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

在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中,柳原说过这样一句话: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

如果这话以第一人称出自作者之口,也毫不令人诧异。

一、孤冷,由爱而生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

张爱玲



头微扬,眉毛高挑着,双唇紧闭——这张照片显示出张爱玲渗透在骨子里的自信与性情中的孤冷。

浮现在我们心头的那些词语,冷漠寡情也罢,孤芳自赏也罢,总能从她的作品或人生经历中找到印证。

但张爱玲的某些句子又引得读者深思——

“见到他之后,自己可以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就是因为她心里的欢喜,在尘埃里都可以开出花来。”

对于能写出这样的文字的人,怎会和“孤高”扯上干系?

这样深沉的爱如静水流深,亦饱含着纯情与天真,只令人觉着是个极度痴情的女子

该是粉红色的,而不是黑白色;嘴角该向上走,眼角也不该那么冷峻。

可惜,张爱玲所遇到的胡兰成,却是个十足的负心汉

张爱玲与胡兰成最初的相识,是由文字结缘。

那时,胡兰成在南京养病期间,无意中在《天地》杂志中读到了张爱玲所写的《封锁》,便寄信给编辑,对张爱玲的小说表示高度赞赏,编辑回信称作者为一位才分颇高的女性,胡兰成自此便对张爱玲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冲动,念念不忘,回到上海后便打探到了其地址——静安寺路赫德路口192号公寓6楼65室,如获至宝。

乱世之中,二人相识。胡兰成欣赏张爱玲的才华,并不顾及与张爱玲相差14岁,开始对她果断追求,他们无话不谈——聊文学、聊艺术、聊音乐、聊绘画……胡兰成自然是懂得张爱玲的。

而张爱玲在一生的亲密关系中所看重的,恰恰就是“被懂得”

就像廖一梅在《柔软》一书中写道:

“每个人都很孤独。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于是,随着两人的交往逐渐深入,张爱玲对胡兰成的情愫也越来越深。

1944年,两人成婚。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

张爱玲(左)与胡兰成(右)


然而,好景不长,1945年,日本投降,胡兰成由于曾做过“文化汉奸”,不得不开始逃亡。逃亡期间,胡兰成的负心汉属性暴露,处处留情——先是与17岁的护士小周结婚,之后又在逃亡中与寡婶范秀美进行了同居生活。

1946年2月,张爱玲历经千辛万苦后,从上海到温州寻找许久不见的丈夫胡兰成。

然而,对于她的突然造访,胡兰成却没有半点惊喜,极不耐烦地吐出了那句:

“你来做什么?快回去!”

晴天霹雳——张爱玲以为丈夫在逃难中受苦,未曾想,他却始终享受在他的温柔乡中。

张爱玲少年成名,骨子里本就清高。然而,借力于她在文学世界中笔下生花的

敏感与细腻,却成为了她在被负心的遭遇中的催化毒药

常人难以想象其中伤痛,如她自己在《小团圆》中所写:

“那痛苦像火车一样轰隆轰隆一天到晚开着,日夜之间没有一点空隙,一醒来它就在枕边,是只手表,走了一夜。”

《怀香记》中有句广为流传的句子,“痴心妇人负心汉,这等相思空好看。”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

张爱玲



后人评价张爱玲冷漠、无情、孤高,然而,张爱玲吊梢眉与冷峻面容的背后,却藏着她曾经十足的痴情。

但是,被最深爱的人伤害过,那所有“低到尘埃里的喜欢”,全部都飞灰湮灭了。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

张爱玲与其读者,不存在原谅与被原谅的关系。认识了从前的张爱玲后,我们仅仅是好像读懂了她的人生。

二、冷漠,不过是自我保护

我和张爱玲自然不相识,但是我有一位大我十岁的朋友,却让我对她有同感。

她是我所认识的少数极其理性的女生,我们在网络上聊天时,大多数情况下她的回复都言简意赅。

几个字能说完的,自然不说一句话。

这样的精简与高效,自然少有温度。

起初,我以为她就是少言寡语的冷淡性格,出于学心理学的敏感,我猜想大概是与原生家庭关系的投射。

然而,随着我们的接触越来越深入,我渐渐感受到,她待人这样看似“冷漠”的态度,并不是从小便受家庭中亲密关系影响而形成的。后来她告诉我,是她年轻时在情感上的受到的伤害使她穿上了保护自己的坚定铠甲。

在心理学上,冷漠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

心理学上著名的哈罗博士的幼猴实验,证明了“冷漠将会是隔开与他人交往的最有力的工具”。避免交往,自然会避免后续交往过程中产生的伤害。

我曾在《时间的礼物》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主人公对妻子的想法——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

《时间的礼物》



主人公妻子的境遇会是怎样?

是啊,从来没有人生性冷漠,如果你认识过去的她,就会看到她曾受过怎样的伤,才忍着剧痛,在等待伤口痊愈的过程中成为了现在的样子。

三、不要轻易评价别人,因为你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人生

曾经有一个心理咨询师讲过她的一个来访者的案例——杂技表演者,收入尚可但生活辛苦,在大城市工作,父亲去世,母亲残疾,独自在农村生活,后来母亲被家中亲属卖掉再婚,受家暴,且与丈夫育有一子,这位来访者面临着要抚养继父子女的心理与经济双重斗争。

这位咨询师和我说,当时是电话咨询,挂了电话她便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哭。

我们永远想象不到这世间有些人经历着怎样的痛苦与黑暗。

或许某天在街上我们就与她擦肩而过;

或许如果该女子表演完杂技后身体太过疲惫,在公交车上未让座,还会被指责;

或许有些人对于其他的第一评价永远是为颜值打分;

或许还有些人在羡慕着她尚可的收入……

越了解心理学,就会对人性有更加深刻的了解。随着对人性与世界运行规律逐渐深入的认知,我越来越佩服张爱玲语言的深刻: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

每个人每时每刻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人体的细胞会新陈代谢,每三个月替换一次,随着旧细胞的死去,新细胞华丽诞生。由于不同细胞代谢的时间和间隔的不同,将一身细胞全部换掉,需要七年。

也就是说,在生理上,我们每七年就是另外一个人。你就是你,但你也不是你了,脑细胞是不死的。

人在心理上又何尝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以一定的时间周期来划分,心理学中的发展心理学主要包括儿童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每一阶段的心理表征都是截然不同的。

这意味着,就算我们不经历什么人生中的大起大落,当我们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下,内心的想法与状态也截然不同,但是就个体而言,前一阶段对下一阶段总是有一定影响的。

那么,如果我们不从矛盾的普遍性角度来看,而从矛盾的特殊性来看,人的心理变化会发现什么?

鲁迅先生曾在杂文小感中说道: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是觉得他们吵闹。”

就在同一时刻,不同的人会经历不同的事,或大或小,体味着不同的悲欢,拥有不同的心理状态。

人与人之间互相不理解,是非常正常的事。

因为尽管你了解了过去的我,就有可能会理解现在的我。

但是,每个人最真实的过去,最具体的细节,往往是仅有自己知道,而不足为外人道也的。

倘若有人与你聊起他的过去,应当感谢信任,然后用心理解他。

从萨提亚模式冰山图来看,“被理解”是人类所共有的深层渴望。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

萨提亚模式冰山图


但是不论我们是否了解他人的过去,都不能轻易地、静止地、孤立地对任何人做出评价。

我曾经看过藏传佛教导师宗萨仁波切说的一句话:

“与任何人相处,时间长了肯定都能看出毛病,因为眼睛就是业力专门为我们准备的。因此,我们需要认清自己的评判标准来自于自我,而不要轻易评论他人的是非功过。其实,你看到的,只是业力允许你看到的。

愿我们都能先从自身做起,认识从前的自己,原谅现在的自己。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