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恨与救赎,人性与伦理,解读韩国《老男孩》背后的深层寓意

“老男孩”这个称呼在中国更多的是形容那些年龄偏大但童心未泯,不愿服从现实,

一把年纪还在追求梦想的老男人群体,体现出一种不服老、不认输、坚持不懈的乐观向上的精神。

近几年,国内出现过好几部相关题材的影视剧,刘烨主演的电视剧《老男孩》和筷子兄弟主演的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都完美地将积极向上的“老男孩”的形象印刻在观众的脑海里。


仇恨与救赎,人性与伦理,解读韩国《老男孩》背后的深层寓意

《老男孩》和《老男孩之猛龙过江》


而韩国也曾出现过关于“老男孩”题材的黑色电影,在距今17年前,一部由朴赞郁执导、崔岷植主演的韩国黑色复仇电影《老男孩》正式上映,让观众认识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老男孩”。

电影取材于日本同名漫画,是一部有违伦理道德且充满复仇血腥的作品,虽然日本从未缺少过有关伦理题材的伦理片,但鲜有作品能够取得全面性的成功。原田真人的《狗神》太过深奥,让观众难以理解;三池崇史的《拜访者Q》制作粗糙且情节暧昧,让观众难以接受。


仇恨与救赎,人性与伦理,解读韩国《老男孩》背后的深层寓意

韩国电影《老男孩》海报


只有这部朴赞郁的《老男孩》不仅在戛纳电影节上荣获大奖,更是在广大社会中引起激烈议论反响。

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中年男子吴大秀在被非法囚禁十五年后,发现世界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开始了不顾一切寻找被囚原因,并展开疯狂的复仇计划的故事。

简单来说,这只是一个涉及违反伦理常纲的双向复仇故事,但故事中两位主角相互复仇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有关于人性和道德的深意。

下面本文将从仇恨与救赎、人性与道德两个方面浅析电影《老男孩》中突显的韩国黑色犯罪电影的深层内涵

仇恨与救赎

电影中,一切的起因都是源于仇恨,吴大秀莫名其妙被囚禁十五年,不仅失去了家庭,还被诬陷为杀害妻子的杀人犯,十五年的与世隔绝让他对于囚禁他的人充满了愤怒和仇恨。


仇恨与救赎,人性与伦理,解读韩国《老男孩》背后的深层寓意

吴大秀(崔岷植饰)


李有真,一个深爱姐姐但却又将姐姐送上黄泉的人,因为吴大秀的闲言碎语,彻底将他与姐姐之间的畸形爱恋公之于众,由此向吴大秀展开了复仇,而这复仇计划也成了他失去姐姐后的唯一追求和支撑。


仇恨与救赎,人性与伦理,解读韩国《老男孩》背后的深层寓意

李有真(刘智泰饰)


就像电影中李有真说得那样,报仇是治愈受伤的人最好的办法。对于电影中的两位复仇者而言,向仇家复仇确实是一种能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力量。吴大秀被囚十五年时间,失去了一切,当重新来到社会已经物是人非,他就像一个时空穿越者,一个人独自站在繁华的街道中央,好像所有人和物都在离他而去,他成了与世界格格不入的孤僻者。

而唯一让他感到能够与社会相容的,便是“复仇”。复仇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使人感到快感的同时,也让人一步步陷入深渊。影片中的吴大秀就像一个无敌的战士一般,不停的在挥舞着拳头和铁器,他用他的暴力让他距离真相越来越近,也让他感受到发泄愤怒的快感。


仇恨与救赎,人性与伦理,解读韩国《老男孩》背后的深层寓意


但最终知道真相后,却更加令人痛苦和悔恨,在复仇的同时,也一步步陷入复仇对象的陷阱中,父女之间的畸形爱恋,让他自己变成了曾经痛恨的那种人。

而反观李有真的复仇,与吴大秀作比较,完全是两个极端。吴大秀的复仇是充满暴力的,而李有真却是通过计谋和手段,无论是囚禁吴大秀十五年,还是利用心理诱导让吴大秀与自己的女儿相爱,都让观众有一种有条不紊的节奏感,优雅而从容是他复仇的特征。


仇恨与救赎,人性与伦理,解读韩国《老男孩》背后的深层寓意

剧照


其实从整部电影来看,对于李有真姐姐的死亡,吴大秀真的就是罪魁祸首吗!我认为不是的,电影中的李有真是一个充满阴谋但却极度矛盾的人,他不愿意承认杀死姐姐的现实,而是将这个错误转移到多嘴的吴大秀身上,并利用复仇这个可以让人忘记伤痛的“良药”支撑自己的生命。

看到电影的结局,如果非要评出复仇的双方谁是赢家,我想双方都算赢了吧!吴大秀虽然知道了一切的真相,但当李有真询问他要怎么面对这样的关系时,他选择了“生”,就算与女儿一起遭受世俗人伦道德的谴责也要活下去,就像他说的“我活的就连畜生都不如,但我也想要活下去啊”,这正是吴大秀这十五年来坚持的动力。最终他选择忘记这一段记忆,继续与女儿活下去,完成了自己复仇的救赎。


仇恨与救赎,人性与伦理,解读韩国《老男孩》背后的深层寓意

剧照


而李有真的复仇,可以说他复仇的对象不仅仅是吴大秀,可能更多的是对世俗观念的复仇。当吴大秀愿意为了“生”而承认自己的错误和悔悟时,他就已经完成了对整个世俗观念和姐姐抛弃他的“双重”复仇。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复仇完成后的,痛苦记忆涌来,带着复仇的快感和痛苦的记忆自杀而亡。虽然他是以自杀而终结,但是他已经完成了自己一生所追求的复仇,获得了救赎。

人性与道德

人类总是将自己处于神性和兽性的中间点,有时候向神性偏移,有时向兽性偏移;一部分人逐渐成就神圣,一部分人堕落为野兽,但大部分人都会保持人性中点。 ——普罗提诺


仇恨与救赎,人性与伦理,解读韩国《老男孩》背后的深层寓意

普罗提诺画像


人性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人的本能,从心理学上讲,就是人的拥有两种极端相反的本性,即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这两种本能让人在不同的事件中作出不同的行为。

电影中,被囚十五年的吴大秀在被放出来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一个想要自杀的男人,他不停的去抚摸他,感受他的存在并阻止他自杀的行为,并将自己被囚禁十五年的经历告诉他。


仇恨与救赎,人性与伦理,解读韩国《老男孩》背后的深层寓意

剧照


这是他对于生存的本能,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第一眼见到的人自杀,在将自己的经历告诉那个男人后,却不愿意听那个男人的故事,弃他而去,任由那个男人自杀。

电影在这里就为我们展示了人性的两个极端面,吴大秀既有拯救他人的本能,也有蔑视他人生命的本性。

道德对于人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林肯曾经说过:如果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那道德就是隐藏的法律。


仇恨与救赎,人性与伦理,解读韩国《老男孩》背后的深层寓意

林肯画像


电影中,吴大秀和李有真两人的复仇世界好像都不存在法律的限制,充满了无束缚的感觉。吴大秀被关十五年出来后,没有家人、没有朋友、没有身份,只有被囚困时锻炼出的铁拳,他就像一个隐藏着社会中的“黑户”,成为了0为复仇不顾一切的暴徒。这个时候法律已经无法束缚他了。


仇恨与救赎,人性与伦理,解读韩国《老男孩》背后的深层寓意


而李有真则是一个大公司的老板,通过金钱和利益,他凌驾于法律之上肆意妄为,为了实施复仇计划,非法囚禁他人、杀害他人都是他人性中的兽性爆发。

就如林肯所说的一样,道德就相当于法律,是当法律无法保障时,道德就成为对人行为的最高规范,电影中的两人都因为不同原因摆脱了法律的规范,这个时候隐藏的法律道德变成了两人复仇的唯一限制。


仇恨与救赎,人性与伦理,解读韩国《老男孩》背后的深层寓意

剧照


我们可以看到,吴大秀为了不让女儿知道恐怖的真相,选择向李有真下跪求饶,并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以前所犯下的罪恶,这都是因为对女儿的爱,这是一种父女对子女的保护和爱,这是一种道德,而这种道德在最后时刻让吴大秀瞬间醒悟,在最后一刻从兽性中回归为人性。


仇恨与救赎,人性与伦理,解读韩国《老男孩》背后的深层寓意

剧照


写在最后

《老男孩》是朴赞郁的复仇三部曲之一,通过各种电影语言手段,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故事,一段不堪回首的悲剧。但正是在电影里充满矛盾和毁灭的悲剧中,我们才看到人性最深处的黑暗以及光辉。


仇恨与救赎,人性与伦理,解读韩国《老男孩》背后的深层寓意

黑暗中更能看到光明


在那些胆大妄为的镜头下,是一种“生活得还不如畜生,但也要活下去”的信念。

同时也让人知道了复仇带了的不是胜利的喜悦,而是更加难以抵抗的伤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