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采花大树":树也好色?传闻只吃女性,对男性毫无兴趣

非洲

"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征服大自然。" ——拜伦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着许许多多我们见过,又或者尚未见过的东西。美人鱼、食人花的故事大家都听过,但似乎没有人真的见过美人鱼和传说中的食人花,仿佛真的只存在故事中,给这些本就生动的故事增添了独特的色彩,让人们更为好奇。

一、食人树

食人树,百度百科中广将其定义为地球上的食肉类植物,科目泛至13科20属,600多种。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食肉植物是马来王猪笼草,马来王猪笼草能够捕食小型哺乳动物。食肉植物在自然界中其实并不罕见,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

在人们听过的故事里,世界上最可怕的植物就是食人树,一旦人被树所缠住,就会化为白骨。但其实食人树是珍稀植物之一。

一般的食人树会捕食动物或者人类,是因为它们的树枝非常敏感,一旦有温度的东西触碰到它们的树枝,所有的树枝就会立刻张开魔爪,把猎物抓起来,然后缠住猎物,越缠越紧。

非洲

同时体内分泌出一种粘性极强的树汁,这种树汁具有高度腐蚀性,能慢慢融化掉猎物,最终猎物变成了一堆白骨。

二、"最好色的树"

在非洲这片大陆的禁地——莫尼斯克树林中,有着一颗奇怪的树,这棵树已经存在了4000多年,人们称之为世界上最可怕的树。这棵树木可怕的同时,又有另外一个奇怪的外号——好色食人树。

虽说是食人树,但它的侵蚀对象不仅仅局限于人,自然界内的一切生物几乎都是它的食物,上到森林里的大型动物,下到小型微生物,都会被它"吞食"。

有相关研究专家想要靠近食人树,一探究竟,想要了解被食人树吞下的食物都去了何处,但是奇怪的是,一旦靠近,就会发生很多莫名其妙,无法解释的事情。

非洲

三、"采花大树"的由来

这棵食人树,树如其名,食人。吃起人来一点儿都不含糊,不过它有些"挑食"。这么多年来,传闻它只吃女性,对男性毫无兴趣,放在人类社会,这可是妥妥的"采花大盗"了。这也正是这颗"采花大树"的奇特之处。

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有一个来自法国的四口家庭去到了莫尼斯克树林中野餐,他们对这颗树所知甚少,在硕大的树林中,这家人选择将帐篷扎在了食人树的附近。

偶然之下,这家的女儿靠近了食人树,只听见食人树附近传来一声女儿的呼喊,家人在听到声音后赶去寻找女儿,就发现女儿已然失踪,尸骨无存。

非洲

四、多次探究无果

这样的故事发生了很多次。随着这颗"好色的食人树"名气越来越大 ,整个非洲国家和非洲政府也都对这棵树木颇有关注,时刻盯着它是否再次"食人",出现生命安全事件。而它真的存在吗?

政府特意派遣相关专家去到莫尼斯克树林中寻找食人树之谜,所去的科学家队伍里有男有女,一如往常,女性科学家都被食人树"吞食",最终只剩下男性科学家返程而归,却无法寻得任何食人树食人的原因和被食之人的去处。

多年来,对"食人树"的探索没能得到任何答案,为了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非洲政府将这棵树周围围了起来,写着游人不得入内。有些不相信这棵树会食人的好奇者也曾一探究竟,最终同样落得尸骨无存的下场,只剩下一些金银首饰在食人树的附近。

通过科学家多次对这颗"食人树"的研究,最终推论这颗树会食人的原因在于,每逢雨季或固定时期,这颗树会开花,开花之时树的四周会散发一种气味,这种气味是能致人于死命的毒气

,尤其对女性而言格外有效。

非洲

当动物或者女性接近这颗树时,气味会自动从树周围散发出来,轻则让人晕倒,重则丧命。而尸骨无存则是因为树的周围环境复杂,可能是晕倒之后落入淤泥之中,也有可能是晕倒之后被其他动物叮食尸体,最终才找不到尸体。

人类社会中有许许多多我们未曾了解、尚未发现的奇特事物。食人的不只是这棵树,地球上存在许多凶残的动物,它们大多数都有吃人的本性,例如狮子、鳄鱼等等。且科学家发现,

大自然中现今已被发现的食肉植物就已经超600种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除了食人树,还有一颗树也非常特别。这棵树对人类的衣服、布料十分感兴趣,将衣服或者是布匹挂在树上一段时间,衣服布料就会消失不见,科学家们至今也尚未探究出原因。

非洲

神话故事里,自然界的奥妙是人类所不能探究的,若是过度探索,过度开发世界,人类会被反噬,会被大自然报复。对于自然,我们应该秉持一颗敬畏之心,不要过度好奇,不要试图去摸索一些禁忌,例如这颗食人树,没有好奇的人,就会少一些生命的离开。

植物也有生命,也有它们的生存法则,人类不越界,不对它们造成伤害,它们自然也保持本性,不伤害人类。食肉植物的确真实存在,食人花、食人树固然可怕,但不主动接触、不对它好奇,自然也不会伤害到自己。

或许随着时间的流逝,食人树的秘密总有一天会被科学家揭开。人类与植物都是地球的统治者,因为这样的生命,地球才显得朝气蓬勃。

"所谓中庸之道,理应是敬畏自然和对自然的有机利用所达到的最智慧的结合。"尊敬自然,敬畏自然,在适当的度里合理开发自然,我们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地球才能永远像母亲般接纳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