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2020年一季度集合资金信托统计报告

主要观点:

1、2020年一季度信托业经受了新冠疫情的考验,集合信托市场的表现仅在2月出现了较为显著的下滑,而3月份信托公司奋力弥补。

2、2020年一季度监管延续严基调。2020年开年以来,政策出台频率高、要求严,在监管处罚方面更是有1400万元的巨额罚单出现。

3、房地产信托一季度募集成立受疫情影响大,二季度预期改善但力度有限。随着疫情影响的减弱,房地产类信托业务的开展也将再次启动,但上行的动力有限。

4、基础产业预期将成为信托公司的重点展业领域。逆周期政策力度大,加上监管层对城投平台的监管或继续有所放松,基础产业领域的展业空间比较大。

5、金融类信托一季度募集小幅下滑,但规模占比继续上升。二季度金融产品依旧是集合信托市场中重要的品种,规模上行的可能较大:一是消费金融类产品预期会回暖;二是投向证券市场的集合产品预期会上行。

一、信托业季度信息回顾

1、宏观经济环境、金融市场及信托市场总体情况

2020年一季度,受到新冠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大增。国内疫情控制的情况显著好于海外,复产复工进度在线,预计经济将保持一定韧性,失速下滑的概率较小,但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目前来看,无论是防控隔离的力度,还是狠抓复工复产的力度,都比较超预期,预计逆周期政策的力度也不会低于预期,二季度经济在环比角度或明显反弹。

金融市场方面,新冠疫情冲击下全球金融市场动荡。2020年一季度,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了历史性的剧烈震荡,包括美股的连续熔断、石油价格的暴跌、避险资产的失效等等。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市场预期频频被颠覆、宏观政策超预期出手、市场恐慌情绪加剧。疫情过后,全球的降息潮预期将长期延续,进入一个低利率、负利率的时代。国内的疫情的控制情况虽然好于国外,但央行的降息降准动作不断,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难以避免。

资管市场面临着风险暴露和竞争加剧的长期局面。受到疫情影响,后续资管行业将面临底层资产局部风险暴露的压力。资管机构竞争对手除了境内外同业竞争外,资管机构之间的竞争压力攀升,投研能力成为主导资管机构生死的重要砝码。随着外资机构的引进及资管新规的推进,总规模达到51.97万亿元的资管市场将迎来新的财竞争格局:

头部券商资管转型见效。头部券商机构继续保持强劲的盈利能力,而中小券商的资管业务明显分化。中国居民的资产配置方向将由过去的房地产为主向稳健类的金融资产转化,而这正是券商资管所面临的重大机遇。

银行理财转型遇阻,银行理财子公司加速入场。理财业务整改时间进度过半,银行理财业务进入整改转型深水区,产品净值化短期内难以完全实现,非标资产有序处置但与监管要求尚有较大差距。银行理财子公司设立持续推进、产品发行数量稳中趋降,投研能力和配置能力成熟尚需时间。

政策空间打开,保险资管竞逐第三方业务。随着保险资管新规的落地,保险资管公司在第三方业务领域将逐步渗透。在类投行业务领域,保险资管公司仍算是新兵,尤其是第三方业务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行业集中度较高、交易流通机制待完善、项目深挖能力和主动营销能力相对不足等问题。

信托业受新冠疫情的冲击严重,但影响逐渐减弱。2020年一季度,受到延期复工以及无法现场工作等因素影响严重,信托业的业务全面受到影响。随着疫情的稳定,社会生产经营活动逐步恢复,信托公司业务趋向正常。但当前优质资产的稀缺以及违约风险的上行使得投资者避险情绪加重,信托展业依旧面临比较大的压力。

2、信托业监管信息

(1)严基调不改 融资类信托或压降

监管基调依然是强化监管,压实信托资产质量,降低行业风险,引导信托业务回归本源。2019年信托通道业务乱象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融资类信托业务出现快速增长,潜藏风险让人忧虑。监管层要求压缩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信托融资业务,并制定融资类信托压缩计划,信托业后续将逐步实现融资类业务向投资类业务的转型,并发力服务信托、财富管理业务以及慈善信托。


用益-2020年一季度集合资金信托统计报告


(2)监管罚单

监管对信托行业的监管处罚没有放松。银保监会公示的罚单中,2020年一季度已有中航信托、中铁信托、山东信托、安信信托等4家公司及相关负责人被罚,累计罚款金额达1538万元。除了处罚力度不断增加,事由也变得更加细节,例如:开展房地产信托业务不审慎、违规发放房地产自营贷款、信托项目资金来源不合规、违规接受第三方金融机构信用担保、违规开展非标资金池业务、违规开展银信合作业务、信息披露不及时等业务成为违规的“重灾区”。

二、一季度集合信托产品市场统计分析

1、产品发行规模下滑 头部信托优势明显


用益-2020年一季度集合资金信托统计报告


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的冲击,集合信托产品发行及成立规模有所下滑。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3日,2020年共有63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集合信托产品6735款,环比减少15.96%,发行规模6420.06亿元,环比减少17.13%;共计62家信托公司募集成立集合信托产品6325款,环比减少6.59%,募集资金5535.57亿元,环比下滑6.34%。疫情的影响对集合信托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预期二季度集合信托市场可能会出回暖的情况。


用益-2020年一季度集合资金信托统计报告


2月受疫情影响最大,3月开始减弱。从月度数据来看,2020年1、2、3月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规模分别为2083.50亿元、1764.47亿元和2572.08亿元;成立规模分别为2102.31亿元、1305.70亿元和2103.57亿元。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募集在2月受疫情影响大幅下挫之后,3月实现了快速反弹。


用益-2020年一季度集合资金信托统计报告


头部信托优势明显。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一季度集合信托成立规模前三的信托公司分别是光大信托、五矿信托和建信信托;发行规模前三的信托公司分别是光大信托、五矿信托和外贸信托。


用益-2020年一季度集合资金信托统计报告


2、集合信托产品的期限与收益统计分析

用益-2020年一季度集合资金信托统计报告


2020年一季度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继续下行,但下滑趋势有所减缓。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3日,2020年一季度集合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7.86%,环比减少0.05个百分点。自2019年以来,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下滑还在持续,目前产品收益已下滑至“8”以下,但收益下滑的趋势较上一季度有所缓解。


用益-2020年一季度集合资金信托统计报告


从图4来看,2020年一季度平均预期收益率7%及以下(包括未披露及浮动收益型产品)的集合信托产品的数量占比上升至第一位,而收益在8%-9%之间的集合信托产品数量占比居第二位。2020年一季度,收益在9%以上的集合产品的数量占比为5.17%,环比减少1.14个百分点;收益在8%-9%之间的集合产品的数量占比为39.38%,环比减少1.62个百分点;收益在7%-8%之间的集合产品的数量占比为12.31%,环比增加0.02个百分点;7%及以下(包括未披露及浮动收益型产品)的集合产品的数量占比为43.14%,环比增加2.74个百分点。


用益-2020年一季度集合资金信托统计报告


2020年一季度,集合信托产品仍以中短期产品为主,但3年期以上产品数量增长较快。从图5可知,2020年一季度,1-1.5年和2-2.5年期的集合信托产品数量最多,数量占比分别达到29.06% 和31.90%,环比分别减少1.02和3.01个百分比。与上季度相比,3年期以下产品的数量占比增长明显,环比增加5.21个百分点。

3、不同投资领域的集合信托产品的统计分析


用益-2020年一季度集合资金信托统计报告


2020年一季度,房地产类信托下滑明显,工商企业类产品逆势增长。据统计,投向房地产领域的集合信托资金1365.20亿元,环比下滑20.86%,下滑最为明显;投向金融领域的集合信托资金1675.49亿元,环比减少5.19%;投向工商企业领域的集合信托资金为859.19亿元,环比增长15.08%;投向基础产业领域的集合信托资金1462.66%,环比增加1.38%。


用益-2020年一季度集合资金信托统计报告


房地产类占比继续下滑,金融类产品占比保持首位。从规模占比变化来看,2020年一季度房地产类信托规模占比24.66%,环比减少4.52个百分点;基础产业类信托规模占比26.42%,环比增加2.01个百分点;金融类信托规模占比30.24%,环比增加0.37个百分点;工商企业类信托规模占比15.52%,环比增加2.89个百分点。

(1)房地产信托持续下滑 监管或是主因

房地产信托在疫情冲击和监管趋严的双重压力下,募集规模持续下滑。据统计,2020年一季度,房地产类信托募集资金1365.20亿元,环比下滑20.86%。房地产类信托的募集规模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连续多个季度下行,从目前掌握的数据和信息来看,较为可信的原因有二:一是监管趋严。2019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信托经历了多轮窗口指导和调控,目前房地产类信托额度依旧是监管的“杀手锏”。二是2020年一季度新冠疫情冲击使得楼市停摆,房地产开发也全面停下来,除了信托公司无法开展相关业务外,房企的融资需求萎缩,以及相关业务的风险上升也是影响房地产信托的重要原因。


用益-2020年一季度集合资金信托统计报告


一季度房地产类信托产品的收益率短期上行,新冠疫情是目前来看对房企影响最为关键的因素。截至4月3日,2020年一季度的房地产类信托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8.24%,环比增加0.15个百分点。疫情使得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情况不容乐观,而多地出台的相关支持政策仅限于托底,而并非刺激,且出现了多次“朝令夕改”的情况。一季度房地产企业的短期资金压力剧增,且市场违约风险也有所增加,同期的房地产类信托的收益也出现了上行的趋势。


用益-2020年一季度集合资金信托统计报告


随着复工的进展,二季度房地产类业务可能好转,但改善可能有限。疫情目前在国内已经得到控制,房地产行业复产复工的情况逐步好转,且房企的融资需求开始释放,二季度房地产类信托业务可能会好转,但仍受制于监管,不大可能会出现暴增的情况。从长期来看,房地产类信托的增长关键在于转型,房地产市场具有稳定且庞大的资金需求,但以开发贷为主的房地产业务模式需要转变。


用益-2020年一季度集合资金信托统计报告


据统计,四季度已披露投向区域的1279款房地产信托产品中,广东省以217款产品居首位。房地产信托数量超过100款的地区有三个:广东、浙江和江苏。

(2)基础产业信托稳步上行 产品收益持续走低


用益-2020年一季度集合资金信托统计报告


基础产业类业务成为信托公司在2020年的重要发力点。一季度基础产业信托募集资金1462.66亿元,环比增加1.38%,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7.18%。从上图可知,基础产业类信托成立规模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持续稳定地实现增长。基础产业类信托多隐含政府信用,风险相对可控,受到信托公司的青睐,但受政策的影响较大。2018下半年以来的增长多来自于中央关于基建“补短板”的政策红利。当前宏观经济增长下行,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刺激经济和逆周期调整的重要手段,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资金需求巨大,为信托业提供较大的展业空间。


用益-2020年一季度集合资金信托统计报告


基础产业类信托的平均收益率持续下行,目前仍保持在“8”以上。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3日,2020年一季度的基础产业类信托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8.18%,环比减少0.14个百分点。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的收益率自2019年以来持续下行,但收益目前还保持在8%以上。但从近期盐城市要求清退8%以上融资的消息来看,为化解地方债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部分省市的地方政府是有意压降城投平台的融资成本的。

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的收益预期将进一步下滑,理由有:一是经济下行叠加疫情冲击背景下全球范围内的降息潮。国内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已经较为明确,降低融资成本让利于实体经济是大趋势。二是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环境改善。专项债、银行资金以及多种形式(如PPP等)多类资金涌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信托资金在期限和融资成本上竞争优势不大,议价能力被削弱。


用益-2020年一季度集合资金信托统计报告


披露投向区域的1589款产品中,江苏省以738款保持首位。排名前三的地区均为经济相对发达、财政收入较为充裕的省份,而中西部省份中,内蒙古、云南等地的业务拓展相对谨慎。

(3)金融类信托:募集规模小幅下滑 规模占比稳步上升


用益-2020年一季度集合资金信托统计报告


金融类信托规模占比跃居首位。据统计,截至4月3日,2020年一季度金融类信托募集资金1675.49亿元,环比减少5.19%,但其规模占比小幅增加。新冠疫情的冲击使得金融类产品的募集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相对较小。金融类产品中,受疫情影响的相对较大的是消费金融类的产品,疫情影响下消费金融公司业务收缩且客户还款能力有一定程度下滑,相关业务存在一定风险;国内A股市场表现出较好韧性加上债市火爆,投向股债市场的集合信托产品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4)工商企业信托:得益于政策 但展业仍隐含风险

2020年一季度,工商企业信托募集资金859.19亿元,环比增加15.02%。工商企业领域是少有的信集合托资金募集规模逆势增长的领域,其增长的主要的动力或来自于政策的支撑。一季度的新冠疫情肆虐,导致实体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多数中小企业生存状况艰难。《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大量纾困资金投放,信托公司也不落后,推出多个专项计划,助力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但考虑到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工商企业类信托违约风险依旧相对较高,信托公司在展业上比较谨慎。一方面是中小企业在自身的信用、资产以及市场竞争力上均不具备优势;另一方面集合信托产品中以间接融资为主的产品对于中小企业也不友好。另外,工商企业类信托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是各投向领域中最高的,融资成本问题也是阻碍工商企业类信托发展的因素之一。

三、集合信托市场展望

1、2020年监管延续严基调。2020年开年以来,政策出台频率高、要求严,在监管处罚方面更是有1400万元的巨额罚单出现。总体来看,监管层对信托业的监管将延续2019年的严基调。

2、疫情影响逐渐减弱,二季度集合信托市场预期持续好转。从一季度3个月的发行和成立数据来看,疫情的影响已经在削弱。信托公司或正努力在以后三个季度中加速进行业务开展,以弥补疫情造成的损失。

3、房地产信托预期改善但有限。

随着疫情影响的减弱,房地产类信托业务的开展也将再次启动。但一来受限于监管设定的额度红线,二来房地产市场受疫情的影响还远未停止,市场风险还是有所上升,房地产类信托增长的动力有限。

4、基础产业预期将成为信托公司的重点展业领域。随着疫情的结束,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国家逆周期调节的政策力度预期会加大,“新基建”的投资前景广阔,加上监管层对城投平台的监管或继续有所放松。基础产业类信托是信托公司目前较为重要的展业领域。

5、金融类信托同样是信托公司重要的业务。一是消费金融类产品预期会回暖。刺激消费同样是国家逆周期调节政策中的重要一环,随着疫情的退却消费金融类产品预期会出现回暖;二是投向证券市场的集合产品同样预期会上升,国内金融市场尤其是股债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坚韧的表现,目前可能正是布局的好时机。

6、工商企业类信托短期内虽有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增长或难以持续。虽然有信托业务模式的问题,但工商企业信托目前主要的问题可能还是在资产端,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企业获取信托渠道的融资难度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