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習慣性自我否定的人?

怎樣看待習慣性自我否定的人?

林庭說

習慣性自我否定的人,源頭原因多多少少跟成長環境有關。

一個人長期處在被壓迫,被責罵,被隱形攻擊的家庭裡,為了規避傷害,他們會在潛意識裡將自我包裹。長久下去,人會變得敏感脆弱,逐漸察覺不到自身的價值感,從別人對他的不認可,到自我的不認可,因此面對任何事情都會有一股自卑的情緒。這或許就是大部分人不快樂的原因。

在年少時期,長輩們口頭之中,傳來遞去、自以為並不會造成傷害的話語,總是在無形中摧毀了一個又一個本是自信的孩子。雖然這些話語對於成年人來說,只是脫口而出的一句玩笑話。可是,說的是他們,笑的也是他們,忘記的更是他們,一直被迫承受的卻永遠是我們。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自我否定的頻率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從成長環境到工作生活環境,我們碰壁的幾率也與此成正比。

我一個友人就是這種情況,無論何時何地何事,她都處在一個自我懷疑的框架中,“我什麼都做不好,一事無成,這輩子就這樣的了。”或者“不行,我做不到/做不好。”這是她給人的第一印象,也是她在面對事情時的第一反應,一重又一重的挫敗感在銬著她。

即便她真的把那件事做到了,做好了,仍舊會覺得是自己僥倖,有時還會打心底裡認為那件事是別人做的,自己只是幫了小忙,佔了便宜,下一次一定不會如此順利完成,甚至認為自己不配得到這樣程度的誇獎。

有些人極度自卑,對於他人的誇獎,從不會正面接受,反而會產生反感,覺得並非是自己把事情做好了,而是別人在有意取笑自己。有了這種想法後,不但別人不會喜歡你,自己也不會喜歡自己,於是自我否定的頻率就會再次加強,反覆循環。

更嚴重者會產生抑鬱情緒,在做錯一點小事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失誤,並在內心深處將事件擴大,想象著自己犯了滔天大禍,繼而再不停地責怪否定自己。

一旦習慣後,你就再也不敢去擁有自主想法,因為你怕按照自己的那一套來,會再次失敗,然後在別人否定自己之前,趕緊地先自我否定。於是你只好挑撿身邊朋友的想法,學習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以此來減少失敗的可能性。你甚至沒發現自己正處於隨波逐流的狀態,你只是一味地在躲避一切試圖改變你的事物,無論是好或壞。

你忘卻了自我價值的重要性,失去了體驗價值感的樂趣,只是日復一日地跟自己過不去,永不停歇地懟自己,封閉自己,覺得一切都沒有意義,陷入一段混沌期。就連“我曾經很優秀”這樣簡單的想法也不敢奢有。

一個習慣性自我否定的人,會完美地將真正的自己困囿在深處,變得不再是自己。這時如果想突圍,必須要給自己灌輸一種強迫性的心理暗示——我很好,我真的很好。我可以做到,我真的可以做到。即便這件事做不到,也不代表別的事情做不到。

想法成立後,得找到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式並去執行它,但別急於求成,自信心是一步一步建立起來的,因此務必要從小事件做起。同時,我們要學會自我覺察,審視自己,看清自己,將那些好的和壞的統統羅列出來,再針對性消除。待消除完畢時,自信心便也一點點地充盈了。

做到以上改變的,得有兩個條件。一個是內在條件,勇氣。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做一個勇敢而有自信的人,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往往要費上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琢磨。要知道,改變的這個人可是自己,我們無法預測會往好的方向發展多一點,還是往反方向多一點,因此一直在原地徘徊。

或許只有抱著“再壞也壞不到哪裡去”的想法,我們才敢踏出那一步吧。無論如何,至少得把好不容易積蓄的力量給使出來,強調自己可以做好這件事。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氣去接受那個把這件事做差了的自己。

即便再大的艱難險阻,這一層突破只有靠自己,沒有人能永遠幫得了我們。這一生要怎麼過,取決於我們本心,如果你想呆在用自我否定營造出的世界,那別人怎麼去拉也是白費力氣的。

除此之外,另一個則是外在條件,就是你身邊的朋友,或者伴侶。

有人總以為,習慣性自我否定的人,最缺的就是誇讚,其實不是。常聽聞,毀掉一個人的方式,就是使勁地誇他。物極必反,過多的稱讚會使人迷失自我。

如果可以,你應當試著與朋友深談,讓對方知道自己的這種狀況,真心實意地想得到他的幫助,而不是對方單純的誇讚。在你即將自我否定前,只需他稍稍鼓勵,或許就能悄無聲息地跨出一步,接著再一步。

如果你有這樣的朋友是再好不過了。但有時候我們也要學會摒除藏在暗處的聲音,傾聽一下內心的想法,重新定位自己。

每個人都有較差的那一面,但不是每個人都因此而否定自己。只有大步地往前走,哪怕在中途露出自己的弱點,哪怕這個弱點實在是不忍直視,哪怕被路人甲啐著唾沫抨擊,哪怕受了傷暫停了下來,都沒關係。

這條路還很長,不管是路人甲還是路人乙,他們終歸是路人,你才是這條路的主心骨。若因他人的言語和不恰當的行為,全盤否定了自己,不再前進,從而錯過了一些驚奇有趣的事物,那真是太可惜了。有些東西,是內心儲滿自信的人方能看得到的,難道你就不好奇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