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最受歡迎的好漢,威望地位極高,卻被文學家評為“最毒”

縱觀《水滸傳》中的人物,真正能被稱之為好漢的,其實是少之又少。而傳統觀點中的“官逼民反”,其實也僅僅是指代了好漢中的極個別人物。

林沖,就是其中之一。

水滸傳中最受歡迎的好漢,威望地位極高,卻被文學家評為“最毒”

​林沖劇照

可以說,林沖是水滸傳中最受歡迎的好漢,他“豹頭環眼,燕頷虎鬚”,手持丈八蛇矛,在梁山之上有極好的人緣和極高的威望。然而,正是這樣一位好漢,卻被著名的文學家、文學批評家金聖嘆評為“最毒”。這又是為何?

自稱為人仗義、樸實忠誠,實則斤斤計較、委曲求全

上梁山之前,林沖曾在朱貴的酒店裡進行了一番自我評價:仗義是林沖,為人最朴忠。那麼,林沖真的為人仗義,樸實忠誠嗎?

水滸傳中最受歡迎的好漢,威望地位極高,卻被文學家評為“最毒”

林沖劇照

首先,我們來看看林沖這個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到底是個什麼官職,有沒有仗義疏財的資本。

禁軍即古代封建帝王的直屬警備軍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央軍、正規軍。宋初,太祖趙匡胤吸取了唐朝和後周滅亡的教訓,通過“杯酒釋兵權”等政治手段,不斷削弱藩鎮勢力。在此過程中,藩鎮手中的精兵良將陸續被編入禁軍,而禁軍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到宋仁宗慶曆年間,禁軍增至80萬人,可以說是歷朝歷代之最。

禁軍規模如此之大,又有多少個教頭呢?據史料記載,王安石變法之前,禁軍教頭多達五千七百名,經歷變法後,仍有三百多名。也就是說,在宋徽宗時期,林沖這個專門傳授槍棒武藝的教頭,實際上僅僅是龐大教師隊伍中的一員。再根據宋朝的官制來看,教頭一職,應該是九品之下的低級官職。

水滸傳中最受歡迎的好漢,威望地位極高,卻被文學家評為“最毒”

林沖劇照

在古代,官職幾乎和社會地位掛鉤,也能反映出家庭環境。林沖的父親是個提轄,而林沖本人混的還不如父親,可想而知,其家庭條件並不是很好。林沖家裡只有一名丫鬟錦兒,還是妻室的陪嫁,而他平時也僅僅是和陸謙這個虞候稱兄道弟,如此條件,又談何仗義疏財?

水滸中共有兩處賣刀的情節,我們可以藉此分析一下林沖所謂的“仗義疏財”。林沖買刀時,大漢“索價三千貫,實價兩千貫”,經過兩次討價還價,林沖最終以一千貫的價格入手了寶刀;楊志賣刀時,一口價“要賣三千貫”,而潑皮牛二不斷無理取鬧、尋釁滋事,最終惹惱了楊志。

水滸傳中最受歡迎的好漢,威望地位極高,卻被文學家評為“最毒”

林沖劇照

楊志是將門之後,賣刀時已然落魄;而賣刀給林沖之人的身份,我們不得而知。倘若那人也是一個破落的好漢,亦或是林沖遇到了賣刀的楊志,以林沖這種斤斤計較、討價還價的性格,想必不會受人待見。

同樣的情況,如果我們把林沖換為真正仗義疏財的柴進、盧俊義、晁蓋等人,恐怕不僅不會討價還價,還會好酒好肉,留住幾日。由此可見,林沖並不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仗義!

水滸傳中最受歡迎的好漢,威望地位極高,卻被文學家評為“最毒”

楊志劇照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林沖被髮配滄州的過程,符不符合樸實忠誠這一美德。

林沖被高俅陷害後,多虧丈人張教頭“買上告下,使用財帛”才撿回一條命,可臨行之前,他卻不顧眾人勸說,執意要修掉妻子,這又是為何?

老宋認為,在尚未落草之前,謹小慎微的林沖,真的是被高俅整怕了。他深知,高衙內絕對不會就此罷手,而且勢必還會繼續糾纏自己的老婆,如若不休妻,自己便依然還是高衙內的眼中釘。這次自己能抱住性命,已屬僥倖,再有下次,自己必然身首異處,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徹底跟妻子斷絕關係,也好成人之美。

水滸傳中最受歡迎的好漢,威望地位極高,卻被文學家評為“最毒”

林沖劇照

所以,在老宋看,林沖休妻的舉動,實則是向高太尉和高衙內示好,並藉此給自己一個臺階下。單從這一點,我們便能看出,至少林沖對妻子是不忠誠的、薄情的。

行至野豬林之時,董超和薛霸要結果林沖的性命,這是林沖始料未及的。他以為自己休了妻子,便能一勞永逸、高枕無憂,誰成想,高衙內還是不願放過他。若不是魯智深及時出手相救,小命肯定是保不住了。

林沖被這個半路殺出來的大和尚救了,董超和薛霸自然是無法交代,眼看壞了好事,他二人便想打探魯智深的底細,回汴京後也好向高太尉交差。然而,別看魯智深為人粗魯,心思卻很縝密。他幾經周折,好不容才找到大相國寺這一安身之所,自然是不會輕易透露。他這麼做,倒不是因為膽小怕事,只是此行的目的僅是為了保護林沖,沒有必要節外生枝。

水滸傳中最受歡迎的好漢,威望地位極高,卻被文學家評為“最毒”

魯智深劇照

可林沖倒好,委曲求全、怯懦軟弱的性格,促使他還想著討好高太尉,於是,魯智深一走,他便對董超和薛霸說道:“相國寺一株柳樹,連根也拔將出來。”

老宋認為,林沖此舉,意圖十分明顯。他無非是想讓董超和薛霸回京後傳達消息,用交代魯智深下落的方式進行自我救贖。好讓高太尉覺得:冤有頭,債有主,不是我林沖想違拗太尉,此事與我無關,請放我一馬。因此,通過野豬林一事,我們可以看出,林沖對兄弟是不忠誠的、自私的。

從隱忍不發,到徹底爆發

林沖也算是小小的官二代,岳父也是體制中人,所以他骨子裡是很渴望在體制內不斷升遷發展的。

得知妻子被人調戲,林沖便氣勢洶洶的趕了過去,可看到那人是高衙內,他卻“先自手軟了”,還對來幫忙的魯智深說:“太尉面上須不好看......不怕官,只怕管......權且讓他這一次”。然而,回家後,林沖卻鬱鬱不樂。

水滸傳中最受歡迎的好漢,威望地位極高,卻被文學家評為“最毒”

高衙內劇照

由此可見,此時的林沖,為了仕途,甘願忍氣吞聲,屬於典型的隱忍不發的性格。只不過,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與高衙內的相遇,僅僅是林沖噩夢的開始。

此後,高衙內設計將林娘子騙到了屋裡,可林沖趕到後並未第一時間衝進屋解救妻子,反而是站在胡梯上大叫“大嫂開門”。在老宋看來,林沖此舉,正是為了避免自己與高衙內正面衝突,進而給雙方一個臺階下。畢竟,不救妻子的話,肯定會壞了自己的名聲,以後便無法在社會上立足;貿然衝進去救的話,肯定會得罪高衙內,以後便無法在體制內晉升。

水滸傳中最受歡迎的好漢,威望地位極高,卻被文學家評為“最毒”

高俅劇照

讓林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自己越是忍讓,對方越是視自己為眼中釘,肉中刺。誤入白虎堂、險喪野豬林、火燒草料場,一直隱忍不發的林沖,被逼的忍無可忍,最終徹底爆發了。

至此,一路退讓、任人宰割的林沖,已死;心堅如鐵、手段狠毒的林沖,悄然而生。也許,正是林沖前半生活得太窩囊,才致使他的後半生,形成了另一個極端。

金聖嘆:林沖為人最毒

就像上文分析的那樣,林沖的“毒”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如果說,林沖殺陸謙落草是積怨已久,屬於忍無可忍,那火併王倫,僅僅是因為自己不受待見,屬於肆意而為。對此,金聖嘆評價林沖時,接連用了好幾個“毒”字。

水滸傳中最受歡迎的好漢,威望地位極高,卻被文學家評為“最毒”

王倫劇照

​“嗟乎!怨毒之於人甚矣哉!”

“或林沖之前無高俅相惡之事,則其殺王倫猶未至於如是之毒乎?”

首先,金聖嘆的這兩個“毒”,代表了兩個不同的含義。第一個毒指的是林沖心中的怨恨之氣,而第二個毒指的是林沖狠毒的行為。

拋開人情世故不講,王倫作為一山之主,留與不留我們都可以理解。如果林沖僅僅是因為別人不肯留你,就心生怨恨,確實有失道德倫理。

王倫雖然處處提防林沖,但他畢竟還是收留了林沖,而林沖作為部下,理應主動與寨主拉近關係,慢慢淡化隔閡。可面對吳用的挑撥離間和晁蓋的“黑吃黑”,林沖竟照單全收,說他行為狠毒,確實不為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