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企業和外賣平臺,這個春天更要脣齒相依

4月10日,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下稱“廣東餐飲協會”)聯合33個廣東各地協(商)會向美團外賣發出聯名交涉函。協會呼籲,希望美團減免疫情期間廣東餐飲商戶外賣服務佣金5%或以上,以共克時艱。


這一呼籲發出後引發不少關注。


4月13日,針對佣金話題,美團外賣方面進行了回應,首次對外透露了部分真實數據。美團稱,美團外賣從誕生以來持續虧損5年,即便在剛剛盈虧平衡的2019年,第4季度的外賣利潤平均每單也不到2毛錢。平臺的絕大部分收入需要投入在幫助商戶提供專業配送、獲取訂單和數字化建設中。同時美團外賣在回應中表示,今年首要任務,是要通過平臺切實幫扶300萬餐飲商戶通過外賣生存下來,並活得更好。


餐飲企業和外賣平臺,這個春天更要唇齒相依


這一聲明發出後,不少網友認為美團其實也不容易。


既然雙方都不容易,但矛盾看起來爆發的卻相當尖銳,這實際上可說是時下經濟運行中,疫情引發新利益糾葛的一個縮影。


核心則是疫情導致餐飲市場的整體蛋糕變小了,在餘下部分,各方爭奪就愈發激烈。而較理性的做法,則是雙方此時更應心平氣和,多想想大環境,多理解對方的難處,相濡以沫,共克時艱。


因為雙方的本質關係,還是利益共同體。美團是通過為餐飲企業提供配送服務成長壯大起來的,而餐飲企業則因為美團外賣而觸達更多消費者。尤其是疫情的特殊時期,這種利益共同體表現的更為明顯。


但為什麼還會有佣金之爭呢?餐飲業是高毛利低利潤行業,在疫情之前雖然也有佣金上的爭議,但基本上不構成太大問題。因為大多數餐飲企業還是依靠堂食生存,外賣屬於錦上添花的增量收益部分,一般餐飲店也不太計較。但疫情的爆發使情況發生改變,堂食幾乎歸零,外賣成為主要營收,甚至是“救命稻草”,對佣金的敏感度也隨之大增。


根據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餐飲業影響報告》顯示,春節期間,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100%以上,9%的企業營收損失達到九成以上。


在這種情況下,廣東餐飲協會作為廣大中小型餐企的代言人,出來爭一爭話語權,參與與平臺間的利益博弈,當然天經地義。但也應同時注意到,這次災難的罪魁是疫情,而不是互聯網平臺,更不是新商業模式,至少此時,不是激化矛盾的合適時刻。


餐飲企業和外賣平臺,這個春天更要唇齒相依


事實上,餐飲協會站出來爭佣金只是表現之一例,最近海底撈、西貝莜麵村悄然漲價又高調撤回也是典型,都表現出強烈的求生欲,但急迫之下,未免有些舉止失措。


時至今日,此次疫情期間中國互聯網企業的表現已是有目共睹。各大互聯網平臺不但捐款捐物積極抗疫,成為維繫社會正常運行的新興力量,而且也幾乎沒有聽說任何發國難財的事例,事實上,各大外賣平臺雖然疫情期間運營成本增加,但都對商家進行了佣金減免。按美團的說法,疫情期間其按不低於3%-5%的比例返還外賣佣金,這可能沒有達到廣東餐飲協會減至5%的期望值,但也確是做出了利益上的割捨。


3%-5%的比例返還外賣佣金是屬於疫情期間美團外賣所啟動“春風行動”的一部分。按美團的回應,在這一行動中,除了返佣金之外,美團還針對商戶推出每月5億元流量紅包、4億元商戶補貼,目前已經覆蓋全國商戶數量超過60萬家,並對武漢商家在2-3月全面免除佣金直至封城結束。相比疫前,七成商戶外賣單量已恢復60%以上,還有三成實現反超。以廣東為例,目前返傭和活動補貼累計金額已超過1億,經平臺幫扶及商戶自救,廣深兩地餐飲外賣商家訂單恢復近九成,超五成商家訂單超過疫前。


在交涉函中,廣東餐飲協會並沒有否認美團疫情期間的“春風行動”等做法,但現在的問題是,其認為美團的紓困幫扶措施力度還不夠,美團外賣的服務佣金應該減5%及以上。畢竟,在一般認識中,美團是市值千億以上的互聯網巨頭,家大業大,少收點佣金也無所謂。


如果按餐飲協會或者外界傳言的說法,美團從每單外賣中提取了高達26%的佣金,再降5%不難,但問題是,美團對此已經予以明確否認。美團稱,2019年美團外賣八成以上商戶佣金在10%-20%,而且其中又有八成給了“外賣小哥”。


在外賣行業中,“外賣小哥”往往構成平臺最大的成本,據公開發布的報告數據顯示,平臺負責配送的騎手數量達到了數百萬,單工資一項就是個鉅額數字,據美團2019全年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美團外賣佣金收入為496.5億,餐飲外賣騎手成本為410.4億,騎手的配送成本佔佣金收入超8成。這麼算,美團外賣平臺佣金收入確實有8成多都用在了騎手工資上。


美團之所以一直虧損,就是因為前期要通過燒錢和補貼來培育市場,美團和投資人承擔了相當部分的騎手工資,以鼓勵商家使用互聯網送餐服務。


但那是之前在整體市場有限情況下的短期措施,燒的錢實際也有限。而現在外賣市場早已壯大成巨無霸產業,規模不可同日而語,疫情的爆發又眼看著使大部分餐飲企業轉向外賣,這時候如果強行大幅度降佣金的話,對美團而言,恐怕就不是要錢的問題,而是要命了。


更關鍵的是,現在根本沒有人知道疫情什麼時候結束,連鍾南山都不能確定,也就說即便暫時下決心繼續虧損,也因為不知道何日是終局而難以決策。


在交涉函中,廣東餐飲協會還提出了“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訴訟”、“獨家經營”等關鍵詞,但引入這些新興平臺經濟中長期爭議不清、是非難斷的問題實際上只具有威懾意義,而無助於當下紓困。


平臺型的互聯網公司,與餐飲企業相比屬於強勢一方,現金流也更充沛,從這個角度講,外賣平臺不妨對各地餐飲協會的要求多加考慮,以放水養魚的心態拿出更多舉措,畢竟雙方是榮辱與共的關係,餐飲業好了,平臺才能更好。


但前提是,平臺這種幫扶力度要以自身經營安全為底線。餐飲協會也應該心知肚明,互聯網平臺並不應對一些餐飲企業的經營難以為繼承擔任何道義上的責任。畢竟,時世艱難之下,真經營不下去的企業,即便佣金歸零恐怕也是無力迴天。


這個春天,餐飲企業和外賣平臺,更應該唇齒相依,而不是相互攻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