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江湖

心中的江湖

“仗劍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皇圖霸業笑談中,不勝人生一場醉。提劍跨騎揮鬼雨,白骨如山鳥驚飛。塵世如潮人如水,只嘆江湖幾人回。”

一直很喜歡香港才子黃沾寫的詞,那裡有我們不曾有過的江湖,有我們對江湖的情懷卻也道出了無奈……

我們曾認為宏圖偉業股掌之間,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彷彿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只在談笑之中;可是一朝夢醒時,卻發覺這一切和你似乎毫無關係,你得到了,卻又失去了,一將終成萬骨枯。得到的不是你真正想要的,失去的卻是你最美好的。傷心自有懷抱,當你明白這個世界裡你終於有付不起的代價時,人生不過是一場大醉後的平淡如初。

同樣我們還有蘇軾的詞《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黃雖不在一個時代,卻有著同樣的豪情吧。這是他們心中的江湖,這是他們對人生的感悟與抒發。

我曾也對江湖有很深的著迷,這種著迷起先是來自於武俠世界——武俠小說。

那一段時間對金庸和古龍達到了痴迷的程度,不分白晝的去讀他們的書,去感受書中人物的江湖。古龍的江湖個人認為有一種飄渺的意境,對文字情景的處理給我更多的驚豔,古龍的武俠不適合拍成電視劇或者電影,它給人無限的遐想,不是劇情可以演繹出來的。金庸的江湖以歷史為底子來書寫,從整體來看更具有連貫性,對人物人性的描述可能也是被眾多讀者接受的原因。金庸很好的詮釋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黑白正邪”等,這些可能也與早年金庸求職的經歷有關。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江湖夢,不論你喜歡的角色是誰,想在江湖立足有時候不是武功的高強也許是要有一顆堅韌的心。

曾夢想策馬奔騰仗劍天涯和心愛的人紅塵作伴活的瀟瀟灑灑,生活卻始終不是神話。更多的可能是老婆孩子熱坑頭,城東還有兩頭牛。

曾以為人性本善的,漸漸的總是持懷疑的態度,越來越讓自己苦惱。

曾以為這個社會黑白是獨立的是鮮明的,漸漸的也越來越持懷疑態度?何為黑白何為正邪,表面只是一張皮。所以我很喜歡金庸的《笑傲江湖》,正邪不在你被冠以的名號不在你所屬於的群體,它來自內心的一念之間。

江湖人有江湖人的規矩,江湖人有江湖人的情懷。

滄海一聲笑

滔滔兩岸潮

浮沉隨浪 只記今朝

蒼天 笑

紛紛世上潮

誰負誰勝出 天知曉

江山 笑

煙雨遙

濤浪淘盡紅塵俗世 幾多嬌

清風 笑

竟惹寂寥

豪情還剩了 一襟晚照

蒼生 笑

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 痴痴笑笑

悠悠記得當天笑

彷彿入迷,又帶一點憫

種種喜悅,令人為你鼓掌

眉飛色舞千千樣

你是個妙人,是一個少年狂。


分享到:


相關文章: