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为什么最后到了台湾,没在回来?

1936年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到了南京。在即将受到军法会审的前一天晚上,张学良与宋子文在宋公馆的花园里散步。他问宋子文:“子文,委员长不会枪毙我吧?”“不会的,不会的。”宋子文答道。

这样繁密的谈话,很快就被写入监狱报告,送到了蒋介石的案头。写报告的人,正是那个紧紧贴在张学良身边的“卫士”。这名“卫士”是戴笠派来的,名叫以熊仲青。他的职务有个特殊的称呼,叫“戒护”,又叫“随护”,有时又称作“特护”。自此,他“随护”张学良长达30年,直到1966年从队长任上退休。

熊仲青是湖北人,1907年生,杭州特警班第一期毕业。后被戴笠看中,来到南京鸡鹅巷戴公馆服务。1936年,他被安插在张学良身边,担任随护组组长。这个职务很辛苦,白天要跟着张学良,晚上还要查勤。熊仲青干了整整14年,才升到副队长。1962年,刘乙光走后,他才接替任队长。

熊仲青对他的工作很尽职,一直是刘乙光的好助手,不论冬夏寒暑,每天晚上,他都要出去查勤。有一天,他看到当班的警卫不在岗位上,马上就将其找来痛斥了一顿。那名警卫恼羞成怒,拔出了手枪。熊仲青眼明手快,夺下了他的枪。那些人都曾是戴笠的警卫,侍候过戴笠本人,脾气很骄横。

张学良为什么最后到了台湾,没在回来?

熊仲青外表看起来很憨厚,平时沉默不语,却将一切都看在眼里。他与张学良的关系,不像刘乙光那样紧张。熊说,张学良很幽默,见多识广,平时会与自己开开玩笑。他这样评论少帅:“他是个爱国者,他的出发点是好的……‘西安事变’(他)是犯上,但没有作乱。凭着一股爱国的忠心义胆。他会在中国流芳千古。”

正因为熊仲青对张学良有好感,后来影响到自己的升迁。1950年,他在石牌受训。蒋经国召见了他。后刘乙光调到局里做特勤室副主任,蒋经国便提升了熊仲青。熊仲青升了队长后,蒋经国一年里总要召见他一两次。

张学良为什么最后到了台湾,没在回来?

根据张学良日记记载,1946年11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和赵一荻被秘密从重庆转移到了台湾,自此进入了更秘密的幽禁岁月。

他们被国民党军统局幽禁的第一站是新竹县井上温泉,住的是日本人设计建造的木板房,旧式木板房里只有简单家具,冬天潮湿阴冷,夏天稍遇大雨便四处漏水。周围都是台湾山地原住民,他们平时不能随便越过警戒线。井上温泉与外界只有一条公路,路面损坏严重,如果遇到暴风雨,人和车都无法通行。

1949年2月2日凌晨3点,张学良又被突然转移到高雄,秘密藏在寿山要塞的兵舍中。由于走得匆忙,他在井上的书还未来得及搬走。后来据一些军统特务回忆,1949年1月,蒋介石宣布下野,李宗仁任代总统后,曾表示要“释放张杨”。

尽管各界呼声很高,但没有蒋介石首肯,谁也不敢出面办理此事。保密局毛人凤以不知道张、杨的下落为由而推托。但此时,因为外界已经知道张学良在井上温泉的幽禁地,为“安全”,他们遂紧急将其转往高雄。

张学良为什么最后到了台湾,没在回来?

张学良为什么最后到了台湾,没在回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