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罵搞定娃不寫作業,“強勢”媽媽做法被點贊,方法值得借鑑

不少小學生都有貪玩的心,對於寫作業就表現得很抗拒,要麼直接不寫,要麼就是磨磨蹭蹭的,30分鐘的作業要幾個小時來完成。

對學習和寫作業一點興趣都沒有,看著作業發呆,就是不筆,一旁的家長估計都著急上火了,可能忍不住就要一巴掌。

最近網絡上有個“強勢”媽媽對待孩子做作業的視頻火了,不打不罵,輕鬆搞定孩子不愛寫作業的習慣。

視頻中的家庭有兩個孩子,一個大的,一個小的,都在上小學,小的在一旁慢吞吞地寫作業,大的則因為不願寫作業,而被媽媽罰做手工。


不打不罵搞定娃不寫作業,“強勢”媽媽做法被點贊,方法值得借鑑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從小就不願學習,那麼文化成績不好,將來發展也會比較侷限,尤其是在有部分還沒有開學的地方,在家學習就顯得更重要了。

可是,能自覺學習的孩子並不多,很多都需要家長一遍遍的嘮叨,強迫著孩子學習,然而這樣學習的效率低,效果差,家長也會很累,不是長久之計。

所以視頻中這個媽媽就讓孩子做做大人的工作,讓他知道其中的辛苦。剛開始孩子還覺得有趣,便有模有樣地做起來。沒多久就開始抱怨太累不想做,而且還髒兮兮的。孩子哪願長時間做那個事情?


不打不罵搞定娃不寫作業,“強勢”媽媽做法被點贊,方法值得借鑑


媽媽堅決不讓孩子停止,就在身後監視著,並表示,要是不想讀書做作業,每天至少做八個小時的流水線工作,以後就不用讀書了。

孩子兩三個小時後,孩子就表示願意學習了,不想做這個了。媽媽便問:“以後要不要好好學習,要不要做作業。”孩子趕忙點頭表示願意。

這個視頻在網上獲得了大量點贊,紛紛留言表示,對於孩子的學習,就是需要這樣“強勢”的媽媽,雖然不打不罵,卻輕鬆搞定娃不寫作業的習慣。方法值得我們學習,以讓孩子吃苦,來對比做作業的輕鬆,從而讓孩子主動願意學習。


不打不罵搞定娃不寫作業,“強勢”媽媽做法被點贊,方法值得借鑑


面對孩子抗拒寫作業,父母要放下打罵孩子的習慣,可以這樣做,讓孩子主動學習。

1、瞭解孩子不願做作業的原因

孩子不願做作業,肯定是有原因的,比如孩子想玩;或者覺得題太難了,自己不會做,這都會影響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那麼家長就要詢問孩子的原因,比如孩子想玩,那麼就給孩子約定,先做作業,作業做好了給孩子時間玩,甚至可以陪孩子一起玩,來帶動孩子的積極性。

如果是題目不懂,孩子不會做而抗拒做作業,家長就要幫助孩子理解題意,給孩子講解做題方法,孩子明白了怎麼做題,心裡對做作業的接受程度就會高很多。


不打不罵搞定娃不寫作業,“強勢”媽媽做法被點贊,方法值得借鑑


2、設立適當的獎勵制度

孩子獲得獎勵會是一件開心的事情,比如在學校被老師誇獎了,孩子往往會感到特別的高興,家長就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鼓勵孩子繼續努力。

在家學習也是一樣,完成一定的目標,就獲得一定的獎勵,而這種獎勵不要設置得過大。比如可以用獎分,小紅花等來代替,積累到一定的數量時,可以換其他的實物獎品。

孩子學習,其實就是希望得到認可,得到誇獎,那麼家長就不要吝嗇,控制獎勵的一個度,往往能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不打不罵搞定娃不寫作業,“強勢”媽媽做法被點贊,方法值得借鑑


3、讓孩子“吃苦”與學習對比

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好了,甚至家長過度的滿足,讓孩子對很多東西都失去了新鮮感,因為太容易得到造成的。

即使給予獎勵,孩子可能也無動於衷,那麼家長就要控制不能隨意滿足孩子,必須要有付出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

帶孩子體驗工作,或者是帶孩子上街撿垃圾,關鍵在於讓孩子體驗其中的辛苦,最好能連續一兩天,或者幾天時間,讓孩子充分體驗到其中的辛苦,讓孩子對比出學習更重要,更輕鬆,而主動去學習。


不打不罵搞定娃不寫作業,“強勢”媽媽做法被點贊,方法值得借鑑


對於孩子的教育,其實就是看家長的態度,家長的態度強勢,不溺愛孩子,捨得讓孩子吃苦,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往往成績會比較好,將來也會有所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