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这就是家

记忆里的老房子,很破,很旧,很小。红色的泥地砖,粗糙的黄土墙,还有那窄窄的木板梯。踩上去,吱吱嘎嘎的,仿佛每一声,都是木板幽幽的叹息。在这样小的家里,却挤着外婆、爸、妈和我。爸妈白天总是上班,而我又在假期中,便整日与外婆呆在光线昏暗的老房子里,听外婆唱童谣,讲故事。和外婆一起洗衣做饭,乘凉喝茶。

何以为家?这就是家

记得那是最讨厌的是洗澡。老屋有个小坑,在木梯底下。坑里坑坑洼洼的,还长上了一层青苔。偶尔会发现房梁上垂下一两只蜘蛛在坑里歪歪斜斜地爬着。洗澡便是在这种环境里洗的。每当洗澡时,我总是大声地叫喊,奋力挥舞着双手表示抗议。外婆无奈,只能用大盆盛了温水,放在房间里让我洗。次日,只见得小坑里十分光洁,还露出了青色的石板,闪亮闪亮的。可外婆的手上与脚上,却多添了几道伤痕。从此我便安安静静地在小坑里洗澡了。

何以为家?这就是家

最难忘的,是那张放在墙角的竹榻。那时我与外婆睡觉的地方。每当想起,便浮起一个小女孩与老人并排躺着,老人轻轻地摇动着蒲扇的画面。夏季,在烦闷的中午,外婆便陪我躺下,给我讲外公年轻时的故事,给我讲妈小时候的故事。她就这样一边摇着蒲扇,一边等我安然入睡后,悄悄爬起为我煮绿豆汤。我一次醒早了,看见外婆弓着背蹲在灶前,往灶炉里添着柴火,我看不见她的表情,却可以看见她用她那瘦骨嶙峋的手拿着火钳往灶炉里摆弄着。顿时,我小小的内心第一次涌动出了一种幸福温暖的感觉,还有默默地感动。以致整个夏季我都能闻到绿豆的甜香味,那被我称为幸福的味道。

何以为家?这就是家

如今,我已搬家。有宽敞的大客厅,明亮的厅堂,光洁的大理石,会给人蓬发向上的怦然心动。外婆却已经不在,可是在每个夏天熬着绿豆汤,只是空气里洋溢的,已不单是绿豆的甜香,还有一丝淡淡的、令人回忆的爱。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每当读起晏殊的这句诗,我都会不禁埋头叹息,是啊,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可是,我们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却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我就爱上了“老物件”。旧棉衣、针线篓、陶瓷脸盆……是爷爷奶奶的老物件;连环画、收音机、CD唱片……是爸爸妈妈的老物件;运动鞋、玩具熊、泛黄的照片、奖状……渐渐地也成为我记忆中的老物件。老物件背后也有故事,有滋味。

何以为家?这就是家

我爱上了外婆的二胡,二胡已经有了划痕也有些褪色。可是那时外婆唯一留下的东西啊!有东西给我留作念想也是好的。

曾经有人问我,什么是幸福。我想,幸福应该就是家人团聚,几间房,加上爱,那便是我幸福的家了吧。望大家都是幸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