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辽阳,7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辽阳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城市,是一座有着2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从公元前3世纪到17世纪前期,一直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其境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处。

辽宁辽阳,7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辽阳壁画墓群(含北园二号墓、北园三号墓、鹅房壁画墓、东门里壁画墓、南郊路壁画墓、三道壕三号墓):位于辽阳市北郊太子河两岸。壁画墓均有高大的封土。墓室为石板构筑,白灰勾缝,平面略呈方形,大墓长、宽7米左右,小墓长、宽为3~4米。因墓内石壁上绘有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壁画而驰名中外。这些壁画墓的时代大致是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因此也被称为"辽阳汉魏壁画墓群"。

辽宁辽阳,7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辽阳白塔:坐落于辽阳中华大街北侧,塔高七十一米,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结构,是东北地区最高的砖塔,也是全国六大高塔之一。建于金代大定年间(1161-1189年),传说是金世宗完颜雍为其母贞懿皇后李氏所建的垂庆寺塔的俗称,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基座塔身都以砖雕的佛教图案为饰。塔身八面都建有佛龛,龛内砖雕坐佛。塔顶有铁刹杆、宝珠、相轮等。因塔身、塔檐的砖瓦上涂抹白灰,俗称白塔。

辽宁辽阳,7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燕州城山城:位于辽阳市灯塔市西大窑镇城门口村,建于公元403年。唐代改称岩州城,俗称燕州城。燕州城山城东、西、北三面用大石块砌成城墙,南侧临河,全城周长2500米,城内制高点上建有指挥台,四周筑有长45米、宽35米的内城。

辽宁辽阳,7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冮官屯窑址:位于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冮官屯,为辽金时代遗址。2013年和2014年两次发掘。遗存有窑址、房址、作坊址、灰坑遗迹。除大量的陶瓷片及瓦片外还出土有陶器、铁器、骨器、铜钱、生活用品及马、狗等儿童玩具,种类丰富,品种齐全。遗迹及遗物从时代上可分辽、金、元三个时期。

辽宁辽阳,7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东京城城址:位于辽阳市区东太子河岸,属明代遗址。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定都辽阳时所建的都城,城垣为砖石合筑,城平面呈方形。四面各设二门,南北、东西,两两相对。宫殿建在城内偏西处,当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八角殿,建于土岗高阜,至今遗址犹存。

辽宁辽阳,7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辽阳苗圃汉墓群:位于辽阳市老城区东南约2公里的太子河西岸台地上,共发掘墓葬300余座,主体为汉魏时期墓葬,还存在少量辽金时期墓葬,总计出土各类文物约3000件,这是迄今为止在辽阳市范围内所发现的最大汉魏墓葬群。墓群中的几座珍贵的壁画墓,均属于西晋时期,对公孙氏割据政权覆灭后的辽东政治、经济、社会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辽宁辽阳,7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东京陵:位于辽阳市文圣区东京陵街道东京陵村,东京城东北四里的阳鲁山,为继清朝关外三陵(永陵、福陵、昭陵)以外的第四座清朝皇家陵寝。曾埋葬努尔哈赤的祖父、父亲、妻子及伯父、兄弟、儿子等人,为清朝(后金)建国后第一座皇家陵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