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太多而做太少?五个方法让你变为“行动派”

当你想做某件工作或者其他事情的时候脑海中会不会萦绕着成千上万种想法?这时候你会怎么做?是放弃它们呢,还是真的打算落实在行动中?同时兼顾多个想法和目标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在一般人的生活中它往往以干劲十足开始,最后以拖延放弃告终。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基本无法完成自己脑海中出现过的任何一个想法。

想太多而做太少?五个方法让你变为“行动派”

2003年,哥伦比亚商学院心理学家、教授Sheena Lyengar进行了一项覆盖人数为80万名人的研究,旨在调查增加投资选择对他们参与退休储蓄计划的影响。

在研究结束时,研究人员收集了数据并绘制了图表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更多的投资选择可供选择,是否会有更多的员工参与退休储蓄计划?正如我们预测的那样,答案是肯定的。毕竟,选择越多越好。

结果还真的会让你大吃一惊: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投资选择的增加,员工们参与退休储蓄计划的可能性反而降低了。对于为什么我们不能坚持到底,还有其他的解释:缺乏时间、对失败的恐惧、多选择导致的精力枯竭以及开始后兴奋感的下降,都可能导致慢性拖延症。一旦遭遇了挫折,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就会浪费在那些收效甚微的努力上。

想太多而做太少?五个方法让你变为“行动派”

下面是5种不同的坚持执行自己想法的办法。

1. 设定某件事情的最终截止日期

完成一项任务需要的时间越长,那么他的完成日期也就要要无期,最终就有可能成为“半途而废”的牺牲品。这就要求我们,列出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然后大概记下每件事情完成需要的时间。然后,将每个任务的时间限制减半,在规定的截止日期之前前完成每一项任务,并且保证质量。

2. “二八法则”

用门外汉的话说,“二八法则”说明你所有成就的80%都是由所有努力的20%创造的。换句话说,每一项任务都可以用“二八法则”进行分解。把你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那20%的活动上,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回报。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用更少的时间来完成更多的事情。

3. 相信自己的直觉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因为害怕失败、拒绝和自我怀疑而犹豫是否要开始行动。我们花费了无数的时间来研究和计划采取行动,但是当我们到了该付诸行动的时候,却仍然停留在原地,没能完成我们的计划。下次,当你不确定下一步要做什么或如何去做的时候,相信自己的直觉,对你脑海中闪现的第一个想法采取行动,因为很多时候,你可能就在正确的轨道上。

4. 养成完成的习惯

许多人已经掌握了开始的艺术,但很少有人养成了结束的习惯。开始比结束容易,但是我们寻求的结果大部分都只有在结束时才能得到。

养成完成任务的习惯的过程和养成其他任何习惯一样。首先,你从小处做起,逐步积累,对养成一种习惯需要多长时间有合理的预期。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的周期,坚持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想太多而做太少?五个方法让你变为“行动派”

5. 学会放弃

与大家认为的观点相反,效率最高、最成功的人总会放弃自己的目标——他们只是知道什么时候该放弃以及放弃之后干什么罢了。放弃的好处是,你不用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一个毫无成果的想法或目标上了,你可以转而选择另一个回报更高的冒险。

一旦开始,尽量完成。虽然开始新的想法和目标令人兴奋,但如果我们没有完成已经开始的事情,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这些东西无法恢复的,就会白白浪费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