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根筋”,遇事不会变通?是你没关注他的发散思维培养


孩子“一根筋”,遇事不会变通?是你没关注他的发散思维培养

假期刚好全家都有时间,带着孩子们回去参加了家庭聚会,小朋友们在小巷子里钻来钻去玩得很开心,姐姐却有点烦恼。一问才知道是她觉得她家松松有点“笨”,做事情不懂得转个弯,给他买个甜筒吃到一半剩下的在蛋筒里吃不到,他就放着让它融化;奶瓶放在台子上,垫个凳子就拿得到,他却只会站着眼巴巴地看...

孩子“一根筋”,遇事不会变通?是你没关注他的发散思维培养

其实像松松这样,对于事情不会去想解决的办法,只会等着家长来帮忙解决,是因为没有对他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但好在松松这个年纪,现在对他的教育方法做出改变还不晚,3-6岁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针对性的思维引导会为他奠定思考问题的能力。
要怎么去引导孩子们主动思考,而不是死记硬背、强硬灌输呢?家长们可以注意这几个方面:

孩子“一根筋”,遇事不会变通?是你没关注他的发散思维培养

1


父母应该学会引领孩子自己想答案。孩子年纪小,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会去找父母帮忙,想直接解决这件事情或者直接得到答案。这时候父母不要让助长孩子的这种习惯,不然时间长了,孩子遇事的第一反应就是找父母,而不是自己动脑子解决。

之前我家的小朋友在看电视,刚播到佩奇和弟弟出去玩,就突然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像了,小朋友急得团团转,我让他自己去电视周围看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他检查了音响没有问题,再去看电视电源,原来是那里没装好。在孩子自己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锻炼了思考能力,累积了经验,当他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也会产生成就感,思维能力也会得到相应提高。

孩子“一根筋”,遇事不会变通?是你没关注他的发散思维培养


2


利用孩子的兴趣爱好开发思维能力。小朋友们对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一般都会抱有较高的积极性,家长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引导孩子,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我家小朋友很喜欢乐高和拼图,家里堆了各种款式,他喜欢拉着我和他一起玩,我会在他拼的时候提醒:这两块拼起来像不像图片上的形状?这块拼图的线条和那一块能不能重合?每块拼图的四个边角都有什么不一样?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也能开动大脑做出思考。

孩子“一根筋”,遇事不会变通?是你没关注他的发散思维培养


3


耐心聆听孩子们的离奇古怪问题,鼓励孩子们积极提出问题。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对客观事物进行提问和思考,让孩子用自己的经验来做出判断,或者对事物发表意见。这样能使孩子对事物的兴趣转化为求知欲,强烈的求知欲会刺激大脑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孩子“一根筋”,遇事不会变通?是你没关注他的发散思维培养


4


有意识地扩大孩子的眼界。有目的地去扩大孩子的眼界,眼界扩大了,孩子掌握的知识也会更丰富,那思维活动就能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中更积极的开展。

在休息日或者假日,可以多带孩子出行,可以去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或者只是简单地去公园散散步,让孩子外出接触到更多事物,能够让他们的大脑扩充容量,引发他们对更多的事物感兴趣,感兴趣就是思考的开始。

孩子“一根筋”,遇事不会变通?是你没关注他的发散思维培养


5


让孩子多接触有开发性思维的玩具、游戏和图书。以孩子自己的喜好的为主,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他才会感兴趣。

孩子“一根筋”,遇事不会变通?是你没关注他的发散思维培养


6

能够用日常生活的小事,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

其实很多日常小事都可以引发孩子的思考,我上次买了小朋友爱吃的鱼,我在料理的时候小朋友凑过来看,我问他今天想吃什么样的鱼呢?小朋友想了下回答鱼汤,我问他有没有其他的答案,他再回答煎鱼。看他思考的样子很可爱,我再继续问了,除了这两种,还有没有其他方式呢?小朋友盯着鱼两三分钟后又说“可以红烧、醋溜还有做成小鱼干”,我鼓励他能想出五种已经很厉害了,还有一种方法是把鱼分成两半,鱼头做汤鱼身做菜。让孩子能够自己动脑子产生想象,是最有助于他们分散性思维的开发。

在我们生活中,我们总是用一种思维方式来思考的话,就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往往要学会发散思维才能解决常规不能解决的事情,注重孩子发散型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为了能让他能够以多角度看待和分析问题。

孩子“一根筋”,遇事不会变通?是你没关注他的发散思维培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