+客戶端文章總點贊數超百萬。目前,活動截稿期限只剩10天,提醒廣大參賽者注意時間安排。

本次徵文活動旨在大力宣傳廣大社區網格員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維護社會穩定工作中的感人事蹟,進一步弘揚和激發社會正能量。徵文結束後,主辦方將通過打分方式,評選出優勝獎項,並頒發證書及獎金。一二三等獎將採取專家匿名打分評選的方式選出,20名優秀獎將綜合專家評分及網友人氣點贊數選出,兩項分值分別佔比40%、60%。

作品摘登

“下刀子也要出去看看,風雨算什麼”

“主任,今天安排我跟哪個網格,有什麼任務?”自疫情發生以來,惠州市惠城區江南街道駐祝屋巷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組曾偉強幾乎每天都是第一個來社區,第一句話就是問當天的工作安排。

祝屋巷社區有許多老舊小區、自建房和出租屋,大部分高層樓房沒有條件安裝電梯。每天早中晚三次的排查工作,他總是主動要求負責高層樓房,他說:“樓高,讓我上!我當過兵體力好,爬樓比女同志快。”的確,祝屋巷社區工作人員和駐點團隊成員中,女性居多,爬樓吃力,加上戴著口罩,體力稍差的爬了幾層樓就氣喘吁吁,曾偉強因此總是爭著把爬樓的活往自己身上攬。

“下刀子也要出去看看,風雨算什麼!”前幾日連續降雨降溫,祝屋巷社區黨總支部書記金鷗為了讓大家不受風寒,準備獨自開車出去巡查。曾偉強二話不說,起身跟著出門,突然又折返拿上鐵絲、鐵鉗等工具上了車。原來,他是想到狂風暴雨後,懸掛的橫幅免不了有脫落和破損情況,帶上工具可以及時修補。

“我是退伍老兵也是黨員,雖然上了點年紀,但再老我照樣能比別人多巡查幾圈。”曾偉強說。祝屋巷的每一個網格都出現過曾偉強的身影,但他從不喊苦不喊累,用行動詮釋了“黨員先鋒,無私奉獻”這八個字的含義。

社區防控一線的“最美格格”

在江門市蓬江區環市街篁莊社區有這樣一名“鏗鏘女將”,始終衝鋒在疫情防控一線,以實際行動詮釋著巾幗不讓鬚眉、紅顏更勝兒郎的剛毅本色。她就是篁莊社區公認的“最美格格”——社區網格員陳婉韶。

“阿姨,您家有從外地回來的人員嗎?如果有記得向社區報備啊。”“您還有幾天就可以解除隔離了,堅持住,加油!”自疫情發生以來,陳婉韶每天像“陀螺”一樣不停歇,即使受外力暫時“倒下”了,也能在下一秒轉起來:不久前,她接到電話,稱有兩名剛從國外回來的人員入住轄區酒店,她馬上騎摩托車奔赴酒店,卻不料在路上出了交通事故,膝蓋摔得淤青且手腳隱隱作痛。大家都勸她回家休息幾天,可她卻說:“同志們都在堅守崗位,我說啥也不能掉隊,緩一緩就好了。”僅休息了一天,她便回到了防疫一線。

防控工作充滿著苦、辣、酸,但對陳婉韶來說,這些都僅僅是“調味劑”,收穫更多的則是甜。在這場抗疫戰爭中,她就像一個恪盡職守的“免疫細胞”,憑藉著一張“網”,慢慢地滲透到居民生活的細枝末節,用腳板編織出“保護膜”,用行動築牢網格護民的“防控牆”,品嚐的雖是簡簡單單的苦辣酸甜,折射的卻是蓬勃不竭的大愛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