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死,只好一直都這麼活著

羅曼.羅蘭說:“有些人二十五歲就死了,等到八十歲才被埋葬。”這句話,表面上聽起來似乎讓人覺著瘮得慌,但實際上,卻有著更為深層的含義。

其的意思是說,大多數的人在二十歲或者三十歲的時候就死了,他們的肉體雖然活到了七老八十,但他們的人生似乎從二十幾歲開始就失去了意義,後面的幾十年雖然活著,卻沒有了任何的改變。

也就是說,一個人活著,若沒有思想,沒有目標,沒有追求,就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到七十歲才埋葬,才是真正生理意義上的死亡。

我不敢死,只好一直都這麼活著

在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跟我一樣的普通人,他們也有著很多的夢想,但是,並不是每個夢想都能在最後閃爍榮光,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抬著頭仰望。於大多數人而言,他們都過著自己平凡得不得再平凡的生活,甚而至於平凡得不值一提——既談不上討厭,當然也絕對不會喜歡。

就像荷馬說的:“可悲的凡人,像落葉一樣,曾經蔥蔥郁郁,享受大地的果實,也終有一天,他們會枯竭衰老,步入永劫。”

儘管如此,看著也讓人覺著悲涼,但我還是希望好好的活著。因為,好死不如賴活著。你說是不是?

我不敢死,只好一直都這麼活著

倘若,有一天我真的走投無路,開始絕望了,對於生或者死,我覺得......還是得須冷靜處理。必須得堅持下來,活著再看看,或許接下來會有轉機。

既然我們來到了這個世上,就應該尊重我們的父母給予我們的肉身和軀體,我們就應該好好的珍惜。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毀傷就是不孝,你說對不對?

我不敢死,只好一直都這麼活著

既來之則安之。我們每個人來到這世上都不容易,且這一生又的確短暫,活都覺得時間不夠,怎麼可能想不開,對不?就算是生活所逼,對於活還是那個什麼的,我覺得還是得慎重考慮。是不是?

退一萬步講,就不能這樣白白的浪費了這條生命。就算是要死,也要死得其所,死得有所價值,對不?

當然,對於生老病死這條人生的必修課而言,既然逃不掉,那就順其自然。

不過,任何形式的死亡都是虛無的,只有活著,才是人生的第一要義。既然該來的總是會來,那就別想那麼多,先好好的活著,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一切順其自然。

我不敢死,只好一直都這麼活著

人啦,活著就別去談什麼生死,就應該多去做些有意義的事情。不管你處於何種逆境,不管你的人生如何的不堪,都要學會積極樂觀的去面對,笑看人生,才能不負此生。

人活一輩子,就不能奢求太多,要知道人心不足蛇吞象,切記貪婪。好不容易才來到這個世上,不好好的享受生活,快樂的度過美好時光,豈不是白來一趟?我們一生有那麼多事情要做,為什麼要死?

我才不呢!我要好好的活著。我不是怕死,而是不敢死,就希望這麼一直活著,好好的享受生活。

我不敢死,只好一直都這麼活著

活著嘛,就須得好好的活,不要老去羨慕別人的人生精彩,不要老去羨慕別人有一個穩定的工作,不要老去覬覦別人有一個溫柔的太太,不要老去關注別人有著優越的生活。你就是你,獨一無二。

人家的一切對你而言並不重要,關鍵是在於你,有沒有為自己而活?有沒有想去過屬於自己的理想生活?有沒有把自己掩藏在煙霧裡不知所措?有沒有把自己捆綁在酒杯中獨自沉淪?

嗨!抬頭挺胸,優雅的活。儘管世事難如你意,那又怎麼樣?螻蟻尚且貪生,何況人乎?於我,是斷不敢評談生死的。

因為,我不敢死,就希望這麼一直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