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創業致富之熟料栽培

蘑菇的熟料栽培是指,栽培料經過高壓或常壓滅菌之後,使栽培料腐熟軟化並達到無菌狀態的一種栽培方式,熟料栽培一般都是袋栽。

食用菌創業致富之熟料栽培

香菇熟料栽培

熟料袋式栽培任何食用菌,首先是有一個適應菌類生長的科學配方,再將其配方製作成培養基,然後將其培養基消毒滅菌後,接入食用菌類的菌種,經培養菌絲生長滿培養基後,而獲得食用菌類的子實體,即菇朵。

用於食用菌栽培的原材料很多,包括棉籽殼、雜木屑、花生殼、大豆殼、油菜殼、小米殼、稻穀殼、玉米芯、酒糟渣、糖渣,及各種樹葉和野草雜藤,各種農作物秸稈(小麥稈、稻稈、花生稈、油菜稈、玉米稈等)都可以作為食用菌主料栽培食用菌。

這裡給大家介紹一種高產成,抗汙染食用菌栽培配方,主料100斤、米糠/麥麩/玉米粉/豆粕10斤~15斤、過磷酸鈣1斤、草木灰2斤、石灰粉4斤、石膏粉1斤、尿素0.3斤、食鹽1斤。過磷酸鈣就是我們的磷肥,食鹽可以用工業鹽,價格低廉。

食用菌拌料操作方法如下,先將所需用量的主料(可以是單一的一種,也可以是多種混合性的主料)堆在乾淨的地面上,再將輔料均勻的撒在主料堆上。先將料幹拌均勻後,再加水將主料拌至溼度達到60%~70%(抓一把料手指間有水珠而不滴下),然後將料打堆稍微壓緊,再用木錐棒在料堆上紮上數個孔眼,及時的用薄膜密封嚴,達到不許透氣的目的,再在密封膜面蓋上一層保溫物(稻草、麻袋、草蓆等都可以),經過蓋膜蓋保溫物2~3天后,進行翻堆一次,再經過2~3天后又翻堆一次,又經過2~3天最後翻堆一次,簡稱“三次翻堆三次發酵”,然後裝袋滅菌。

熟料袋式培養基的常壓滅菌方法,如果栽培量少,比如小農戶,直接用一個廢舊油桶進行滅菌,前面制種環節已經講述。如果栽培量較大,就需要用油桶製作一個簡易蒸汽滅菌器,進行規模式袋料培養基滅菌,其方法已經在前面制種環節已經講述,這裡不再贅述,需要補充的是,由於前期經過發酵處理,滅菌時間可以大大縮短,只需2~3小時即可,常規條件下需要8小時以上。

待栽培料培養基冷卻至常溫後,就可以進行接種。先將栽培場所殺菌消毒,然後將栽培種分開成花生大小備用。先打開袋料培養基的一頭,袋口呈直立式的向上方,抓一小把栽培種蓋在袋口內料面上,收攏袋口,套上一個套圈環,將袋口餘膜翻卷後,用一根橡皮筋紮緊袋口與套環後,再用一塊報紙片密封蓋住袋口,有用一根橡皮筋紮緊報紙片,然後將袋料培養基轉頭打開袋口,又同樣按以上方法接種完畢,即為第一個袋料培養基接種結束,然後反覆的按以上方法接種完整個袋料培養基完畢。

接下來是發菌管理,先將接種後的袋料培養基堆碼在栽培場所,高溫期堆碼一層,低溫期可以堆碼5~6層,還可以根據溫度的高低加蓋薄膜或草蓆子保溫培養菌絲,如此管理,待接入的栽培種菌絲生長滿整個袋料培養基後,再進行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的方法是,滿足子實體形成的條件。首先增加出菇場所的空氣溼度,比如噴水、噴霧等,其次增加光照強度,由於大部分菌絲髮菌都是在黑暗的條件下,而子實體的形成是需要足夠的光照刺激的,光照強度為“三分陽、七分陰”即可,切忌不可以陽光直射,再次加強通風,增加氧氣供給,就可以達到子實體的形成條件了。蘑菇出完一潮之後,然後讓它休息,增加菌絲養分,接下來就會有第二潮,第三潮,直至五潮。

食用菌創業致富之熟料栽培

平菇栽培

食用菌創業致富之熟料栽培

杏鮑菇栽培

食用菌創業致富之熟料栽培

木耳栽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