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老闆,丟盡了中國人的臉!

一個企業最值錢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最應該捍衛的東西是什麼?

他們參與創造了就業,創造了GDP,他們創造了稅收,他們創造了很多虛幻的光環,他們收穫很多,但是把“恥感”弄丟了。

有“恥感”的企業家才是值得信任的,因為他有底線,而不僅僅是一個生意人。

最近有幾條和企業有關的新聞頗為引人關注,也促使我們思考,一個企業最值錢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最應該捍衛的東西是什麼?是品牌?是產品?是團隊?還是老闆個人的人脈?

近日,喬丹體育侵權案終審敗訴,喬丹體育25類商品上的“喬丹+圖形”商標被撤。4月7日,好未來教育集團自曝員工做假賬。今天我們集中說說喬丹體育和好未來。


這些大老闆,丟盡了中國人的臉!


喬丹體育的“恥感”在哪裡?

籃球明星喬丹和中國喬丹體育公司的官司一直在進行中。據媒體報道:雙方爭議的一個焦點在於姓名權。

這些大老闆,丟盡了中國人的臉!

喬丹先出名還是喬丹體育先出名,這還用說嗎?人家喬丹在1996-98賽季,榮膺個人職業生涯第10次(共10次)NBA得分王以及第5次(共5次)常規賽MVP,並再次率領公牛隊3奪(共6次)NBA總冠軍,自己當選共第6次總決賽MVP,屬於世界級體育明星。

這個時候喬丹體育還沒誕生。喬丹體育這個品牌誕生於2000年,而且其LOGO是一個人在打籃球。丁老闆說沒打算蹭美國喬丹的熱度,說不是故意的,你的律師甚至說“JORDAN只是美國普通姓氏,很難認定中國喬丹體育與邁克爾·喬丹本人存在必然聯繫,雖然喬丹本人知名度很高,但不代表該姓氏在商標方面有特權“,你自己信嗎?我的看法,這種辯護真的很丟人。

這些大老闆,丟盡了中國人的臉!

本來嘛,中國企業以前沒有上市這回事兒,丟人就丟人吧,厚著臉皮繼續山寨下去也行,可是丁老闆還想上市。喬丹體育於2011年11月順利過會。這要是順利上市,簡直成了天大的笑話。

喬丹於2012年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撤銷喬丹體育的78個相關注冊商標。商標評審委員會很有意思,居然裁定:維持喬丹體育的一系列商標註冊。然後就是一路官司。難道商標評審委員會的專業人士不認識明星喬丹?嘖嘖,這水平。

因為美國喬丹依法維權,所以喬丹體育上市始終沒成功:出來混始終是要還的,以前節省了那麼多廣告費,侵權那麼多年,一把全還回去了。是幾十億還是幾百億?丁老闆估計腸子都悔青了。

最高人民法院在關鍵時刻起到了非常正向的作用,對中國的市場環境的淨化給出了一個標杆判決:被訴裁定、一審、二審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均有錯誤,應予撤銷,喬丹體育公司第25類服裝鞋帽襪等商品上的6020578號“喬丹+圖形”商標被撤。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最高法基本是掄起巴掌打了一圈人的臉,相關專業人士、公司臉紅不臉紅?

其實,最高法在今年一月份就有明確表態:外國自然人的中文譯名符合條件的,可依法主張作為特定名稱予以保護,惡意申請註冊商標的行為法院不予支持。簡單說,你丁老闆是惡意申請註冊,為了中國市場經濟和法治社會的臉面,必須把你駁回去。不然的話,喬丹回美國一訴苦,那才叫丟中國人的臉,那才叫影響大局,懂不懂?

喬丹體育的丁老闆非常有“韌性”,消息出來之後還梗著脖子發表聲明:該判決不會影響公司現有商標的正常使用,也不會對公司的正常經營構成影響。什麼意思?喬丹體育現在有多項註冊商標會繼續用,還沒到期。

這些大老闆,丟盡了中國人的臉!

怎麼說呢?從法律上來講,丁老闆這麼做沒問題,但是給人一種感覺:公司的價值觀有問題。先是投機取巧蹭熱度,消費明星喬丹。後是想盡辦法一路通關,強行使用喬丹這個品牌多年。最後,面對最高法的表態,居然毫無悔改,也沒有哪怕一丁點不好意思,還要鑽最後一點空子,因為某幾個商標沒到期,我還是要堅持用。

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你會不會覺得這個企業的價值觀就是不擇手段發財,而且對於司法判決或者社會責任感簡直是棄如敝履?那麼,這樣的企業哪怕它做大做強了,你會不會感覺有點恐懼?企業的謙卑、恥感、榮譽感居然都是沒有的,這是不是一頭怪物?


這些大老闆,丟盡了中國人的臉!


好未來擁有“白求恩式”好員工?

我們再說說好未來,我們只說確定的事實:好未來教育集團4月7日在官方網站(英文版)上發佈公告,稱在例行內部審計過程中發現某些員工不當行為,公司懷疑問題員工與外部供應商合謀,偽造合同等文件,錯誤誇大“輕量級”銷售數據,該僱員已被當地警方拘留。

這些大老闆,丟盡了中國人的臉!

▲好未來官網公告

好未來和瑞幸的新聞如出一轍,好未來和瑞幸為什麼會擁有如此忠心耿耿,一心為了公司的好員工?他們就是打一份工而已,既不是董事長,也不是總經理,居然就能在聰明睿智英明神武的公司高管眼皮底下做假賬,而且不求回報,這絕對是“白求恩式”的好員工啊。

幹不下去可以辭職,重新找工作,在上市公司大規模造假賬,這不是說辭職就可以脫身的。這筆成本賬,造假的員工是怎麼算的?

我只能相信董事長、總經理是絕對不知道的,雖然我懷疑他們知道,甚至有人說就是公司高層指使的,但是,沒有任何證據。至少到目前為止,董事長、總經理是清白的。

麻煩的不止瑞幸和好未來。

眾所周知,愛奇藝日前也被髮布做空報告:渾水和另一家美國做空機構“狼群研究”發佈針對愛奇藝的做空報告,列舉其誇大公司營收的三大主要財務欺詐行為。愛奇藝創始人兼CEO龔宇8日凌晨發微信朋友圈回應:邪不壓正,看最後誰贏!

這些大老闆,丟盡了中國人的臉!

在瑞幸和好未來做假賬的新聞背景下,面對愛奇藝這樣一直在虧損的公司,面對37頁的做空報告,其實沒有多少人敢力挺愛奇藝吧,除了龔宇的鐵哥們王小川。作為吃瓜群眾,在沒有仔細看做空報告之前,保持沉默是最佳選擇。

這些大老闆,丟盡了中國人的臉!

而且做空這事兒,不存在“邪”和“正”的問題,都是生意,都是商業,渾水當然也不是道德高尚的活雷鋒,我們都懂。

更早以前,還有2月25日,在線教育公司跟誰學被機構Grizzly做空,歷數跟誰學多種造假行為。4月3日,跟誰學發佈2019年審計財報,全年營收淨利均大幅度增長,但是股價一路下跌。

為什麼市場對中概股如此不給面子?或者說,如果說中概股被做空機構盯上了,你越是業績好,市場為什麼越恐慌?

現在大家都在嘲笑瑞幸,但是江南春以前很看好。看看江南春曾經的發言:2019年6月,在廈門舉行的瑞幸咖啡合作伙伴大會上,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稱,瑞幸咖啡18個月IPO是對中國創業者的巨大震撼。瑞幸作為全球最快的上市公司,有5000萬用戶,數百億營收,現在也只能算開始;瑞幸咖啡從營收到杯數,在很短時間登頂咖啡中國第一品牌,成就了事業。“真正專業投資者看懂了,瑞幸模式所孕育的巨大價值,會給瑞幸咖啡做公正評估。”

這些大老闆,丟盡了中國人的臉!

是的,市場會給瑞幸咖啡做公正評估,我們看到了瑞幸的數據:很多人怕它跑路,紛紛去加快速度花光自己的充值卡或者消費券,一時之間造成“爆單”。

江南春今天怎麼看這個場面?

更讓人跌破眼鏡的是:4月2日,瑞幸承認虛假交易22億元,股價盤前暴跌近80%,盤中六次熔斷,截至收盤,跌幅75.57%。4月3日,瑞幸董事長陸正耀朋友圈發聲:“今天更要元氣滿滿!小夥伴加油!”

這些大老闆,丟盡了中國人的臉!

難道,陸正耀不是應該誠懇向所有投資人、消費者表達歉意嗎?難道造假還造出元氣滿滿了?難道造假能讓人精神煥發?看不懂。

4月5日,陸正耀在朋友圈中回應涉嫌22億財務造假一事,表示個人非常自責,而且說“元氣滿滿”是想給員工打氣。我覺得,給員工打氣就發員工群或者公司內部論壇即可,難道你認為你的朋友圈的朋友都是你的員工,需要你打氣?


這些大老闆,丟盡了中國人的臉!


王陽明:盜賊都有“恥感”

中國的某些企業家是缺乏恥感的,別槓,當然不是所有企業家。

少數企業家通過各種野蠻生長的手段獲得了第一桶金,乃至第十桶金,他們就錯誤地以為世界就是可以靠山寨、造假、忽悠、打雞血一路走向人生巔峰。他們一路奔跑,底褲掉了都不管,只管喊“我要我要”,你要的太多,已經突破了商業世界的底線,已經衝擊了正常的商業秩序,甚至直接撞擊了法律的大門。

但是過去這些年,他們太成功了,他們太受寵了,從地方政府到普通民眾,大家都寵著他們。他們參與創造了就業,創造了GDP,他們創造了稅收,他們創造了很多虛幻的光環,他們收穫很多,但是把“恥感”弄丟了。

什麼是“恥感”文化?這是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提出的一個概念:這個概括主要是針對儒家文化而作。所謂“恥感文化”是注重廉恥的一種文化心態。特徵是這種文化中的人非常在乎別人怎麼看待自己,故其行為被諸多外在社會因素和標準規範所制約、支配。

孔子說“知恥近乎勇”,意思是,知道羞恥就接近勇敢了。

王陽明巡撫贛南期間,平定“盜賊”,化育“新民”。在他看來,盜賊也是有“恥感”的,是可以發現“良知”、“致良知”的,關於這方面的資料也有案例。

看看,盜賊都是有“恥感”的,少數企業家作何感想?有“恥感”的企業家才是值得信任的,因為他有底線,而不僅僅是一個生意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