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20年培育约10个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4月9日下午,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邀请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负责同志介绍《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意见》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安徽2020年培育约10个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近年来,中央和国家层面对发展装配式建筑有明确的要求。安徽省自2014年以来,经过几年实践,已培育一批装配式建筑设计、构配件生产、施工一体化龙头企业。日前,安徽省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有关总体要求、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据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赵馨群介绍,《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末和2025年两个时间节点的发展目标:

到2020年末,各设区的市普遍培育或引进设计施工一体化企业;全省培育10个左右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装配式建筑占到新建建筑面积的15%。

到2025年,各设区的市培育或引进设计施工一体化企业不少于3家,全省培育50个以上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3—5个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装配式建筑占到新建建筑面积的30%,基本形成立足安徽、面向长三角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方廷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意见》将会给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带来机遇,倒逼装配式建筑市场需求加大,质量监管力量会得到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将会得到提升。如:“装配式建筑生产企业满足生产基本条件、具有装配施工能力,其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具有相关业绩的,可直接申请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

“通过工厂化预制生产实现非现场建筑施工,可减轻建筑工地工人劳动强度,保障建筑质量,提升安全防护、生产效率和绿色环保水平,是建筑业发展方向。”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吴韦人表示,安徽经信厅将主要抓好提升材料质量、促进产业融合,资金政策扶持等工作。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高宗宏表示,新型建造模式会带来监管方式的变革,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管涵盖原材料、构配件工厂生产的工业化产品、现场装配施工等环节,涉及市场监管、经济信息、住建等多部门,需要建立协同监管机制,确保按标准生产、按规范施工。将督促企业加强对装配式建筑构配件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完善装配式建筑构配件生产加工过程检测、出厂验收相关制度,确保构配件出厂合格。

据方廷勇透露,2019年全年,安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3%;构配件生产企业70多家,混凝土产能460万立方米,钢结构产能530万吨。目前,全省累计建造装配式建筑面积超过6600万平方米,2个城市5个基地列入国家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76个项目入选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装配式建筑取得较好发展。(李波)

安徽2020年培育约10个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