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持久戰》學習筆記

《論持久戰》學習筆記

一、抗戰局勢與國內輿論

《論持久戰》是毛澤東同志1938年5月創作,距離盧溝橋事變過去十個月。1937年5月“七七事變”日本攻佔了北平,8月13日日本從上海登錄,國民黨在上海組織“淞滬會戰”以失敗告終,日本佔領了上海、南京。日本鄉大同從北京到南京的津浦線,就是從天津到南京浦口的鐵路線,打通津浦線日本就把中國的北方戰場和南方戰場連城一體,為了這一圖謀徐州成為一個必爭之地,1938年上半年,中國軍隊與日本在徐州進行長達四個月的會戰,5月19日徐州失守。

面對節節敗退的局面,當時國內有兩種輿論:一是源於國民黨領導層內部的“親日派”悲觀失望,持有“中國必亡論”,還有一部分人盲目樂觀、自大持有“中國速勝論”。

毛澤東同志在《論持久戰》開篇寫到,當此徐州失守武漢緊張的時候,急需對此做一個總結性的解釋。抗戰十月以來,一切經驗都證明下述兩種觀點的不對,一種是中國必亡論,一種是中國速勝論,前者產生妥協傾向,後者產生輕敵傾向,,他們看問題的方法都是主觀的和片面的,一句話非科學的。

這就是寫《論持久戰》的抗戰局勢與國內輿論。

《論持久戰》學習筆記

二、什麼是持久戰

中日戰爭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和帝國主義日本之間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進行的一次決死的戰爭。

  • 敵強我弱,敵人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強大。
  • 敵小我大,我們的人口、土地等多於日本。
  • 敵退步我進步,敵退步是指日本所處的時代特點,它處於帝國主義崩潰的前夜,所以才發起法西斯的冒險戰爭,我們進步性表現在我們不是完全的封建國家了,已經產生了資本主義,我們有共產黨、國民黨還有人民軍隊。
  • 敵寡助我多助,日本發動非正義戰爭。

四項矛盾的變化,反映到中日戰爭中,就表現為持久戰的過程。

(一)抗日戰爭的三個階段

1、第一是戰略防禦階段,在這個階段,敵強我弱,我們開局不利,日本軍力強大。敵小我大,中國地大物博我們可以以“空間換取時間”,雖然正面戰節節敗退,但我們獲得了戰爭經驗。敵退步我進步,我們正在形成中華民族的抗日統一戰線。敵寡助我多助,國際上的援助,尤其是蘇聯的援助在增加。

2、第二是戰略相持階段,在這個階段,當日軍沒有了進攻的銳氣,臨近戰略進攻的終點之後,不得不轉入保守佔領已有土地,而中國除了正面防禦部隊之外,大軍將轉入敵後進行猛烈的游擊戰爭,儘可能調動敵人於運動戰當中殲滅之。這個相持階段,中國和日本在四個矛盾上慢慢達到一種平衡。

3、第三是反攻階段,在這個階段,四個矛盾上我們對日本都取得了優勢。毛澤東提出真正決定戰爭的不是武器而是人,力量對比不僅是軍力對比,也是人力和人心的對比,我們通過戰爭由弱變強,實現對日本的一個相對優勢。

(二)犬牙交錯的戰爭狀態

1、內線和外線,抗日戰爭是整個處於內線作戰的地位,但主力軍和游擊隊的關係,則是主力軍在內線,游擊隊在外線,對敵人形成夾擊。各游擊區之間,也形成夾擊敵人的火線。

2、有後方和無後方,主力軍是有後方的,國民黨的軍隊就是有後方,游擊隊是沒有後方的,在中國這個政治進步的年代,我們有了一個抗戰的領導核心,有了統一戰線,有了擁護抗戰的人民群眾作為自己的後方。

3、包圍和反包圍,我們和敵人之間形成了各種包圍和反包圍的關係,敵人是包圍我們的,但我們正面戰場局部對敵人形成了反包圍,游擊隊被整體包圍,各根據地和正規軍在陣地對敵人進行了反包圍。

4、大塊和小塊,敵佔區是大塊,我們是小塊,但在敵人的後方,我們的紅色根據地又對敵人形成了包圍,形成了一個相對的大塊,中國就是把大塊鄉村的光明照亮小塊黑暗的城市。

(三)為永久和平而戰的戰爭

人類一經消滅了資本主義,便到達永久的和平時代,那時候便再也不要戰爭了。

《論持久戰》學習筆記

《論持久戰》學習筆記

三、如何進行持久戰

1、兵民是勝利之本

2、具體的作戰方針,外線的速決的進攻戰

3、要適時改變主要作戰形式

4、儘可能的殲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