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文化故事》大講堂第二十講—杜甫《飲中八仙歌》

提到八仙,你想的或許是鐵柺李、漢鍾離、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

《中國酒文化故事》大講堂第二十講—杜甫《飲中八仙歌》

可在愛酒人士的心中,八仙卻另有其人,他們是“酒中八仙人”: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這一稱呼源自中國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飲中八仙歌》。

《中國酒文化故事》大講堂第二十講—杜甫《飲中八仙歌》

《飲中八仙歌》是一首別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詩”。八個酒仙是同時代的人,又都在長安生活過,在嗜酒、豪放、曠達這些方面彼此相似。詩人以洗煉的語言,人物速寫的筆法,將他們寫進一首詩裡,構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圖。

那麼這八仙,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中國酒文化故事》大講堂第二十講—杜甫《飲中八仙歌》

(郭教授正在直播中)

3月30日晚7:30,由中國網·中國酒頻道主辦、宜賓學院中國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郭五林教授發起並主持的《中國酒文化故事》大講堂第二十講——《“中國酒的第一”故事之四五六》,在一個小時的直播中,郭教授為我們精心呈現,娓娓道來醉八仙的故事。

第一位 賀知章

《中國酒文化故事》大講堂第二十講—杜甫《飲中八仙歌》

賀知章醉酒騎馬,搖搖晃晃,神情一臉輕鬆,因為喝醉昏花,不慎落井。卻一點不慌,且在水底眠宿。

賀知章真的喝大了落井嗎,無據考證。但詩卻很傳神寫出了賀知章那種“但得飲酒,何論生死”的釋然。賀知章少時以詩文知名,為人曠達不羈,好酒,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

為何能有這種曠達呢,除個人胸襟外,跟個人經歷有很大關係。賀知章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少有的仕途順利的文學家。可以說,一部中國古代文學史,就是一部文人的辛酸史。文人的不幸,恰恰是詩歌的萬幸。但賀知章是個例外。他20歲中進士,最後官至太子賓客,監書秘。85歲衣錦還鄉。所以落入井底尚能安然“眠”就不例外了。

第二位 汝陽王李璡

《中國酒文化故事》大講堂第二十講—杜甫《飲中八仙歌》

先飲三斗酒,再見皇上。

李璡出身尊貴,他是當今皇帝的侄子,被賜封汝陽王。雅好音樂,姿質明瑩,肌發光細,稱為“花奴”和“釀王”。

貴為王侯,方敢帶醉朝見天子。而且上朝路上看見運酒車,心裡的酒蟲都饞了,不禁想要是能去他的封地在酒泉那該多好呢。

第三位 左相李適之

《中國酒文化故事》大講堂第二十講—杜甫《飲中八仙歌》

李適之,唐朝宗室、宰相,唐太宗李世民曾孫,恆山愍王李承乾之孫。李適之好飲酒,能喝一斗不醉,晚上宴飲,次日照常能處理公務。“日興費萬錢”,每天要耗費一萬錢買酒來喝。這酒量很大。彷彿百川水都被他喝了。這可以說寫的是很誇張的。

後,官運不順,被貶。所以很鬱悶,借喝酒解愁,賦詩道:“避賢初罷相,樂聖且銜杯,為問門前客,今朝幾個來?”意思是說,我現在不當宰相了,跟一般人不來往,只有聖人跟我來往。那些小人,排斥我的人,你們不來也罷。性情孤傲清高。

第四位 崔宗之

《中國酒文化故事》大講堂第二十講—杜甫《飲中八仙歌》

崔宗之,宰相崔日用之子,是一個倜儻灑脫,少年英俊的風流人物。他豪飲時,高舉酒杯,用白眼仰望青天,睥睨一切,旁若無人。

喝醉後,宛如玉樹迎風搖曳,不能自持。杜甫用“玉樹臨風”形容宗之的俊美丰姿和瀟灑醉態,很有韻味。

第五位 蘇晉

《中國酒文化故事》大講堂第二十講—杜甫《飲中八仙歌》

蘇晉,進士出身,開元十四年,為吏部侍郎,知選事,多賞拔,卒任太子左庶子。

蘇晉一面耽禪,長期齋戒,一面又嗜飲,經常醉酒,處於“齋”與“醉”的矛盾鬥爭中,但結果往往是“酒”戰勝“佛”,所以他就只好“醉中愛逃禪”了。短短兩句詩,幽默地表現了蘇晉嗜酒而得意忘形,放縱而無所顧忌的性格特點。

第六位 李白

《中國酒文化故事》大講堂第二十講—杜甫《飲中八仙歌》

李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長安市上酒家眠”,習以為常,不足為奇。“天子呼來不上船”這一句,頓時使李白的形象變得高大奇偉了。李白醉後,更加豪氣縱橫,狂放不羈,即使天子召見,也不是那麼畢恭畢敬,誠惶誠恐,而是自豪地大聲呼喊:“臣是酒中仙!”強烈地表現出李白不畏權貴的性格。

“天子呼來不上船”,雖未必是事實,卻非常符合李白的思想性格,因而具有高度的藝術真實性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第七位 張旭

《中國酒文化故事》大講堂第二十講—杜甫《飲中八仙歌》

張旭,唐代書法家,擅長草書,喜歡飲酒,世稱“張顛”,與懷素並稱“顛張醉素”。

唐代有三絕,其中一絕是張旭的草書。書法家平時溫文爾雅,可一旦喝起酒來便詩意大發,率性而為,往往筆下游龍驚風,寫出書法的佳作。

“脫帽露頂王公前”,這是何等的倨傲不恭,不拘禮儀!它酣暢地表現了張旭狂放不羈,傲世獨立的性格特徵。

第八位 焦遂

《中國酒文化故事》大講堂第二十講—杜甫《飲中八仙歌》

前面七位都是名人,但這個焦遂只是一介布衣。

他因為酒量好而經常被邀約喝酒。據說焦遂喝酒五斗後方有醉意,那時他更顯得神情卓異,高談闊論,滔滔不絕,驚動了席間在座的人。詩裡刻畫焦遂的性格特徵,集中在渲染他的卓越見識和論辯口才,用筆精確、謹嚴。

《中國酒文化故事》大講堂第二十講—杜甫《飲中八仙歌》

杜甫的《飲中八仙歌》為我們詳細描繪了盛唐那樣洋溢著文人墨客自信的氛圍。八仙特點不同,各有樂趣,在直播中,郭教授大量引用歷史故事,繪聲繪影的逐一講解,為我們栩栩如生呈現了一場聚會。

隨後,郭教授還在直播中,為我們科普了,中國古代最珍貴的酒——糯米酒與中國最早的原漿酒——唐代山西幷州、汾陽幹酢酒的相關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