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为什么叫破五,破五又是怎么来的传统

小时候因为大人们,都一起过年,所以礼节也变的特多,小年扫房,三十以后家里的垃圾都不丢,等到初五在一起丢掉。

正月初五,为什么叫破五,破五又是怎么来的传统

其实挺怀念那时候的热闹的,现在孩子们都大,有的在南方,有的在国外,都有了自己家庭,一年也回不来一趟了。年过的也没年味了!

正月初五,为什么叫破五,破五又是怎么来的传统

正月初五,又称“破五节”,其宗旨均意在"破除"。

正月初五,为什么叫破五,破五又是怎么来的传统

旧时,正月初一到初五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能做新饭、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动针线、不能打扫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这是我知道的,还有很多地方习俗,在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即告解除,故称“破五”。

正月初五,为什么叫破五,破五又是怎么来的传统

这天又俗称"泼污",即从大年除夕夜开始存留的污水、垃圾可以全部倒掉清除。

正月初五,为什么叫破五,破五又是怎么来的传统

破除各种禁忌的“破五节”其实也是在宣告:“年”走了,不用忌讳了

正月初五,为什么叫破五,破五又是怎么来的传统

正月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避邪免灾的同时,把“晦气”“穷气”“霉气”从家中赶走。同时也是店铺开张、祭祀财神的日子。

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的期盼。

正月初五,为什么叫破五,破五又是怎么来的传统

破五由来

第一种说法

破五风俗,在关中,东府西府,都差不多。但在放完大炮以后,所吃食物,不尽相同。西府的陇县是全县都吃搅团,说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东西都用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据说在渭河河谷一些地方,过年也吃搅团。说是"吃穷饭,除穷根",又说"糊穷坑、填穷坑"。用搅团这样的食物来糊来填倒也适当。彬县人说,反正不能吃酒肉。地处渭北高原的淳化县,这一天也吃搅团,也说是用来填穷坑,并且这一天不能出门串亲戚,说是不能让亲戚沾着了穷气。

正月初五,为什么叫破五,破五又是怎么来的传统

第二种说法

有些地方又把初五日叫做“圆年”,意思是说年过完了,到这一天要做一个总结,划句号了。

据《封神榜》所说,姜子牙封神,把背叛他的妻子封为“穷神”,有令她“逢破即归”。神话传说中,姜子牙的妻子是很让人讨厌的背夫之妇,封了穷神以后,就更让人讨厌了,还没听说有谁是喜欢穷神的是不是?所以人们就在初五这一天“破”她,让她“即归”----马上滚回去吧!

正月初五,为什么叫破五,破五又是怎么来的传统

第三种说法

还有一说,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人们要在这一天大摆宴席,燃放鞭炮,搞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寓意就是迎接财神的到来。

正月初五,为什么叫破五,破五又是怎么来的传统

第四种说法

有好多地方,在除夕夜是要把祖宗请回来过年的,在堂屋的正中,高挂祖宗牌位,烧香上供,意为请祖宗过年,吃好的,不忘祖宗的意思。到了初五,就要送祖宗“回去”了,过年过完了,所以,这一天要烧香,烧纸钱,恭送祖宗。

正月初五,为什么叫破五,破五又是怎么来的传统

由于初五日肩负着送穷神、接财神等多重重任,所以这一天非常重要也就不奇怪了。这许多的讲究综合起来,就形成风俗----要摆宴席,要放鞭炮,要吃象征“元宝”的饺子。

正月初五,为什么叫破五,破五又是怎么来的传统

小时候东北冷的特别早,给买的新衣服,不让穿,要等三十当天才可以穿。那时候的我们真的好盼望过年啊,有着这样那样的习俗,感觉有过年的味道,突然好怀念小时候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