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講座|我們為什麼要痴迷於採訪


我們做新聞性媒體,一定需要採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給受眾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具有新聞價值的事實;他們的需求得到了滿足,我們的媒體就有了存在和發展的理由。

採訪辛苦,採訪不易,真因為辛苦,正因為不易,我們才有了價值。

積我多年的經驗,採訪於公於私,都是意義重大。

業務講座|我們為什麼要痴迷於採訪

做媒體需要採訪

媒體,從報刊到公眾號,從電視到廣播,哪怕抖音,每天看到的內容是一樣的或者相似的,受眾還會再來聽再來看再來讀嗎?

我們受眾需要有新的東西,做新聞,就是給受眾新的人物,新的事件,新的觀點等,太陽每天是新的。

採訪,記者根據媒體的定位和受眾的需要,尋找和選擇適合他們需要的新的東西,進行調查、訪問、記錄等。

當我們聽到某地發生地震時,馬上會有記者從現場發來的新聞播報,告知地震的震源、震中、震級和人的傷害情況以及地震未來的趨勢,這就是通過採訪提供給受眾的新東西。

當你聽到居住小區有人傳染上新冠肺炎的時候,公眾號告訴病人在住在哪裡,病情如何,曾經接觸過的人等,這就是通過採訪提供給受眾的新東西。

業務講座|我們為什麼要痴迷於採訪

採訪,就是從果園摘下一個蘋果,直接送到你面前;你是喜歡吃冰箱裡存放已久的蘋果還是品嚐從果園裡摘回來的蘋果呢?哪一個顏值高?哪一個口感好,哪一個營養好呢?

新聞性的媒介,離不開採訪,因為它給我們的受眾帶來價值,我們因此也有了自身的價值。

全面提升能力

大量採訪,可以讓採訪者本人的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在大量見聞和資訊中發現好的主題,你要有敏感能力;迅速聯繫上要採訪的對象,需要你的社交能力;制定能夠出新聞的採訪計劃,需要思考和製作方案的能力;在採訪中隨機應變,善於和各種人交流,讓他們說出你想要的東西,需要交流和溝通能力;最後寫出一篇好文章,需要你的寫作能力。在整個採訪過程中,你的綜合能力都會得到大面積提高,這些能力也是從事其他工作甚至是極具挑戰必的工作所需要的。

所以,我們看到不少記者轉行就可以擔任某機構領導人、到學校授課、創業開公司等,就是這個道理,他們在採訪中已經培養出了傑出能力。

採訪還有一個好處,你會結識不少朋友,人脈會豐富和廣泛,這恰恰是一個人成功的元素甚至是關鍵的元素,貴人相助,我過去要換工作,我採訪過的某大領導知道了,就把我調進市委統戰部和市政協。我通過這兩個平臺,接觸採訪到許多名人,這些經歷豐富了我的閱歷。打磨了我的能力,使我受益無窮。

業務講座|我們為什麼要痴迷於採訪

你能夠成為一個專家

如果你一直採訪某專業領域,你能夠成為這個專業領域的專家。

因為採訪前你總要了解要採訪的主題及其相關知識,那就是學習;採訪時你要聚精會神地傾聽並且提問,受訪者侃侃而談,你等於是一對一的上小課;採訪後整理所採訪的內容,要思考要歸納要總結,等於是全面複習。採訪的學習針對性超強,日積月累,你汲取的知識就很可觀了,你不成專家也難。

如果你跨越一個專業領域而是在一個行業採訪,舉例說,你是一個文化記者,今天採訪書畫收藏,明天採訪圖書出版,後來採訪戲劇上演,等等,幾年下來,在這個行業博學沒有問題,成為一個跨領域的雜家,甚至是專家。

採訪,既是工作,又是學習,一舉兩得,何樂不為呢?

我建議在記者在採訪的領域內,選中一個具體的專業,多積累,多學習,幾年下來你就會成為這方面的專家。

朋友,愛上採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