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刀”8年后,杜淳的吐槽未“洗白”,李晨的官司难“赢”人心

16岁便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的印小天是一位天才型演员,凭借着俊朗干净的外形,印小天在娱乐圈的事业发展的突飞猛进。平时为人低调的印小天在2012年的时候被带进了一场舆论漩涡,事情的起因源于印小天在片场和女演员边潇潇的一次肢体冲突,当事情发生后,边潇潇的经纪人发布了一条信息,大意是印小天在片场动手打了边潇潇,随后印小天否认自己动手打人。然而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在于,当舆论被网友们带起后,娱乐圈的明星们纷纷站队,更有杜淳、李晨、黄觉、王珞丹等人纷纷在网络上要求印小天道歉。

“插刀”8年后,杜淳的吐槽未“洗白”,李晨的官司难“赢”人心

娱乐圈向来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地方,特别是对于一些涉及到个人利益的话题,而当时的舆论又齐齐指向了印小天。其实要说吧,男人打女人肯定是不对的,特别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即使大家有些分歧,也不能诉诸武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所以当印小天动手打人的话题爆出后,本身这个话题的对错,就受内容的限制,而将舆论的矛头指向了印小天。这个时候,平日里的娱乐圈同仁们,在没有看到事情的真相之前,纷纷表态,要求印小天赔礼道歉。

“插刀”8年后,杜淳的吐槽未“洗白”,李晨的官司难“赢”人心

甚至有网友指出,杜淳原本和印小天是好兄弟,却在事情发生后,不仅没有帮助印小天说话,反而是将矛头指向印小天。在事情发生后的2到3天,网上爆出了现场视频,结果也随即真相大白。原来印小天并没有打边潇潇,他们只是在言语冲突后,有一次肢体推搡动作,而且视频中显示,边潇潇率先情绪激烈,才导致了这场冲突。

“插刀”8年后,杜淳的吐槽未“洗白”,李晨的官司难“赢”人心

本来事情就这样结束了,但是网友们却不干了,所以娱乐圈中便多了一个“插刀教”。大致的意思便是,在好朋友身处困境后,好友们不仅没有声援,反而是落井下石,背后一刀。其实在娱乐圈向来是这样,作为公众人物,她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公众严密关注,特别是在一些社会新闻发生后,娱乐圈中的明星们,往往会根据事情的尺度,发表自己的态度,以赢得粉丝和网友们的支持。

“插刀”8年后,杜淳的吐槽未“洗白”,李晨的官司难“赢”人心

所以“插刀教”事件的本质问题,并不是朋友“插刀”,而是站队的明星们在问题发生后并没有核实事件的真伪,而急于根据事情的表象,发表了自己对这个事件的看法。更重要的是,他们和当事人虽然在娱乐圈中未必算得上是好朋友,但是好歹也算是有过合作吧。所以当事情水落石出的时候,让网友大跌眼镜的并不是事件冲突的双方,而是那些急于表明态度,和印小天划清界限的娱乐圈同仁们。

抛却感情不谈,这种急于表明态度的心理,导致了他们来不及等到事情公布,便将矛头指向印小天,才是整个事件“乌龙”的核心。为什么要急于表态呢?这源于事件发生后,这个事情从表象上来看,很显然是印小天的错,毕竟男人打女人这种事情,谴责男人怎么都不会错。关键在于谴责的“度”,当时谴责印小天的娱乐圈同仁们,一个个咄咄逼人,上纲上线,更是有“男人”一点这样的词汇。

“插刀”8年后,杜淳的吐槽未“洗白”,李晨的官司难“赢”人心

而8年后,虽然“插刀教”事情的主角们早已被大众遗忘,但是这个事情却像一个个人标签一样,贴在了某些人的身上。如被网友们称为“插刀教”教主的杜淳,便借着参加《吐槽大会》的机会,想洗白自己“插刀教”教主的身份。杜淳给到网友的解释是,自己和印小天根本不是好兄弟,不是兄弟,又怎么能够被称为“插刀”呢?有些事情就是这样,或者面对,或者遗忘,或者忽视。但是越是想通过巧妙的逻辑去辩解,却未必会得到大众的认可。

“插刀”8年后,杜淳的吐槽未“洗白”,李晨的官司难“赢”人心

就如杜淳的逻辑,他说自己当年是因为看到边潇潇被“欺负”,他认为作为男人的印小天应该更大度。而自己站出来说话,完全是出于正义,而后来网友们声讨他,也是出于正义,所以杜淳就说自己和网友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正义,他们应该被称为正义联盟。在这个为自己辩解的神逻辑中,杜淳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因素,那就是“真相”。如果说一个人可以以正义为名,随便说话去污蔑别人的话,是不是也要负有一定的责任,或者是法律责任,或者是道德责任。

“插刀”8年后,杜淳的吐槽未“洗白”,李晨的官司难“赢”人心

“正义”只是一个事情的出发点,而是否能够真正的达到这个目标,还要有事实真相和客观的评判手段作为工具,只有这样,人们正义的想法,才能被实现为正义的事实。而杜淳则忽略了他行为所带来的结局,所带给大众的道德认知冲击。所以杜淳的正义和网友的正义,压根就是两种产物。而杜淳还妄图用自己代表正义,来抹杀当初的行为,实在是有点强词夺理的强辩。

“插刀”8年后,杜淳的吐槽未“洗白”,李晨的官司难“赢”人心

如果杜淳的说自己是“正义”的,那么后面的李晨的故事就很有趣,近日李晨在个人主页上发布了一则个人名誉案的审判结果,他解释自己最近进行的几场关于个人名誉案的诉讼,其中大部分案件以李晨方胜诉告终。无论是对于净化网络环境,还是保护个人名誉而言,李晨的胜诉都是充满积极意义的。但是如果套用杜淳的价值逻辑,李晨的案件是不是就不用打了,毕竟那些诽谤李晨的网友们,是不是最初也有“正义感”呢?至少在他们编造的故事中,他们也是有正义感的,只是他们的文章,并未以事实为依据。而是通过捏造的真相,对李晨进行名誉攻击。

“插刀”8年后,杜淳的吐槽未“洗白”,李晨的官司难“赢”人心

所以主观的正义想法,和正义事实是两种概念。用正义事实的论述来看,显然杜淳当初被网友称为“插刀教”主是因为他忽略了事情的本身事实,而导致了他的观点,不能和事实本身相匹配,所以最后他受到了网友们以正义为名的攻击。而李晨呢?他则是以事实为基础,通过法律的武器,维护了自己的名誉,但是从客观上而言,李晨的法律行为,也疏远了他和网友之间的距离。毕竟没有任何一位明星,没有受到过大众的议论,即使有些“罪名”是莫须有的,是通过想象编造的。但是明星作为公众人物,肯定所要承受的舆论压力,要比普通人更大,也更普遍。

“插刀”8年后,杜淳的吐槽未“洗白”,李晨的官司难“赢”人心

而这些在网络上写李晨文章的网友,也是被更早前的一些文章带偏了节奏,以至于用非事实的依据,给李晨带上很多莫须有的头衔。

只是“插刀”事件过去8年后,杜淳仍然未能通过“吐槽”的形式,成功改变自己在网友心目中的形象,而李晨虽然赢得了官司,但是未必能够“赢得”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