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得水》中當人性和命運在現實的碰撞下,一個抉擇就是一種命運

“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一切都會越來越好的”

“過去的如果就這麼過去了,以後只會越來越糟”。

這是一段孫校長和佳佳分別時的對話。

如果你要問我在看完這部劇過後用兩個詞描述這部電影講了什麼。那就“人性”和“過去”吧。

過去的能不能過去?

過去了是好還是糟?

現在的我們還是過去的我們嗎?

《驢得水》是一部充滿出乎意料的電影。也是一部短暫的喜劇,叫人笑著笑著就悽然的喜劇。他所表現的無奈而落寞的現實與荒誕而悲涼的故事情節,叫人開懷大笑而又悲從中來。

一群品行不端卻懷揣教育夢想的大學老師,從大城市到偏遠鄉村開辦了一所小學校。學校待遇慘淡、生活艱苦,但老師們都自得其樂,生活單純自在,每天嘻嘻哈哈打成一片。但由於教育資源的匱乏,他們用一隻動物“驢得水”的名義上報了一位老師名額,英語教師“呂得水”。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當前的自在中時,災難也在悄然來臨。教育局的特派員即將來檢查,面對這次檢查,他們選擇了隱瞞,當然通過一系列的手段,他們瞞過了現在,還得到了一大筆資金。或許現在的他們覺得只要這個坎過去了,一切都會越來越好。虛幻的生活迷惑了眼睛時,現實總會一棒子把你敲醒。兩個月後,特派員再次視察,並且還帶了一位美國的資助者。他們的生活再次雞飛狗跳。而在這一系列的發展中,每個人都發生了變化,團結一致到分崩離析,讓人唏噓。

《驢得水》中當人性和命運在現實的碰撞下,一個抉擇就是一種命運

孫校長

他或許是個好人吧,他是一個“當前主義”的典型。他不僅用教育綁架了自己也綁架了別人,甚至可以說是他導致了整個故事悲劇的開始,也是他主導了一蔓的悲慘結局。他似乎總是覺得只要瞞過了現在就瞞過了一輩子。從未想過現在只是以後的開始,當現在成為以後的過去時,才為此後悔不已。但是他的做法和我們現實中活著的人的行為又是何其相似,做作業時會想,作業嘛,交之前做完了就行,再等兩天;減肥時會想,今天吃一點點,明天再運動;寫稿子會想,就錯一兩個字也看不出來吧···然後呢,造成的結果就是作業越來越多,你越來越胖越來越醜,發出的稿件石沉大海,最後不僅人越發醜陋還一無是處。當你再次下定決心重新做人的時候你也會和校長說著一樣的話“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一切都會越來越好的”然而在經歷了這麼多次以後真的是過去了,而不是越來越糟嗎?

《驢得水》中當人性和命運在現實的碰撞下,一個抉擇就是一種命運

裴魁山

這是一個理性又脆弱的人物角色,他曾跟一蔓告白,是真的因為喜歡吧,他說他能夠看懂一蔓也是真的吧;他對一蔓的謾罵,讓人心痛一蔓的同時,也是在表達著他對她的失望和心碎吧。在看完整部影片,他是我覺得最真實的人,他熱愛教育,但是他不受教育的綁架,他不願意用獎學金去增加招生,覺得這樣的行為會教壞孩子,其他的人都說他小氣,但是在需要修教室時,他卻第一個提出願意拿出一個月的工資。在教育局來檢查時他是第一個提出坦白的人。在面對英國歸來的特派員卻不會英語、銅匠說照相會死人、校長等人為呂得水老師編織著故事的時候,他感概的說“中國最缺乏教育的,或許不是農民”。同時,他脆弱得一擊必倒,一蔓的行為讓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開始看重金錢,他不會再為了學校付出,他變得懦弱,他不再關心其他人,變成了徹徹底底的“利己主義者”。他的自私像報復也像本性。這樣的角色讓人生恨,也讓人覺得異常真實。

《驢得水》中當人性和命運在現實的碰撞下,一個抉擇就是一種命運

張一蔓

她是一個愛美有手藝有擔當的悲慘女人,一個擺脫不了過去的“浪蕩女子”,一個被教育、和情綁的死死的一蔓。當裴山跟她說“我喜歡你,我想娶你,我想跟你過一輩子”“我不是第一天不認識你,所以我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別人那麼說是因為他們不瞭解你但我瞭解你啊”“我相信真實的你不是那樣的”“晚了”,她是心動的吧,畢竟沒人能夠拒絕這麼真情的告白。但是她也清醒的認識到她的過去那麼的不堪。她不能也不配和裴山在一起。外表豁達與內心自卑的衝突,最終不堪受辱的自殺,讓她成為本部片子最為可悲的人。而偏偏這樣的女性角色卻真實的詮釋了現實遭遇過不堪而跨不過去的人。

《驢得水》中當人性和命運在現實的碰撞下,一個抉擇就是一種命運

周鐵男

一個變化衝突極大的人,他愛佳佳,維護校長一蔓,願意為學校付出,他單純善良勇敢的像個孩子,但是當他差點失去生命過後,他軟弱服從,連孫校長都震驚於他的轉變,最後他失去了佳佳。但是對於周鐵男的行為並不讓人生厭而是唏噓,在現在這樣一個處處充滿著不公平的社會,生命卻公平不已,每個人都只有一次,或許在生命沒有受到威脅時,我們無畏,但如果我們一旦嘗試到生命的流失,是個人都會改變的吧。在面對小曼受到傷害時,他拿起鐵罐是他的良善本性,放下蜷縮是代表著對生命的臣服。

《驢得水》中當人性和命運在現實的碰撞下,一個抉擇就是一種命運

銅匠

我覺得銅匠應該是這部片子最幸福的人,他經歷了荒誕的一切,但是他一直有一個護著他的媳婦,除此之外,他還學會了知識,懂得了“有教無類”,明白了知識的重要性。他雖然在被傷害後做出了讓人憤恨的事情,但如果他在被傷害後不反擊,那麼這個謊言就會一直持續下去,永無盡頭。更何況,在受到傷害後,不反擊難道不是懦弱嗎?

《驢得水》中當人性和命運在現實的碰撞下,一個抉擇就是一種命運

在影片最後,看似一切都回到了最初的樣子,一蔓的一槍卻昭示著,過去的會永遠存在,錯誤的過去和不知悔改的現在只會讓未來越來越糟,有些錯誤要麼不要開始,要麼及時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