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好的女性電影,會擁抱男性觀眾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好的女性電影,會擁抱男性觀眾

過往的女性電影中,男性角色常以負面的形象示人,他們通常油膩、輕浮,還不大尊重女性。這樣的設置一來便於建構大女主時刻被“虎狼環伺”的叢林困境,加築女性反抗的敘事力度;二來確乎映射了現實中男權主導的社會真相,完成批判。

如此做法,或許還可以讓男性觀者經由觀看的不適感達致審視自身、淨化自我的效果,但更容易地,是讓男性感到被冒犯,無法進入女性的共情場域,墮入性別對立情緒

去年《82年的金智英》就是典型案例。影片擺出全面否定韓國社會所有男性的態度,不斷強化女性自憐的悲劇感,用顯微鏡放大女性一方的感受來贏得共鳴,卻完全封堵了與另一方男性群體對話的通道。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好的女性電影,會擁抱男性觀眾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處理得顯然要妥帖得多。看這部電影,感受到的是身為男性觀眾的極大被尊重。雖然片中出場的男性角色仍舊“不堪”,但他們更像是從女孩一生中可能遭遇到的性壓迫經歷中打撈、提煉出的幾個典型符號,影片無意在他們身上強加任何戲劇衝突點,甚至沒有對他們做任何控訴。對於一部講述“少女墮胎”的電影,這太反常了。

開場Autumn唱歌時對她大喊slut的同學、吃飯時在對面用眼神挑逗她的小混混、一直和她處處作對的繼父、每天下班變態吻員工手的超市男上司、地鐵上的齷齪露陰男,他們共同組成了當下時代女性被性騷擾的社會圖譜。但影片的視點從來都是短暫駐留這些男人身上後,就馬上移開。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好的女性電影,會擁抱男性觀眾

影片直到發展到60多分鐘的時間節點,才揭示出“墮胎少女”Autumn此前究竟遭受了怎樣的悲劇以及片名“從不,很少,有時,但是”的意涵是什麼。在比農村老家更高大上的紐約診室裡,社工向前來墮胎的Autumn詢問了一些較私密的關於性史、受害史的健康問題,而Autumn需要在4個選項“從不(Never)”、"很少(Rarely)"、“有時(Sometimes)”、“總是(Always)”中做出單選:

你的性伴侶有強行要求過不帶避孕套嗎?

a.從不 b.很少 c.有時 d.總是

你的性伴侶有在不情願的時候強制性要求和你發生性行為嗎?

a.從不 b.很少 c.有時 d.總是

你的性伴侶有對你施加過暴力嗎?

a.從不 b.很少 c.有時 d.總是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好的女性電影,會擁抱男性觀眾

緊隨社工的每一項提問,電影迎來的是一段最虐心的固定長鏡頭,被鏡頭長久凝視的Autumn,從最初聽到問題時的不安、不適,到回答問題時的吞吐其詞、難以作答,觀者從她幾度情緒崩潰、不願再提起的“經歷回溯”二次傷害中一點點拼湊出事情的殘酷真相。而神奇的是,她口中的那位“渣男”全片都未曾顯露真容。

這是本片編劇與敘事上的一個高明之處,通常的電影都極力在施暴情節的強度上做文章,本片的施暴者卻是缺席的,由此,它指向的便不是一個戲劇化的"十惡不赦"的男性個體,而將矛頭對準現實社會所有的施暴男性形象,Autumn這段本質上是在為全社會所有受侵害女性代言、發聲。至於那位“男主”是誰,壓根不是重點。

選擇讓“施暴者男主”缺位,就代表導演放棄了將劇情推至激烈的敘事策略,轉而採取最反高潮、反衝突的“白描”手法輕盈地講述這個少女墮胎的故事。而這,正是《從不,很少,有時,總是》的最獨到所在。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好的女性電影,會擁抱男性觀眾

過往講少女墮胎故事的電影,通常會將其視作“慘劇”來刻畫,最好是再在其中放入各種爭議性的社會、政治、家庭議題的內容進行討論,以小見大地披露社會系統的弊病與癥結。蒙吉那部大名鼎鼎的金棕櫚電影《四月三週兩天》便是此類。墮胎問題也的確是牽扯到美國政治歷史最複雜的議題之一 ,女性身體自決權 vs 胎兒生命權的價值爭辯很容易拍出深度。

1973年《羅訴韋德案》通過前,美國曆史上大多數州立法上都是嚴禁墮胎的。73年之後,允許墮胎被寫進憲法,代表女性爭取身體自決權的初步勝利。自此,墮胎議題就成為美國左右派輸出相背觀點以拉取女權主義者/保守主義者選票的工具。然而,如今共和黨特朗普的上臺又使得墮胎政策重新收緊,各州相應的立法調整都各自不一。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中Autumn所在的賓夕法尼亞州在墮胎政策方面就有諸多限制,未成年人墮胎需經監護人同意,這成為Autumn和表姐Skylar出逃去紐約大都市踏上兩天一夜墮胎之旅的起因。就在觀眾以為將在紐約看到一場奇遇冒險時,影片卻相當剋制地去奇情化。導演選擇平淡記錄墮胎前後兩位少女身心狀態的種種,將這起事件當作一件日常小事那般平靜面對。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好的女性電影,會擁抱男性觀眾

如若你看過導演的前作《沙灘鼠》,一部深情描摹年輕同性戀者躁動青春的奇情片,你就明白導演本作的“剋制”是有意選擇的結果。她以這樣平鋪直敘講述的方式宣告著,本片要將墮胎少女從一貫以來社會的同情、八卦者的口舌、男性的凝視視角中解放出來,她唯一在意的是:面對墮胎這件事,一個17歲的少女會怎麼想,會做出怎樣的反應?

這是一堂年輕男孩步入成熟的必修課,記載了一個年輕女孩在面臨墮胎、被侵犯時所有的心路歷程,這是過去所有同題材電影不會在意的部分,也是男孩們從女孩平靜的外表下難以捕捉到、察覺到的“少女隱秘心事”。導演給男性觀眾留有了足夠的理解空間,你無法感知到墮胎的痛感,但可以共情於女孩們的脆弱。看完《從不,很少,有時,總是》,你才知道如何保護你的女孩。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好的女性電影,會擁抱男性觀眾

敘事、情緒的剋制之外,本片的臺詞也是少得可憐。Autumn和表姐Skylar鮮少對話,兩人長時間處於一種沉默,甚至是失語的狀態。某種意義上,這個短時間締結起來的“墮胎聯盟”是用沉默作為保護色而向男權社會發出無聲的抗爭。而這種“無聲抗爭”並非只是沉默,影片一直在用身體語言的鏡頭展現這種對抗的姿態與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

Autumn表面內向,實則性格剛毅。在被查出懷孕後,導演安排給Autumn的第一場戲居然是用燒紅的曲別針刺穿鼻子的打鼻釘戲,這一場全片唯一見血的疼痛戲看得人鼻疼。此處劇情看似閒筆,實則隱喻豐富。Autumn是在用“打鼻釘”這一行為宣誓自己擁有對身體的自決權,因墮胎的實質便是奪回女性對身體的自決權,它對抗的正是影片中段“以生命權反對墮胎的宗教團體”闡釋的意識形態,是人權對神權的反抗。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好的女性電影,會擁抱男性觀眾

此外,全片鏡頭常常停駐在Autumn和Skylar的臉、身體之上,來傳達遠勝語言的情感力量。如特意多次給到Autumn後背被內衣勒出紅印的鏡頭,那代表著女性身體的長期受困;而她在懷孕後想要通過捶打腹部來流產的過激行為不僅進一步強化性格,且更是"無聲抗爭"的直接動作外化;表姐Skylar為了借錢幫助Autumn,犧牲色相滿足了搭訕男的親吻,躲在一旁的Autumn靠近表姐用勾起Skylar手指的微小動作表達對Skylar的感激。這一身體語言,勝過千言萬語,是全片最溫情的女性微光時刻。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好的女性電影,會擁抱男性觀眾

傳統電影裡,女性的身體往往承載著的是男性的慾望,對女性身體的拍攝多半是在迎合男性取悅的目光,本質上是男權思維對女性身體的禁錮。此片對準身體部位的鏡頭則沒有一處在迎合男性審美,淤青的肚腩、內衣勒痕、鼻子上被刺穿的洞,皆不是在消費女色,是直面最真實的女性肉體,展現了一種差異化的女性魅力,這是女性電影最該有的模樣。

作為一部墮胎電影,《從不,很少,有時,總是》沒有像國產狗血青春片那樣去譁眾取寵地消費“墮胎”,也沒有大寫特寫人物的不幸來博取同情,或許劇情稍顯寡淡,但這才是屬於當下年輕一代真實的“墮胎敘事";作為一部女性電影,它闡釋了女性視角下男權社會蘊藏的種種不安定,比那些惡意醜化男性的女性電影來得客觀、坦誠得多。好的女性電影,會擁抱男性觀眾。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在今年3月剛結束的柏林電影節拿下評審團大獎(銀熊獎),電影節組委會藉此呼籲大眾關照墮胎事件背後性別暴力帶給女性不為人知的隱痛。如若今後在針對墮胎議題的社會新聞討論時,人們少一點獵奇、看熱鬧的目光,少一些對受害者道德完美的苛求,多一些對受傷女孩的關照,多一些公共資源(醫療、社保、心理)的援助與傾斜,這部電影就沒有白拍。最後,

願這世界對少女好一些。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好的女性電影,會擁抱男性觀眾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好的女性電影,會擁抱男性觀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