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過去,長崎和廣島還有核輻射嗎?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擲了兩枚核彈。儘管與現代核武器相比,這些初期的核彈威力相對較弱,但對長崎和廣島造成了相當大的破壞。這就衍生出了一個問題:

長崎和廣島現在仍然存在核輻射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長崎和廣島現在沒有核輻射存在。

幾十年過去,長崎和廣島還有核輻射嗎?

放射性

核彈的能量和破壞力來自原子的分裂(通常是鈾或鈈)。這些分裂的部分被稱為裂變產物,它們是核鏈式反應後剩餘的部分。這些廢料具有很高的放射性,其致死率從“幾小時內就能殺死你”到“幾十年內會略微增加你患癌症的風險”不等。幸運的是,核裂變產物的放射性越強,它停留的時間就越短。這意味著這種極端致命的產物只會在幾小時到幾周內具有放射性。

能量較低的產物可以持續數年都具有放射性,有些元素如鈈,半衰期為25000年或更長。雖然接觸這類輻射不會立即導致死亡,但長期接觸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並引發其它與健康有關的問題。

輻射危險

核輻射最大的威脅來自於所謂的瞬時輻射。瞬發輻射是核裝置爆炸後立即發生的高能中子和伽馬射線。這種輻射是極其短暫的,只發生在最初伴隨著核爆炸的明亮閃光期間。

要接受這種致命劑量的輻射,一個人必須非常接近,在核彈爆炸點的2英里之內。然而,在這個距離上,飛濺的碎片、倒塌的建築物或爆炸本身對生命的威脅更大。據估計,長崎和廣島20%的死亡是由於瞬間輻射造成的。

幾十年過去,長崎和廣島還有核輻射嗎?

殘留的輻射

當大多數人想到核爆炸和輻射時,他們最可能想到的是二次剩餘輻射,殘餘輻射有兩種可能發生的方式。第一類是由最初爆炸時釋放的高能中子引起的。眾所周知,中子具有使其他元素具有放射性的能力。在瞬發輻射階段,這些高能中子可以撞擊其他原子的原子核,使它們在短時間內具有放射性。幸運的是,這種放射性非常短暫,只會在爆炸中心附近造成危險。

第二種殘餘輻射是通過放射性沉降物產生的。

影響

當一顆核彈爆炸時,就會產生一個火球,其中含有大部分的放射性裂變產物和未反應的核燃料。這個火球形成了標誌性的蘑菇雲的頭部。火球形成的位置是沉降物風險的決定因素。

在附近或地面引爆的炸彈比在高空引爆的炸彈產生放射性沉降物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一顆炸彈在空中爆炸,就像在日本爆炸的那兩顆一樣,熾熱的放射性火球會上升到平流層。它的速度很快,通常在幾分鐘內。然後雲冷卻下來,開始看起來像一個規則(儘管形狀不規則)的雲。但是不要被這個愚弄了,它仍然是熱的和放射性的。高空中的盛行風會將這片雲吹過大片區域,剩餘的熱量和粒子的亮度將使其在大氣中停留數週,之後粒子開始“脫落”並返回地球。此時,放射性粒子已經分散和稀釋在方圓數千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其中最危險的放射性元素已經因衰變而變得惰性。

幾十年過去,長崎和廣島還有核輻射嗎?

這種放射性塵降物所造成的健康風險可以忽略不計,而且通常與每個人僅僅通過生活所受到的標準低水平輻射難以區分。

一枚核彈在地面或附近爆炸,會造成截然不同的情景。爆炸產生的火球將“消耗”大量的碎片和土壤進入蘑菇雲。灰塵會與放射性元素混合,使其在這個過程中具有放射性。這些顆粒不是分散在空氣中,而是附著在泥土上,並且保持相當大的尺寸,你可以用顯微鏡甚至是肉眼看到它們。由於這些放射性元素很重,它們可以在數小時內從雲層中“脫落”出來。

這類爆炸產生的沉降物與核試驗有關,大面積的土地具有放射性,對該地區的人們造成短期的危害,並造成長期的汙染問題。

日本的情況怎麼樣?

落在日本上空的炸彈被引爆,這樣放射性火球就不會接觸到地面,這大大減少了放射性沉降物。然而,美國這樣做並不是出於人道主義考慮,而是因為它恰好是一個理想的高度,可以最大限度地破壞城市內部的建築。今天,廣島和長崎的輻射水平與世界平均背景輻射0.87 mSv/a相當。

幾十年過去,長崎和廣島還有核輻射嗎?

彩蛋:在第一顆原子彈被投下的當天,一位名叫山口津友的日本男子正在廣島出差。他在核爆中受了傷,但在爆炸中倖存了下來。他回到長崎的家中,3天后又在另外一次核爆炸中倖存下來。可以說他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