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开放为王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

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出自李斯《谏逐客书》。


海纳百川,开放为王


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


海纳百川,开放为王


春秋战国时期,秦王嬴政经历假父嫪毐的叛乱、丞相仲父吕不韦的不忠,加上韩国水工郑国来秦国修渠做卧底。修建郑国渠需要耗上秦国大量的国库资金,水工疲秦,被认为是韩国的奸计。秦王政为此颁布了《逐客书》,对在秦国内做官和经商的六国人,限期十天内离开秦国,否则按照奸细论处。


楚国人李斯在被逐客的回家路上,写下千古名篇《谏逐客书》。秦王果断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立刻废《逐客书》,大刀阔斧的使用异国有识之士。开言路定良策,“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随之国家富强兵士勇猛,才有后来的灭六国统一天下的盖世之功,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始皇。

海纳百川,开放为王


中国历史封建王朝皇帝总数494人,综合排名第一名的应该是唐朝唐太宗李世民,也是海纳和开放做的最极致的皇帝。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社会出现安定的局面,百姓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海纳百川,开放为王


包容和开放,让当年的长安城雄立东方,四海称臣,万国来朝。长安城堪比今日之纽约、往日不落帝国之伦敦。反之,清朝后期长时间的闭关锁国,等来的是外强炮火,耻辱的历史终不能忘。


海纳百川,开放为王


治国如此,做人做事也可以借鉴的。海纳百川,开放为王的思想,带给我们平常、积极、知足、感恩、达观的心理模式,塑造成健康向上的阳光心态,构建出和谐的内心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