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良臣,与丁谓齐名,科举时联合大臣设局,靠“大饼”成了状元

严格意义上来讲,科举制度初始于汉朝,成形于隋朝,优化于唐朝,完善于宋朝。

治国良臣,与丁谓齐名,科举时联合大臣设局,靠“大饼”成了状元

宋朝科举绘画

北宋建立之初,赵匡胤就针对唐朝和五代时期遗留的科场积弊,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完善。当然,在宋朝“重文轻武”思想形态之下,科举减少了科目、扩大了录取名额、放宽了招考条件,意图加大力度选拔人才,为大宋江山所用。然而,进士一科每年也就录取二三十人,还经常有人因被弹劾而不得不进行复试,所以竞争仍旧特别的激烈。

宋太祖钦点“手搏状元”

那个年代,但凡是能来京城参加考试的,必定都是各州县的青年才俊,应按照什么标准来给他们排名呢?

治国良臣,与丁谓齐名,科举时联合大臣设局,靠“大饼”成了状元

宋太祖剧照

赵匡胤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北宋初年一场科举考试中,王嗣宗跟陈识同时交卷,且文章内容难分伯仲,赵匡胤看罢随即下令让二人打架定输赢,结果王嗣宗赢了,成了首位打架状元。当然,王嗣宗靠打架赢了状元,也给同僚留下了话柄。工部侍郎种放就曾嘲笑他,“君以手搏得状元耳,何足道也”!

到了开宝六年的时候,宋太祖增设殿试,并分配官员主持科考,这也成为了科举考试中级别最高的考试。

宋太宗,全看交卷速度

宋太祖死后,宋太宗即位,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太宗第一年录取的状元,竟是第一个交卷的人,第二年依旧如此。

确实,以快为优,给主考官们省了不少的麻烦。但是长此与往,大家也就不会再关注文章的质量,甚至全都会变成流水化作业,这如何能保证人才的质量呢?果然,事不过三,当大家都推测,科举的评判标准是以快为优的时候,事情发生了变化。

治国良臣,与丁谓齐名,科举时联合大臣设局,靠“大饼”成了状元

宋太宗剧照

北宋淳化三年,科举开始之前有两个行文极快的考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此二人行文速度不分上下,一个叫做孙何,一个叫做李庶几。经过众人的怂恿,二人决定在大饼店比试一下,看谁能在一张大饼蒸熟的时间内完成考试。当然,在场的还有其他四五十位举子。但当众人还在苦苦构想的时间,孙何与李庶几已经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了。结果李庶几最快,成了大家眼中状元的不二人选。然而,正是这场大饼店的比试,改变了两人的命运。

陈靖是当时的大儒,他觉得科举考试中“比快”的风气,对日后人才的选拔,百害而无一利,于是就奏报皇上说了大饼比赛这件事。宋太宗得知此事以后,越想越觉得事态影响太恶劣,便让陈靖彻查。经过陈靖的调查,锁定了罪魁祸首就是李庶几。就这样,李庶几在殿试之前被除名,而孙何因为文思俱佳成了第一。当年那届考生中,还有后来的北宋名相丁谓。相传,丁谓由于位列第四,曾主动找宋太宗评理,而太宗风趣的说道:“既然你姓丁,理应是第四!”(此处有甲乙丙丁之意)


治国良臣,与丁谓齐名,科举时联合大臣设局,靠“大饼”成了状元

剧照

不过,让宋太宗也没有想到的是,其实孙何与陈靖很早就认识了,并且是莫逆之交。也许,正是孙何联合陈靖设局,并特意去找太宗打了小报告,才有了这个“大饼”状元。而李庶几就比较惨了,因为被太宗厌恶,在太宗的有生之年,他都不能参加考试。直到太宗去世,李庶几才勉强中了一个进士。

“大饼状元”

当然,孙何也是有真才实学的,据记载,他笃学好古,十岁就识音韵,十五岁就能引经据典且颇有真知灼见,与宰相丁谓齐名,合称“孙丁”。

治国良臣,与丁谓齐名,科举时联合大臣设局,靠“大饼”成了状元

剧照

​咸平初年,宋真宗刚刚即位不久,孙何便进献《五议》(朝廷用人政策),赢得了宋真宗的赞赏。次年,孙何又向真宗提出了进一步改革人事制度的政治理念,也均被真宗采用。

最终,孙何因过度劳累,44岁便英年早逝。

值得一提的是,孙家兄弟三人,不仅孙何高中状元,其大弟孙仅也在宋真宗咸平元年中了状元;其二弟孙侑亦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中了进士。因此,兄弟三人被合称为“荆门三凤”。

参考文献:

《涑水记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