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到底有多接近道呢?

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到底有多接近道呢?

下面我们开始学习“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这两句话中的“静”和“安”。

如果只从人们的心理意识来讲,一个人如果把心定下来时,就有一种较为宁静的享受。尤其现代人的生活,每天生活在极度的紧张忙碌之中,只要能够得到片刻的安宁,就会觉得是很大的享受。那么,是不是诗人,文人,艺术家就是比较宁静的,其实不是,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情绪变化,也非常忙碌,并无片刻的宁静。只是不太注重外物的环境,而外在行为的定境之中,有时,忽然感到一个特别的知觉或感觉,就是我们所说的灵感。其实,还是没跳出意识的范围,并非是大学中的静。

那么诸葛亮的千古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的宁静是不是就是《大学》中的静呢?其实也不是,只是接近

我们常说的静是物理现象的静,并不是真正的静,它只是相对的静。比如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感觉不到地球地球运动一样。都是物理相对的静。说了这么多到底有没有真正的静呢?真的有,它是形而上道的静,尤其在注重“内明”之学,作心理修养方面,更容易体会到静态。其实在心性修养上“静”和“定”,“止”的境界在程度上是深浅的差别。

我们心理意识的思潮连带情绪的波动很难制止,用治水的方法来类比一下,治水我们知道一般有两种方法:先是堵防,堵防不行就用疏导。《大学》所说的治心的方法就是先”知止“,止的方法就和治水一样,先用智知来制心一处,然后分散流量,加以疏导,将心境引入渠道以后,归到一平静的湖泊时,渐渐变成止水澄波。就是达到了“知止而后有定“的境界了。但必须要知道,这样的定境,只是”内明“自修治心的一种现象,还没有到静的最高境界。静到了与外界隔绝,只有一个心境的静境存在,这只是静的一种过程。由静境再深入,就可以达到没有内境外在的不同,到这里就很难再说的清楚了,就是意识通达虚空,犹如梦中事。这个修佛的比较容易参悟,很难用语言讲清楚,因为是意识的递进过程和结果。

再来说"静而后能安”,我们平时人类社会活动中,当乱哄哄的时候,只要安定下来,才有宁静的现象,所有我们常说“安静”这个词语,先安后静。但《大学》里为什么说“静而后能安”它是由讲究心性修养的“内明”的实践经验以及“外用”在人群社会的历史经验得来的总结,它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整体,不是单一的一个意思。由静才能安,心乱则身不安,民乱则国不安,这是很平凡的现实

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到底有多接近道呢?

接着“静而后能安”就是“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可以说由“知止”开始,一直到“定,静,安”的程序,是”内明“学养“定”学的功夫层次。所谓“静,安”是“定”学效果境界的扩充,至于“虑”和“得”那便是慧观智成的成果。

《大学》用”虑“字代表“精思”的意思。这是古代的意思,随着时文化的变迁,我们现在必须注意“因明”的思变,所以有把平常通用语言的”思“和”想“混合互用的习惯,必须分开说明。”想“字是属于在心理上的粗浅现象,叫它为”妄想“,因为这种现象跳跃不定,莫名其妙的一会儿自来,一会儿又转过去了,是虚妄不实在的,所以是”妄想“,至于“思”字,它跟”妄想“不同,它是细致的,宁静的,并不像“妄想”一样有扰乱自心的作用。比如,我们读过的书,忽然忘记了,便要拼命去追忆,这便是想的作用。如果记得非常清晰的事情,根本不用费心的去想,自然而然,轻轻松松就知道了,这便是“思”的作用。这就是“虑”及“思”,“想”的意义。

有了前面所说的了解就可明白“虑而后能得”的内涵了,那么最后“得”了个什么呢?因为经过“知,止,定,静,安”的治心修养以后,思虑的慧力开发了,就可得入“明明德”而见道的真正成果。

因此,下文便有“物有始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结语。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东西都有一个根本的基因,也有一个顶点和末端。任何一件事情,总有最开始的动因,然后才有最后成就的终结。如果一个人能够清楚地知道哪个应该是先要做的,才能得到最好的成果,那么他就可以接近入道之门了

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到底有多接近道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