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莫言后,有希望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浮出水面,你更看好谁

众所周知,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最高的文学类奖项。由发明家诺贝尔遗嘱建立,自奖项颁发至今已历经100多年。然而在之前100年中,诺奖,特别是诺贝尔文学奖却从未授予中国人。

继莫言后,有希望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浮出水面,你更看好谁

刘震云等作家及民间普遍认为的观点是,中国文学翻译后文字魅力下降,不能被外国人审视。中华文化独有特色也不能被外国人所理解,是中国在诺贝尔文学奖项不被授予的主要原因。这个局面直到2012年,由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才被打破。

人们因此会想到,莫言获奖后,中国文学是否将被更多认可。同时谁将是下一个获得诺奖的国内作家呢?

其实诺奖的评选有自己的规则,获奖者有时离不开时机和运气成分,当然其中也会存在评委的偏好,甚至有议者认为也不乏政治因素。不过评选权在评委手中,很难受到人为干预。我们也只能去猜测谁更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或者说谁更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莫言。

继莫言后,有希望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浮出水面,你更看好谁

首先作家必须在国内拥有相当的知名度,且作品成熟受到广泛认可。正所谓一屋不扫又何以扫天下的道理,如果不先立足国内,更遑论去获得国际奖项,这一点是先决条件。目前来说国内的符合这点的作家不乏其人,比如贾平凹,余华这样的著名作家。

其次是作品的翻译问题,一个好的翻译非常重要。中文有自己的文化特色,翻译过程中,译者是否准确传达作品内涵,和语言的文字魅力至关重要。也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向世界进行文化传播的关键。

不过不得不提的是,莫言作品在翻译上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更有夸张的观点认为译版要好于原版。笔者对此保留意见,毕竟文学评判不能武断的下定论。但由此也可以看出翻译的重要性。目前很多中国的文学作品已经都被翻译到海外了,翻译水准则是良莠不齐,就获奖而言,翻译较好的作品更容易获得青睐。

继莫言后,有希望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浮出水面,你更看好谁

同时诺奖的评选有一条特定规则,只有活着的作家才能获得提名 。因此像巴金,老舍,路遥和钱钟书这样的已故作家,不可能再获奖。因此虽然中国很多优秀作品,因作者已故,也无法获奖。

再就是作品内涵是否获得国外读者的认可,因为文化差异,西方人的价值观和文学审读视角与东方人不同。是否能在价值观传递方式上打动西方读者,对于获得西方认同至关重要。从这一点上说,一些中国特色相对较强的作品,很难获得西方认可。这是文化认知上的差异,而莫言表现中国农村社会怪诞,丑恶的内容,更容易符合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认知,因此也更容易获得认同。

就当前中国作家而言,贾平凹的国际知名度相对较低,而中国作家阎连科,余华等因作品在国际上屡获大奖,国际知名度相对较高。会是将来的诺贝尔文学奖最有可能获得者。

继莫言后,有希望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浮出水面,你更看好谁

另外就是政治因素 ,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是对立的,因此这个奖项颁发时不可避免带有偏见。如今这个局面随着莫言和屠呦呦获奖被打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渐提升,和诺贝尔奖自身需要更加全球化影响力的需求,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中国人得奖。

不过,也不用太着急,因为随着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当代文学水平的整体提高,这些作家越来越被国际文坛关注,要说继莫言后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当属这位,谁呢?

阎.连科,他被文学界和国际社会普遍誉为是活着的卡夫卡,同时也被公认为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继莫言)。

继莫言后,有希望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浮出水面,你更看好谁

阎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乡土作家,洛阳嵩县人,代表小说有《受活》、《日光流年》、《风雅颂》等长篇,其中《丁.庄梦》最受关注,可惜这部书一度被列为禁书,好在这些年已经解禁,正是屡被封禁,阎才被誉为当代鲁迅,因其善于拆穿现实的勇气和鲁迅相像,被誉为当代鲁迅,同时因其文字揭露现实力度之大,符合卡夫卡文学精神,于2014年获得了卡夫卡文学奖。

这是亚洲继作家村上春树之后又一位获得者,同时阎.连科也是继王安忆、苏童之后,和作家残雪前前后后入围英国布克国际文学奖的作家。

瑞典已故著名汉学家马悦然的弟子罗多弼来中国时,曾对外说阎.连科将是中国继莫言后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继莫言后,有希望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浮出水面,你更看好谁

不知道你对我国当代作家的水平怎么看?是否能持续赢得海外读者的关注!期待您在下方留言评论。图片源于网络,文章原创,欢迎小伙伴们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